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東亞古都城制與華夏型城市(精)

  • 作者:編者:牛潤珍|責編:羅晶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343655
  • 出版日期:2026/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813
人民幣:RMB 14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都城為國家根本。東亞各國依據「天人」理念、地理風水、陰陽五行及儒家政治一統等意識規劃、設計、建築都城,共同的理念造就了都城制度上的共同特徵,如南北中軸線,宮城、郭城環環相套,棋盤狀街區,條坊制與網格化管理等。由於這樣的理念與城制源自中國,故國際學界稱此類都城為「華夏型」。
    本書依托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聚攏中、日、韓、越四國學者,嘗試從世界與東亞的角度對中世紀東亞都城制度進行整體研究。這是一項國際前沿綜合性課題,涉及中外、古今、文理諸學,多國學者集體撰作,既能由此窺見中國先民為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同時又能領略日、韓、朝、越等國先民善於借鑒外來文化並將之本土化的成功經驗。再者,北京、西安、首爾、京都等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都是在故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城市建設面臨文物及故都風貌保護與新城規劃、建設,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匯諸問題。本書由歷史研究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如由古人中軸線北端建齊斗樓,建議在北京仰山建大型仿古日晷。北京城制世界唯一且較完整,是古都整體保護與現代國際大都市發展的基石。

作者介紹
編者:牛潤珍|責編:羅晶
    牛潤珍,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教授、歷史學院「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世紀東亞都城制度研究——『華夏型』城市的歷史變遷」(批准號:16ZDA120)首席專家。主要研究領域: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方志學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等7項。出版專著《古都鄴城研究——中世紀東亞都城制度探源》《三至六世紀海河流域自然環境、災亂與城鎮興衰》《漢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變》,以及The Origin of East Asian Medieval Capital Construction Systems: The Ancient City of Ye等7部;出版編著、合著20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30余篇。8項成果分別獲北京市、教育部等省部級政府獎。

目錄
緒言 東亞「華夏型」古都城制研究
    世界城市類型劃分與「華夏型」城市
    東亞「華夏型」古都城制研究的歷程
    東亞「華夏型」古都城制研究的學術理念與問題突破
    東亞「華夏型」古都城制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一編 中國古代都城制度
  第一章 鄴與中世紀東亞古都城制系統
    鄴城城制的變化與特點
    「鄴-大興-長安」都城系統
    鄴與朝鮮半島古代都城制度
    鄴與日本古代都城制度
    中世紀東亞古都城制系統的形成
  第二章 隋唐長安城制研究
    引子
    長安城的建造及形制
    長安城的規劃思想
    長安城制的影響及演變
  第三章 北宋東京城制研究
    東京城的地理環境
    東京城的興建
    東京城的規劃設計與城制結構
    東京城的規劃思想與理念
    陪都的設置及其與東京城的關係
    東京城制對南宋臨安城的影響
    結語
  第四章 元大都城制研究
    元代都城變遷概述
    大都城的環境及選址
    大都城的設計規劃
    大都城的建築思想
    大都城皇城的布局特色
    傳承與影響
  附錄 近十年中國古都學研究述評
    古都學理論研究
    「大古都」研究
    都城制度(制度史)研究
    古都與地理環境、經濟、文化之間關係的研究
    少數民族政權古都研究
    大型古都系列叢書面世
    近十年古都學的發展特點及不足
第二編 朝鮮半島古代都城制度
  第一章 古朝鮮與夫余的都城
    古朝鮮的都城
    夫余的都城
  第二章 高句麗的都城
    卒本城
    國內城
    平壤城
  第三章 百濟的都城
    漢城

    熊津城
    泗沘城
  第四章 新羅的都城
  第五章 高麗的都城
  第六章 李氏朝鮮的都城
    李氏朝鮮時代漢陽都城研究概要與動向
    漢陽都城的地形與地勢
    漢陽都城的構成與發掘調查
    李氏朝鮮前期的都城構築與運營
    李氏朝鮮後期的都城運營變化
    國權侵奪與都城毀拆
    李氏朝鮮都城漢陽城及其意味
第三編 日本古代都城制度(上):八世紀為止的日本古代都城的變遷
  序章
  第一章 八世紀為止的日本都城概略
    古墳時代
    飛鳥時代
    奈良時代
  第二章 七、八世紀的日本主要都城
    飛鳥宮遺址
    前期難波宮
    藤原京
    平城京
  第三章 日本古代都城的變遷
    日本古代都城的划期
    朱雀大路的存在
    都城的設計者
  第四章 前期難波宮與中國都城
    前期難波宮以前的宮都與中國都城
    三朝制與難波宮
    遣隋使、遣唐使所見之中國宮城
    長期留學生所掌握的知識
    儒家經典中的宮城設計
    唐長安的普遍性與影響力
  第五章 藤原京與中國都城
    藤原京與《周禮》
    中國都城與儒家經典的關係
    「藤原京=《周禮》王城說」的檢討
    藤原宮與條坊都城
    平城京以降的都城與中國都城
  第六章 日本古代的復都制
    天武天皇的《復都制詔書》與中國的復都制
    唐朝復都制傳入日本的經過
    日本的復都制——以難波為中心
    日中復都制的比較
  終章
第四編 日本古代都城制度(下):八世紀及以後的日本古代都城
  第一章 大和政權的歷代遷宮
  第二章 日本古代都城的復都制譜系
    前言

    聖武天皇的復都制構想
    天武天皇的復都制構想
    復都制的展開
    結語
  第三章 平安京研究的現狀
    前言
    平安宮(大內里)的構造
    平安京的景觀
  第四章 「前期平安京」的複原
    平安京複原研究的問題點
    前期平安京複原的基礎資料
    前期平安京的複原
  第五章 「中期平安京」「後期平安京」的複原
    前言
    中期、後期平安京的複原
    平安京都市構造的變遷
  第六章 鐮倉時代的平安京的複原
    鐮倉時代的平安京
    從天皇行幸、上皇御幸看平安京的郊外發展
第五編 東亞古都城制個案與比較研究
  第一章 高句麗「王遷都於國內」考
    文獻中關於高句麗遷都的記載
    高句麗遷都「國內」之王考
    遷都之「國內」辨
    結語
  第二章 百濟都城的特徵及變遷
    「益山都城說」的提出
    百濟都城的形式
    百濟都城的特點
  第三章 越南李朝升龍皇城遺址研究
    越南古都概略
    李氏王朝與升龍京城
    升龍皇城遺址的地基與建築地面
    升龍皇城宮殿屋頂的構架系統
    瓦當及屋頂形態
    牆垣及排水系統
    升龍皇城特點
  第四章 從封建古都到現代化都市——北京、首爾城制演變與得失比較
    引言
    相似的區位環境優勢與悠久建城史
    相同的建都理念與意識
    燕京-中都-大都-北京城制系統
    李氏朝鮮漢陽城制度
    北京、漢陽城之城制比較
    傳統城制在現代都市建設中的作用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