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無人駕駛技術原理及應用/新型工業化新製造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系列

  • 作者:編者:劉元盛|責編:孟泓辰
  • 出版社:電子工業
  • ISBN:9787121514234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6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基於北京聯合大學「旋風智能車」團隊多年來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積累而編寫的面向研究生、本科及高職層次的無人駕駛技術理論教材。
    全書共9章。第1章介紹無人駕駛技術的概念、發展歷史和治理趨勢。第2章介紹無人駕駛技術的基本原理,並對智能網聯汽車和無人駕駛模擬平台進行介紹。第3章對無人駕駛汽車底盤改造原理與方法進行介紹。第4章對常用的智能感測器與控制器進行介紹。第5章介紹精確定位與導航原理,並對以最新激光雷達SLAM為核心的多感測器融合的精確定位方法進行介紹。第6章介紹環境感知的原理及方法。第7章介紹智能決策方法,包括遞階式決策方法、端到端決策方法及決策評估方法與相關數據集。第8章介紹車輛控制方法,包括以預瞄跟隨理論為代表的軌跡跟蹤控制方法和以PID控製為代表的縱向控制方法等。第9章介紹現階段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
    本書配有相應的在線課程、PPT、習題和習題解答,相關教學資源可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下載。本書可作為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無人駕駛理論課程的教材,也適合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

作者介紹
編者:劉元盛|責編:孟泓辰

目錄
第1章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
  1.1  無人駕駛的基本概念
    1.1.1  無人駕駛的定義
    1.1.2  無人駕駛的分級
  1.2  國內外無人駕駛的發展歷史
    1.2.1  國外無人駕駛的發展
    1.2.2  國內無人駕駛的發展
  1.3  無人駕駛的治理趨勢
    1.3.1  國際無人駕駛的治理趨勢
    1.3.2  國內無人駕駛的治理趨勢
第2章  無人駕駛技術的基本原理
  2.1  無人駕駛技術的基本框架
  2.2  環境感知方法
    2.2.1  精確位置感知
    2.2.2  周邊環境信息感知
  2.3  決策與控制執行方法
    2.3.1  智能決策方法
    2.3.2  車輛控制方法
  2.4  車輛底盤線控方法
    2.4.1  車輛縱向控制方法
    2.4.2  車輛橫向控制方法
  2.5  智能網聯汽車
    2.5.1  傳統道路交通系統所面臨的挑戰
    2.5.2  車聯網的概念與定義
    2.5.3  車聯網平台架構
    2.5.4  車聯網通信技術路線
    2.5.5  車聯網國內外發展現狀
    2.5.6  車聯網未來發展趨勢
  2.6  無人駕駛模擬平台的分類與應用
    2.6.1  無人駕駛模擬平台發展
    2.6.2  無人駕駛模擬平台介紹
    2.6.3  無人駕駛模擬平台的發展方向
第3章  無人駕駛汽車底盤改造原理與方法
  3.1  無人駕駛汽車底盤改造方案
    3.1.1  無人駕駛汽車分類
    3.1.2  低速無人駕駛汽車的特點
    3.1.3  小型電動車底盤改造方案
  3.2  車載匯流排技術
    3.2.1  車載匯流排技術概述
    3.2.2  CAN匯流排技術
    3.2.3  CAN-FD匯流排技術
    3.2.4  其他車載匯流排技術
    3.2.5  車載匯流排開發流程及常用設備
  3.3  自動轉向系統的改造方法
    3.3.1  車輛轉向系統的類型
    3.3.2  無人駕駛汽車阿克曼式自動轉向系統改造設計
    3.3.3  低速無人駕駛汽車雙模轉向系統改造實例分析
  3.4  自動制動系統的改造方法
    3.4.1  車輛制動原理及主動制動控制功能
    3.4.2  線控制動系統的實現方法

    3.4.3  低速無人駕駛汽車制動改造實例
第4章  常用的智能感測器與控制器
  4.1  概述
  4.2  車載GNSS設備
  4.3  車載慣性導航設備
    4.3.1  光纖慣導
    4.3.2  微慣導
    4.3.3  組合式導航設備
  4.4  視覺感測器
    4.4.1  視覺感測器的原理
    4.4.2  常用的視覺感測器設備
  4.5  激光雷達
    4.5.1  激光雷達的原理
    4.5.2  激光雷達的分類
    4.5.3  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
    4.5.4  MEMS激光雷達
  4.6  毫米波雷達
    4.6.1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
    4.6.2  毫米波雷達的典型設備
  4.7  超聲波雷達
    4.7.1  超聲波雷達的原理
    4.7.2  超聲波雷達的類型
  4.8  車載智能晶元及控制器
    4.8.1  國外車載智能晶元
    4.8.2  國內車載智能晶元
    4.8.3  國產域控制器實例
第5章  精確定位與導航原理
  5.1  定位方法概述
  5.2  磁導航與慣性導航定位
    5.2.1  磁導航定位
    5.2.2  慣性導航定位
  5.3  GNSS定位
    5.3.1  導航定位原理
    5.3.2  差分導航原理
    5.3.3  大地主題解算的基本原理
  5.4  UWB無線定位
    5.4.1  UWB無線定位概述
    5.4.2  TOA原理
    5.4.3  TDOA原理
    5.4.4  AOA原理
  5.5  激光雷達SLAM定位
    5.5.1  激光雷達SLAM概述
    5.5.2  激光雷達SLAM演算法分類
    5.5.3  激光雷達SLAM流程
  5.6  視覺SLAM定位
    5.6.1  視覺SLAM概述
    5.6.2  常用的視覺SLAM演算法
  5.7  多感測器融合的精確定位方法
    5.7.1  基於誤差狀態卡爾曼濾波的IMU+GPS融合定位
    5.7.2  基於卡爾曼濾波的IMU+輪速計融合定位

    5.7.3  基於因子圖的GNSS+激光雷達+IMU的融合SLAM演算法
    5.7.4  激光雷達+IMU+GNSS+相機融合定位方法
    5.7.5  基於實時局部建圖的激光雷達長周期定位方法
第6章  環境感知的原理及方法
  6.1  環境感知要求與方法
  6.2  基於視覺的環境感知
    6.2.1  基於規則的視覺感知
    6.2.2  基於深度學習的視覺感知
  6.3  基於激光雷達的環境感知
    6.3.1  萌芽期
    6.3.2  起步期
    6.3.3  發展期
    6.3.4  落地期
  6.4  激光雷達與視覺結合的障礙物檢測方法
    6.4.1  基於視覺圖像的行人檢測方法研究
    6.4.2  基於相機與激光雷達數據融合的行人檢測方法研究
第7章  智能決策方法
  7.1  決策方法概述
  7.2  遞階式決策方法
    7.2.1  行為決策
    7.2.2  運動規劃
  7.3  端到端決策方法
    7.3.1  模仿學習
    7.3.2  基於強化學習的決策方法
  7.4  決策評估方法與相關數據集
    7.4.1  決策評估方法
    7.4.2  數據集
第8章  車輛控制方法
  8.1  軌跡跟蹤控制
    8.1.1  預瞄跟隨理論
    8.1.2  目標轉角計算
    8.1.3  PID控制
    8.1.4  誤差與轉角一致性分析
  8.2  縱向控制
第9章  無人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
  9.1  無人駕駛計程車
    9.1.1  簡介
    9.1.2  百度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
  9.2  無人物流配送
    9.2.1  自動導向車(AGV)
    9.2.2  園區無人配送與零售
  9.3  礦山無人機械
    9.3.1  露天煤礦無人化運輸車
    9.3.2  地下金屬礦無人化巡檢車
  9.4  農牧業智能化中的無人駕駛
    9.4.1  無人化農業
    9.4.2  無人化畜牧業
  9.5  港口方面的無人化應用
  9.6  工程機械的無人化應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