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青海實踐研究(精)

  • 作者:馬成俊|責編:賽勤
  • 出版社:宗教文化
  • ISBN:9787518816293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60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青海實踐展開深入探討。首先梳理了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脈絡、生成機制和研究意義,闡述其從唐宋到民國的發展歷程及歷史邏輯,如經堂教育、以儒詮經等。
    接著詳細介紹青海的伊斯蘭教,包括進入歷程、路徑、特點及穆斯林居住格局。分析青海穆斯林社會結構,涉及歷史沿革及不同時期制度。闡述青海伊斯蘭教本土化歷程,如嘎德忍耶門宦、西道堂等。還探討了青海穆斯林經濟生活、風俗習慣、文化教育藝術、宗教建築等方面的中國化表現,如節慶習俗、漢語文學、多民族風格建築等。
    最後通過墓誌、碑刻、匾額、楹聯等釋析伊斯蘭教在青海的中國化,為深入理解伊斯蘭教中國化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和理論參考。

作者介紹
馬成俊|責編:賽勤
    馬成俊,男,撒拉族。青海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以來從事關於撒拉族歷史、語言與文化及民族關係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與馬偉共同主編《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民族小島:新世紀撒拉族研究》。出版《循化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撒拉族風俗志》、《神秘的熱貢文化》、《熱貢藝術》等多部著作及七十余篇學術論文。

目錄
序言
自序
緒論
第一節  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  伊斯蘭教中國化的生成機制
第三節  伊斯蘭教中國化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  伊斯蘭教中國化之歷程
  第一節  關於「大食」與唐宋時期的「蕃客」
  第二節  絲綢之路與「蕃客」大量來華
  第三節  關於「大食」人進入中國的討論
  第四節  西方語境中的撒拉遜人
  第五節  元時「回回遍天下」
  第六節  明朝——伊斯蘭教中國化的關鍵時期
  第七節  清朝——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深化時期
  第八節  民國以後——中國伊斯蘭教的現代轉型
第二章  伊斯蘭教中國化的歷史邏輯
  第一節  經堂教育
  第二節  以儒詮經與儒釋道語境中的信仰表達
  第三節  蘇菲主義與中華傳統的融合
第三章  青海的伊斯蘭教
  第一節  伊斯蘭教進入青海之歷程
  第二節  伊斯蘭教進入青海之路徑
  第三節  青海伊斯蘭教特點
  第四節  青海穆斯林居住格局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穆斯林社會結構
  第一節  青海穆斯林社會狀況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  明清時期的土司制度
  第三節  清朝的鄉約和保甲制度
第五章  青海伊斯蘭教本土化之歷程
  第一節  嘎德忍耶門宦及其出家人制度
  第二節  《楊祖全書》與儒釋道伊
  第三節  西道堂推行的中國化路徑
  第四節  河州學派與青海經堂教育
第六章  青海穆斯林經濟生活的在地化
  第一節  唐宋時期的經濟生活
  第二節  元明時期的經濟生活
  第三節  清代的經濟生活
  第四節  民國時期青海穆斯林經濟
  第五節  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經濟
第七章  青海穆斯林風俗習慣的中國化
  第一節  節慶習俗的在地化
  第二節  婚俗中的中國文化元素
  第三節  喪葬儀式與中國文化
第八章  文化教育與藝術的中國化
  第一節  文化教育
  第二節  漢語文學的肇興
  第三節  藝術作品的中國化
第九章  宗教建築呈現的多民族風格
  第一節  伊斯蘭教建築形制之一般特點
  第二節  青海的伊斯蘭教建築藝術

第十章  匾額、楹聯及伊儒會通
  第一節  從墓誌、碑刻窺析青海伊斯蘭教中國化
  第二節  從匾額解讀青海伊斯蘭教中國化
  第三節  從楹聯中釋讀伊斯蘭教中國化
  第四節  從讚詞、方印及其他文獻中釋析伊斯蘭教中國化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