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化學生態學(第3版)

  • 作者:編者:閆鳳鳴//湯清波//趙新成|責編:羅靜//李迪//高璐佳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28965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5
人民幣:RMB 18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化學生態學》第三版,在保持第二版「原理篇」和「方法篇」主要結構的基礎上,增加了「應用篇」。全書共23章,「原理篇」包括12章,在概述化學生態學的定義、簡史、現狀和展望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介紹信息化學物質、化學感受機理、昆蟲信息素、植物和昆蟲以及多營養級互作、植物化感作用、植物誘導抗性和植物免疫,以及微生物介導、全球氣候變化、複合種植條件下及分子生物學驅動的化學生態學等;「方法篇」包括9章,詳細介紹化學生態學研究中常用的技術和方法,包括信息化學物質提取及分離、化學分析方法、生物測定、電生理學方法及組學、RNA干擾和轉基因技術等,以及化學生態學家的綜合素質培養等。「應用篇」包括2章,主要介紹昆蟲性信息素的應用和信息化學物質在病蟲害防控中的應用等。書末附有中文名詞索引和英文名詞索引。
    本書可供生物學、化學、農業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專業師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閆鳳鳴//湯清波//趙新成|責編:羅靜//李迪//高璐佳

目錄
第三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三版前言
原理篇
  1  化學生態學概述
    1.1  生物間的化學聯繫——自然界中的普遍現象
    1.2  化學生態學的定義
    1.3  化學生態學的歷史和發展
    1.4  化學生態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內容
    1.5  化學生態學所涉及的生物類群和主要學科
    1.6  化學生態學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術
    1.7  化學生態學的意義和應用
    1.8  化學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2  信息化學物質
    2.1  化學通訊的特點.
    2.2  信息化學物質的分類和概念
    2.3  信息化學物質的來源
    2.4  氣味擴散規律
    2.5  水生生態系統中的化學信息傳播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3  化學感受機理
    3.1  神經系統
    3.2  化學感器
    3.3  化學信號轉導
    3.4  化學感受的分子機理
    3.5  化學感受的神經基礎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4  昆蟲信息素
    4.1  昆蟲信息素的概念
    4.2  昆蟲信息素的化學結構
    4.3  昆蟲性信息素的調控
    4.4  昆蟲對性信息素的行為反應及影響因素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5  昆蟲與植物互作的化學生態學
    5.1  研究昆蟲與植物互作的重要性
    5.2  植食性昆蟲及寄主植物的分化
    5.3  昆蟲對植物的選擇和利用
    5.4  植物次生物質驅動的昆蟲與植物的互作
    5.5  花驅動的昆蟲與植物的互作
    5.6  多層次的昆蟲與植物的互作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6  多營養級互作的化學生態學
    6.1  多營養級互作及其原理
    6.2  地上三營養級互作

    6.3  地上-地下三營養級互作
    6.4  多營養級互作理論在農業中的應用及展望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7  植物的化感作用
    7.1  化感作用的生態學意義
    7.2  化感作用的類型.
    7.3  主要作物的化感作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8  植物誘導抗性和植物免疫
    8.1  概念和意義
    8.2  植物誘導抗性的研究歷史
    8.3  誘導的特異性
    8.4  植物免疫體系
    8.5  植物免疫的通訊信號
    8.6  植物誘導抗性的機理
    8.7  植物誘導抗性的代價
    8.8  植物誘導抗性在農業上的應用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9  微生物介導的化學生態學
    9.1  微生物化學生態研究簡況
    9.2  共生微生物的化學生態功能
    9.3  病毒對介體-寄主關係的化學生態調控
    9.4  其他類別微生物的化學生態學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0  全球變化下的化學生態學
    10.1  全球變暖下的化學生態學
    10.2  CO2濃度升高下的化學生態學
    10.3  生物入侵化學生態學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1  複合種植作物化學生態學
    11.1  複合種植作物化學生態學概述
    11.2  作物複合種植系統的環境特徵
    11.3  複合種植環境對作物的代謝調控
    11.4  複合脅迫及其交叉抗逆性機理
    11.5  異質性環境及其抗逆生理機制
    11.6  複合種植作物的脅迫記憶機制
    11.7  複合種植作物化學生態學研究方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2  分子生物學驅動的化學生態學
    12.1  分子時代的化學生態學
    12.2  組學驅動的化學生態學
    12.3  化學生態學相關的組學工具
    12.4  轉基因技術與化學生態學
    12.5  應用主要分子生物技術揭示的化學生態科學問題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方法篇
  13  化學生態學方法總論
    13.1  技術和方法在化學生態學中的意義
    13.2  化學生態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13.3  化學生態學研究常用技術概述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4  信息化學物質提取及分離
    14.1  樣品製備概述.
    14.2  揮發性化學物質的樣品製備
    14.3  植物信息化學物質主要收集方法
    14.4  信息化學物質分離技術
    14.5  活性成分分離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5  化學分析方法
    15.1  信息化學物質化學分析方法概述
    15.2  分析樣品質和量的要求
    15.3  信息化學物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5.4  未知化合物的鑒定——四大譜的應用
    15.5  未知化合物定性——保留指數法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6  生物測定技術
    16.1  生物材料的選擇
    16.2  嗅覺定向
    16.3  取食測定
    16.4  驅避測定
    16.5  引誘測定
    16.6  告警測定
    16.7  產卵測定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7  風洞
    17.1  風洞的特點
    17.2  風洞原理和基本組成
    17.3  實驗準備和實驗操作
    17.4  風洞實驗實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8  刺吸電位技術
    18.1  概述
    18.2  原理
    18.3  設備的基本組成
    18.4  基本操作
    18.5  EPG應用技巧及常見問題的處理
    18.6  EPG波形的生物學意義的闡釋
    18.7  利用人工飼料進行EPG記錄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9  電生理及其相關技術
    19.1  觸角電位技術.
    19.2  氣相色譜-觸角電位聯用技術
    19.3  單感器記錄技術
    19.4  電壓鉗技術
    19.5  膜片鉗技術
    19.6  電生理技術與神經學技術的結合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20  組學、RNA干擾和轉基因技術
    20.1  組學技術
    20.2  RNA干擾技術
    20.3  轉基因技術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21  化學生態學家的綜合素質培養
    21.1  廣泛閱讀文獻.
    21.2  選擇研究課題.
    21.3  良好的科研道德和行為準則
    21.4  論文寫作技巧.
    21.5  學術交流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應用篇
  22  昆蟲性信息素的應用
    22.1  信息素在害蟲綠色防控中的地位
    22.2  昆蟲性信息素應用概況
    22.3  昆蟲性信息素應用技術
    22.4  信息素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23  信息化學物質在病蟲害防控中的應用
    23.1  農業生產中常見的信息化學物質
    23.2  信息化學物質的應用場景
    23.3  劑型和誘芯
    23.4  誘捕器類別
    23.5  田間應用注意事項
    23.6  國內外應用舉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中文名詞索引
英文名詞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