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犯罪心理學(現代刑事法學系列教材)

  • 作者:吳宗憲|責編:劉袁源//鄭雪晴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42603
  • 出版日期:2025/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8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地論述了犯罪心理學的基本問題、發展歷史和基本原理。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論述了犯罪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主要特點、學科範圍以及方法論等內容。其餘各章論述了犯罪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學說,包括已經形成的典型理論、導致犯罪心理產生的各類犯因性因素,以及包括暴力犯罪、財產犯罪等諸多典型犯罪的犯罪心理的形成機制和表現形式、犯罪行為的產生機制和變化情況、對於犯罪人的理論研究成果等。全書完整地展示了筆者研究犯罪心理學的理論成果。

作者介紹
吳宗憲|責編:劉袁源//鄭雪晴
    吳宗憲,1963年2月生,甘肅省永登縣人,法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犯罪與矯正研究所所長、社區矯正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中美司法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工作協會常務理事和學術委員會委員、司法部社區矯正工作特邀專家、司法部燕城監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犯罪心理學教研室講師、司法所預防犯罪研究所研究員和監獄學研究室主任。曾在英國諾丁漢大學法學院、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外國與國際刑法研究所等機構學習和訪問研究。     曾獲司法部「傑出青年」「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稱號;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獲中國法學會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提名獎;入選國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7部委組織評定的「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主要從事犯罪學、監獄學、社區矯正、法律心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犯罪學研究方面出版了《西方犯罪學史》《西方犯罪學》等專著,獨譯和主譯了《犯罪人:切薩雷·龍勃羅梭犯罪學精義》《犯罪學原理》《犯罪學理論手冊》等著作,其他著作包括《罪犯改造論》《犯罪心理學總論》《犯罪心理學分論》《當代西方監獄學》《社區矯正比較研究》等。

目錄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  基本概念與學科特點
    一、犯罪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二、犯罪心理學的學科特點
  第二節  犯罪心理學方法論
    一、犯罪心理學研究的特徵
    二、犯罪心理學方法論原則
    三、研究步驟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犯因性個人因素
  第一節  犯因性心理因素
    一、犯因性動力因素
    二、犯因性人格特質
    三、犯因性感情因素
    四、犯因性思維模式
    五、其他心理因素與犯罪
  第二節  犯因性生物因素
    一、年齡因素
    二、性別因素
    三、遺傳因素
    四、神經生理學因素
    五、生物化學因素
  第三節  其他犯因性個人因素
    一、犯因性早年經歷
    二、不良行為習慣
    三、不當生活方式
第三章  犯因性環境因素
  第一節  犯因性家庭因素
    一、不良的父母養育
    二、破裂家庭
    三、家庭成員的犯罪行為
  第二節  其他犯因性環境因素
    一、犯因性學校教育
    二、犯因性社區環境
    三、犯因性交往因素
    四、犯因性傳媒內容
    五、犯因性經濟因素
    六、犯因性執法因素
    七、犯因性物質影響
    八、犯因性制度因素
    九、犯因性宗教因素
    十、犯因性自然環境因素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機制與表現
  第一節  犯罪心理形成機制
    一、犯罪心理髮生機制
    二、犯罪心理過程機制
    三、犯罪心理互動機制
    四、犯罪心理差異機制
  第二節  犯罪心理的表現形式
    一、概述
    二、反社會性

    三、犯罪性
    四、犯罪人的心理狀態
    五、無意識犯罪心理
  第三節  犯罪動機
    一、定義和特點
    二、犯罪動機與犯罪目的
    三、犯罪動機與其他概念
    四、犯罪動機的主要功能
    五、犯罪動機形成模式
    六、犯罪動機的主要類型
    七、無意識犯罪動機
第五章  犯罪行為的發生機制與變化
  第一節  犯罪行為發生機制
    一、概述
    二、犯罪行為發生的必要條件
    三、犯罪行為發生的動力機制
    四、犯罪行為發生的縱向過程
  第二節  犯罪行為情境機制
    一、概述
    二、犯罪情境構成要素
    三、犯罪情境心理效應
    四、人與情境互動模式
  第三節  特殊犯罪行為的機制
    一、激情犯罪
    二、重新犯罪
    三、無明顯動機犯罪
  第四節  犯罪行為變化機制
    一、犯罪行為變化原因
    二、犯罪行為變化模式
第六章  暴力犯罪心理
  第一節  暴力犯罪概述
    一、暴力犯罪的定義和特點
    二、暴力犯罪的主要類型
    三、暴力犯罪人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殺人犯罪心理
    一、殺人犯罪的概念和特點
    二、殺人犯罪心理學類型
    三、殺人犯罪人心理特徵
    四、系列殺人及其心理特徵
    五、大量殺人及其心理特徵
    六、性殺人及其心理特徵
  第三節  搶劫犯罪心理
    一、搶劫犯罪的定義和特點
    二、搶劫犯罪類型學研究
    三、搶劫犯罪的行為模式
    四、搶劫犯罪的其他心理特徵
  第四節  恐怖主義犯罪心理
    一、恐怖主義犯罪的概念和特點
    二、恐怖主義犯罪類型
    三、恐怖分子類型

    四、恐怖主義犯罪的心理學解釋
第七章  財產犯罪心理
  第一節  財產犯罪概述
    一、財產犯罪的定義與特點
    二、財產犯罪的犯因性因素
  第二節  盜竊犯罪心理
    一、盜竊犯罪及其心理特徵
    二、入室盜竊心理
  第三節  詐騙犯罪心理
    一、詐騙犯罪及其特徵
    二、詐騙犯罪的類型
    三、詐騙犯罪人及其心理
    四、詐騙被害人及其心理
    五、詐騙犯罪中的心理互動
第八章  性犯罪心理
  第一節  性犯罪概述
    一、性犯罪的概念與特徵
    二、性犯罪類型
    三、性犯罪人類型
    四、性犯罪人的特徵
  第二節  強姦犯罪心理
    一、強姦犯罪概述
    二、強姦犯罪的心理學解釋
    三、強姦犯罪的心理學類型
第九章  變態心理與犯罪
  第一節  變態心理與犯罪概述
    一、變態心理概述
    二、變態心理的相關概念
    三、變態心理與犯罪的關係
    四、變態犯罪人的犯罪動機
  第二節  人格障礙與犯罪
    一、概述
    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與犯罪
    三、其他人格障礙與犯罪
  第三節  性變態與犯罪
    一、概述
    二、戀童癖
    三、其他性變態與犯罪
  第四節  精神病與犯罪
    一、精神病與犯罪概述
    二、精神分裂症與犯罪
    三、精神發育遲滯與犯罪
    四、情感性精神病與犯罪
    五、創傷后應激障礙與犯罪
    六、器質性精神障礙與犯罪
  第五節  其他精神障礙與犯罪
    一、衝動控制障礙與犯罪
    二、偏執性精神病與犯罪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