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概覽(中英雙語版)

  • 作者:閔慶文|責編:殷鴿//李冰祥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ISBN:9787040656060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25年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正式為我國第一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項目授牌20周年。20年間,我國GIAHS保護取得了顯著進展,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目前以25個項目位居世界之首。這些「活態的」農業文化遺產歷久彌新,為農業綠色發展、鄉村全面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重要資源。
    本書簡要闡述我國GIAHS的發掘與保護歷程,逐一介紹25項GIAHS的特點與價值,從中可以窺探我國上萬年農耕文明的智慧與魅力。本書為中英雙語,圖文並茂,可供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且對農業文化遺產及農耕歷史、生態農業、鄉村文化等有興趣的中外讀者閱讀。

作者介紹
閔慶文|責編:殷鴿//李冰祥
    閔慶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科學咨詢小組(SAG)輪值主席,東亞地區農業文化遺產研究會(ERAHS)執行主席,中國生態學學會、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學會理事、農業文化遺產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農業農村部全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等,先後獲FAO「GIAHS特別貢獻獎」(2013)、「大地之子——中央電視台農業科技人物」(2014)、中國科協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4)、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文化遺產築夢者傑出個人」(2018)等榮譽稱號。

目錄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最豐富、GIAHS保護成效最顯著的國家
1.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第一個授牌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江西萬年稻作文化系統:人類稻作文明演化的天然博物館
3.雲南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統:神奇的哈尼梯田遠不只是美景
4.貴州從江侗鄉稻魚鴨系統:一水三用、一田多收的高效生態農業
5.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世界旱作農業發源地
6.雲南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三大「世界級遺產」集於一身的茶林景觀
7.河北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繁華鬧市中的那片特殊「農田」
8.浙江紹興會稽山古香榧群:良種選育與嫁接技術的「活化石」
9.江蘇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美麗中國」的傑出代表
10.福建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中外農業文化交流的最好見證
11.陝西佳縣古棗園:黃土高原上「三生」協同的典範
12.浙江湖州桑基魚塘系統:世間少有美景與循環農業典範
13.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複合系統:漢藏農牧文化交融的「活化石」
14.山東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黃河故道上那片不同尋常的「綠色」
15.1.福建尤溪聯合梯田系統:隱藏在閩中山地的一道美麗風景
15.2.江西崇義客家梯田系統:客家人在贛南山區的適應性創造
15.3.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系統:苗瑤山地農耕文化的歷史遺存
15.4.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閃耀在「國家名片」上的農耕文化傑作
16.河北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隱藏在太行山深處的「中國第二長城」
17.內蒙古阿魯科爾沁草原遊牧系統:中國第一個草原遊牧類項目
18.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享譽世界的鐵觀音茶文化發源地
19.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人類種植香菇開「史」的地方
20.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與長城交響輝映的封疆大「栗」
21.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山區複合農業的典型代表
22.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與稻輪作、搭棚入閣的智慧創造
23.浙江德清淡水珍珠複合養殖系統:世界淡水珍珠養殖技術的發源地
24.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世界白茶發源地
25.甘肅皋蘭什川古梨園系統:黃河岸邊的世界第一古梨園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