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文字學概論(繁體版)

  • 作者:馮時|責編:王沛姬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56899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58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中國古文字學的通論性著作,系統闡述中國古文字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及研究方法,涉及中國文字的起源與發展、漢字研究史、古文字學理論與考釋方法、音韻學、訓詁學、甲骨學、商周金文、簡帛與其他古文字材料,以及古器物學與商周史研究,提出諸多重要見解。作者首創中國文字起源兩源論,揭示了六書理論的本旨,並將文字納入語言的背景下加以研考,尤重語音對於古文字研究的作用。作者強調古文字資料作?直接史料的特殊價值,論釋其對考古學與歷史學研究的意義。

作者介紹
馮時|責編:王沛姬
    馮時,1958年10月生於北京市。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考古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考古學報》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等職。主要從事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研究,旁治商周考古學、天文年代學、先秦史、古代思想史、歷史文獻學及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2部,發表論文260余篇,主編《金文文獻集成》。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中國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中國文字起源的一統觀
  第二節 多源文字的並存
    一 夷夏文字
    二 巴蜀文字
    三 新石器時代刻劃符號的性質
  第三節 漢字的發展
    一 文與字
    二 詞彙的發展
    三 書面語形式的變化
    思考題
第二章 漢字研究的歷史
  第一節 先秦時代的漢字研究
    一 古文與籀文
    二 《史籀篇》及其影響
    三 文字學理論的建立
  第二節 秦漢時期的漢字研究
    一 小篆的創制
    二 隸書的定型
    三 秦書八體與新莽六書
    四 漢代的古文經學
    五 漢代的字書
  第三節 三國至隋唐時期的漢字研究
    一 《蒼》《雅》學與《說文》學的發展
    二 字樣學與字原學
    三 音韻學的創立與韻書的編纂
    四 汲冢竹書與石鼓文的發現
  第四節 兩宋時期的漢字研究
    一 大小徐對《說文解字》的勘正與研究
    二 漢字結構的研究
    三 古文資料的彙集
    四 金石學的建立
    五 字書、辭書與韻書
  第五節 元明時期的漢字研究
    一 元明兩代的文字學
    二 明代的字書
  第六節 清代古文字學研究
    一 上古音韻的研究
    二 《說文》學研究的深入
    三 金石學的復興與古文字學研究
    四 商代甲骨文的發現與研究
    思考題
第三章 古文字學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六書理論
    一 象形
    二 會意
    三 指事
    四 形聲
    五 轉注

    六 假借
  第二節 古文字形旁的通用
  第三節 古文字聲旁的通用
  第四節 古文字形體的簡化
    一 變圖形為符號
    二 省略重複的偏旁
    三 截取原字
    四 以形體簡單的偏旁替換形體複雜的偏旁
    五 以簡單的字形取代繁複的字形
    六 隨文簡化
  第五節 古文字形體的規範
    一 古文字結構的規範
    二 古文字形體的規範
  第六節 秦代「書同文」的意義和影響
  第七節 古文字的考釋方法
    一 字形的因襲比較
    二 辭例的推勘
    三 偏旁的分析
    四 歷史的考證
    五 掌握古文字形體演變的規律
    六 審音求義
    思考題
第四章 音韻學概述
  第一節 音韻學與語音學
    一 語音學名釋
    二 音韻學名釋
  第二節 中古音韻
    一 《切韻》時代的聲母系統
    二 中古音的韻部
  第三節 上古音韻
    一 上古音的聲紐
    二 上古音的韻部
    三 商周古音探索
  第四節 上古音知識的應用
    思考題
第五章 訓詁學概論
  第一節 訓詁學的形成及其意義
  第二節 訓詁學的基本方法
    一 形訓
    二 音訓
    三 義訓
  第三節 訓詁釋例及訓詁法則
  第四節 訓詁學的主要著作
    一 《說文解字》
    二 《玉篇》
    三 《爾雅》
    四 《廣雅》
    五 《方言》
    六 《釋名》
    思考題

第六章 甲骨文研究
  第一節 甲骨文的科學發掘
    一 殷墟甲骨文的發掘
    二 西周甲骨文的發掘
  第二節 甲骨文資料的整理著?
  第三節 占卜制度與甲骨文例
  第四節 甲骨文斷代及其主要方法
    一 商王世系
    二 廟號與親屬稱謂
    三 貞人與書契人
    四 坑位
  第五節 殷商年代學與甲骨文研究
    一 交食研究
    二 商代曆法
  第六節 周祭問題
  第七節 甲骨文選讀
    一 殷墟甲骨文
    二 周原甲骨文
    思考題
第七章 金文研究
  第一節 青銅器的發現與著?
  第二節 古器物學研究
    一 古器物學的興起與發展
    二 青銅器紋樣研究
  第三節 青銅器銘文的整理研究
  第四節 青銅器的定名、分類與禮器制度
  第五節 青銅器銘文分代研究
    一 商代金文的分代標準
    二 西周銅器斷代
    三 西周曆法
  第六節 三代封建與金文分域研究
    一 三代封建之政治制度
    二 文字與器物的從同與趨異
    三 分域研究的方法及意義
  第七節 族氏銘文研究
    一 國、族、氏的區分
    二 「亞」的含義
    三 商周日名、族徽應用的普遍性
  第八節 兵器銘文研究
    一 兵器銘文的發展
    二 兵器銘文所見物勒工名制度
  第九節 青銅器銘文選讀
    一 商代金文
    二 西周金文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