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龍泉山傳(上下)

  • 作者:凸凹|責編:石雲|攝影:嘉楠
  • 出版社:四川人民
  • ISBN:9787220141850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878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龍泉山,全稱龍泉山脈,俗呼東山,北起綿陽安州、南止樂山五通橋,中經德陽、成都、眉山,長達300公里,縱貫四川「5市28區縣」。系四川盆地底部川西平原與川中丘陵的界山,岷江、沱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是與西山(龍門山脈和邛崍山脈)聯手造就成都平原的兩大主體之一,亦為蜀水出川入長江的必經之道和蜀路出川去中原的必由之徑。作為成都主城東面的天然屏障,其上坐落有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的「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身為「天府脊樑,巴蜀地望」,山脈不僅擁有「龍泉山三峽」(凱江峽、沱江峽和岷江峽)等自然風光,還與巴蜀文脈「相如賦,太白詩,東坡詞,升庵科第」一脈相承,坐落有龐統祠、北周文王碑、樂山大佛等「國保」達40余個。成都向東發展的節奏,天府國際機場、天府新區、成都東部新區的設立和簡陽市劃歸成都代管,使成都城局由「兩山(龍泉山、龍門山)夾城、兩河(府河、南河)環抱」的古老錦江時代,步入「兩江(岷江、沱江)夾一城、一山(龍泉山)連兩翼」的簇新龍泉山時代,並同時躍升為成都的心臟和「綠肺」。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龍泉山傳》,系一部大體量、全景式撰寫龍泉山脈的開山之作,首次將鏡頭對準龍泉山脈的驚艷「畫本」。

作者介紹
凸凹|責編:石雲|攝影:嘉楠

目錄
序一  分棟山前曙色新/阿來
序二  第一龍泉山地脈水脈文脈錯綜會通於巴蜀的傑作/譚繼和
傳一  我是龍泉山
  我是龍泉山
  龍泉山文脈
  龍泉山植物志
  龍泉山動物志
  生態環境美學:東山上的西嶺雪
傳二  主峰
  長松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
  巴蜀古驛道,成都東大路
  孤茅壓眾山——隱身龍泉山的隋唐名士朱桃椎
  浮出水面的山:性本愛丘山
  浮出山面的水:水到渠成
  桃花密碼
  地下的蜀王府
  鎮上的場,場上的鎮
  「水名洛溪,形如帶」
傳三  中段
  西蜀客家,東山五場
  金牛背上的鳳凰山與天回山
  一條濯錦的江
  沱江上的龍泉山
  上山的水
  大道至簡
  東山再起丹景台
  牧馬的山也牧風雲
傳四  北段
  去北界
  龍門山以東,涪江以西
  歡宴與集散——三台山命名的故事清單與流水席
  用鹿頭山打開的時間
  S1沿線
  北山上
  「東山之賞在焉」
  三星堆以東
傳五  南段
  江口上的彭祖山
  從瑪瑙山到雙河口
  西麓東坡
  青神
  龍頭尋蹤記
  茫溪河敘事——從井研到五通橋
後記  「家山」龍泉山
跋  從物質之山到精神之山/李忠東
參考資料
龍泉山大事記
專家閱讀薦評辭
  邱華棟、李舫、李后強、李明泉、梁平、李怡、彭邦本、祝勇、耿華軍、王劍冰、蔣藍、肖平、江宏景、向以鮮、龐驚濤、蔡興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