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走出邊緣(中國女性藝術的漫漫苦旅)/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

  • 作者:陶詠白|責編:姚健//徐敏峰|總主編:王文章//周慶富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ISBN:9787569951554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一本「研究女性」藝術的批評文集,讓女性藝術浮出歷史的地表,主要從中國女性繪畫發展著手,對中國現當代女畫家,如潘玉良、方君壁、鷗洋、閆平、劉彥等藝術家的作品,進行深入研究批評、深度解讀,填補了這一項研究的空白。全書共分為三篇,上篇為「尋找「女性」——女性藝術的蘇醒」,中編為「走向自覺的女性藝術」,下篇為「多元綻放的新世紀女性藝術」。陶詠白的權威身份使得本書稿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認可,而且書稿本身的內容也夠紮實,思想健康,文筆通俗流暢,值得向廣大讀者推薦。

作者介紹
陶詠白|責編:姚健//徐敏峰|總主編:王文章//周慶富
    陶詠白,女,1937年生,江蘇江陰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婦女理論研究會會員、「女性文化藝術學社」社長。1985—1989年曾任《中國美術報》主任編輯,1999年被文化部授為「巾幗建功」標兵,2013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2015年獲「蕭淑芳藝術獎·特別獎」。     從20世紀80年代起研究中國油畫史,90年代研究中國女性藝術,被史家認為是:在此兩項研究領域中.都處於我國近現代史研究的」領先地位」,並具有「填補空白的學術價值」。     專著:《中國油畫1700-一1985》大型史冊性畫集(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年初版,90年代再版),《畫壇·一位女評論者的思考》(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年版),《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與李浞合作)(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年版),1995年為中國教育電視台主講《中國油畫發展史》22課。另,策劃和主持多個女性藝術展覽和學術研討會。

目錄
序:我的批評之路
上篇 尋找「女性」  ——女性藝術的蘇醒
  女兒國的聖歌
  為了不再「缺席」的歷史
  與世紀同行
    ——中國女性藝術的歷史足音
  潘玉良,躍動著生命質感的白描人體
  方君璧,中國現代美術史上的先行者
  遲到的春天
    ——三女性的新探索
  邵晶坤的藝術人生
  大巧若拙 返璞歸真
    ——賀慕群的藝術世界
  東方之路的探尋
    ——解讀徐堅白的藝術
  尋尋覓覓無歸期
    ——何韻蘭的藝術探索
  一位常有爭議的女畫家
    ——肖惠祥
  夾縫中的常青藤
    ——鷗洋其人其畫
  鷗洋與「東方意象油畫」
  于質樸中盡顯大美
    ——單應桂的水墨情韻
  一個女兒的愛
    ——何鄂的雕塑世界
中篇 走向「自覺」的女性藝術
  女肖像:是文化的主體,還是文化的「寵物」?
  她們從邊緣走出
    ——中國女性藝術30年
  喻紅:繪畫闡釋生命的感悟
  與女畫家申玲對話
  激情燃燒的生命頌歌
    ——閆平的油畫
  向京:「她們」,生命怎能承受之輕
  李虹:在畫布上塗抹思想底色
  劉虹:敏銳捕捉時代的女性表情
  陶艾民:一個女人尋找女人的長征
  大地的守望者
    ——解讀徐曉燕的油畫
  思接千載 穿越古今
    ——看邵飛的《夢歸家園》有感
  時代的「精神圖像」
    ——解析葉南的油畫
  于平常中出奇偉
    ——楊克勤繪畫中的女性意識
  任虹藝術中的歷史意識
  雷雙的花,靈魂的姿影
  女神的再生
    ——張溫帙陶藝的文化意義

  顛覆與創造
    ——羅瑩繪畫語言的含義
  從平凡走向輝煌
    ——巴荒印象
  從「獨白」到「紅顏」
    ——劉曼文的精神之旅
  魔幻世界 人文情懷
    ——解讀慶慶藝術的文化意義
  「美與力」的交響
    ——梁如潔的水墨畫
  辛辣的批判 深切的人文關懷
    ——劉彥的現代工筆畫
  無悔的追求
    ——趙曉沫的藝術人生
  女人的藝術與藝術中的女人
    ——王小蕙雕塑中的女性意識
  齊鵬的世界有多寬、多深?
  《美人蕉》到《溯源》
    ——蔡錦繪畫中的生命意象
  生命的吟詠
    ——郝麗的本色油畫
  羅敏:一位女軍旅畫家的別樣藝術
  王景嵐:心靈的風景
  美的追尋
    ——趙莉的抽象畫
  古麗·斯坦:凝望精神的「肖像」
  涅槃
    ——淺論瞿倩梅的藝術
  詰問生命 回歸自然
    ——讀佩特拉·達赫的畫
下篇 多元綻放的新世紀女性藝術
  性別與多元文化空間
  讓我們一起「放飛」
  「三八」,永遠的女性精神
    ——觀《百年如歌》展覽感言
  女性,編織起中外藝術交流的彩虹
    ——記2001年北京新世紀國際婦女藝術展
  詩意的神化 神性的詩化
    ——詩迪印象
  劉潔的墨象 本真的呈現
  燕婭婭:情系帕米爾高原的愛
  恬靜而趣遠
    ——木西的藝術格調
  李江峰的「田野交響樂」
  激情昂揚的生命歡歌
    ——管樸學的油畫
  丑中透秀 拙中含雅
    ——徐樂樂的新文人畫
  聶鷗和她的畫
  深水靜流

    ——張蔚星的花鳥畫
  恬靜而優雅的情懷
    ——徐冬青的新水墨畫
  黃毅民的魔幻世界
  王彥萍與新水墨畫
  新水墨精神中的女性藝術
    ——闡述陳行、潘纓、吳湘雲、朴春子、潘汶汛的作品
  澄觀一心 騰踔萬象
    ——齊勇立的畫
  當代女性雕塑展中的「物語」
  款款物語 侃侃真情
    ——吳竑的岩彩畫
  吳洋:賦予石頭生命的溫度
  張笑蕊:獨立而孤獨的都市女性
  當代淑女
    ——劉梅子
  張春暘:《馬語》中的「詩性智慧」
  雨露中的花蕾
    ——涵雨的畫
  傾聽生命的呼吸
    ——孫鈞鈞的油畫
  撲朔迷離之魅
    ——齊鵬畫的印象
  放飛的心靈
    ——梁群油畫的新風貌
  夏靜:「鹹淡生活」中的詩意
  孫洪敏的青春眷戀
  楊纓:快樂的童謠
  慾望化的文化符號
    ——楊納的卡通形象
  林菁菁的《玫瑰》
  李秀芳的「天堂之花」
  胡明哲:從岩彩到「微塵」
  真誠的藝術行者
    ——趙浥
  設計中的「思者之詩」
    ——江黎藝術中的人文精神
後記:沒有說完的話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