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主體性與自由--從康德到黑格爾的觀念論(精)/守望者

  • 作者:(德)克勞斯·杜辛|責編:徐德霞//焦嬌|總主編:李秋零|譯者:王熙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40173
  • 出版日期:2026/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8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彙集了杜辛關於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的十篇重要論文,其中部分尚未發表或尚未以德語出版。書中闡明了「主體性」在1800年前後與當代分別意味著什麼,以及康德和費希特如何展開對時間、想象力和自我意識的討論,並探討了如何避免循環論證的質疑。杜辛還深入分析了在黑格爾的康德批判以及在謝林和黑格爾自身的理論中,主體性和形而上學具有哪些含義,康德與黑格爾又是如何規定倫理與自由的,最後展示了謝林、荷爾德林與黑格爾的觀念論美學提供了哪些理論範式。

作者介紹
(德)克勞斯·杜辛|責編:徐德霞//焦嬌|總主編:李秋零|譯者:王熙
    克勞斯·杜辛(1940—2023),哲學家,研究重點為德國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現象學、主體性理論等,曾擔任德國科隆大學哲學系教授、科隆胡塞爾檔案館理事。著有《康德世界概念中的目的論》《黑格爾邏輯學中的主觀性問題》《黑格爾與哲學史》《謝林與黑格爾的首個絕對者形而上學》《自我意識模型》《主體性與自由》《倫理的根基》等。

目錄
導論
    一、現狀概述
    二、當代主體批判理論中的意識和精神
    三、德國古典哲學中關於主體性理論的觀點簡述
第一部分  先驗觀念論中的理論哲學
  第一章  客觀和主觀的時間:論康德的時間理論及其在當代的批判繼承
    一
    二
    三
    四
  第二章  費希特早期哲學中的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識的定在
    一、費希特的想象力的奠基性規定
    二、費希特的自我意識歷史中的理論性自我的基礎能力——想象力
    三、費希特自我意識歷史中的想象力和實踐性實存
  第三章  是否存在一個自我意識的循環?:概述從康德到海德格爾的典型立場與自我意識模型
    一、康德的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中的自我意識循環與對自身的思考
    二、對循環與重複的批評意見的觀念論解決方案
    三、對循環和重複的反對意見的現象學立場
第二部分  思辨觀念論中的主體性理論和形而上學
  第一章  對自我的同一性的建構及其結構:康德的統覺理論與黑格爾對它的批判
    一
    二
  第二章  理性統一性與不可預思的事實存在:謝林與黑格爾對否定神學的克服方案
    一、謝林與黑格爾第一個絕對者形而上學中關於絕對同一性的理念
    二、黑格爾的絕對主觀性的統一性理論
    三、謝林晚期哲學中關於不可預思的事實存在(DalSein)的構思
第三部分  倫理學說和自由學說
  第一章  康德實踐哲學中的自發性和自由
    導論
    一、倫理法則與自由在《倫理形而上學奠基》中的關係
    二、康德18世紀70年代的形而上學自由觀中的自發性和自由
    三、倫理法則和自由在康德《實踐理性批判》中的關係
  第二章  柏拉圖和黑格爾的倫理學與國家學說
第四部分  觀念論美學
  第一章  謝林的天才美學
    一、先驗觀念論
    二、天才和藝術
    三、藝術與哲學
  第二章  荷爾德林和黑格爾的悲劇理論
    一
    二
來源參照
人名表
術語表
致謝
第二版後記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