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汽車發動機NVH性能開發與工程實踐/汽車技術精品著作系列

  • 作者:張軍|責編:舒恬//劉?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87242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0
人民幣:RMB 12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重點針對發動機NVH性能開發過程中的重點機構和零部件系統分別進行了闡述,共分成8章:第1章為發動機振動激勵的基本原理和理論基礎部分,主要介紹了單缸和多缸發動機的振動激勵分析機理。第2章則詳細地闡述了發動機平衡性設計開發的概念方法和常見的衍生NVH問題。第3章從發動機雜訊的分類、發動機雜訊的測試評價及各種類型雜訊的識別分析技術等,並提供了較全面的問題分析排查方法和工程解決措施方案。第4章詳盡地闡述了各種類型的增壓器雜訊問題。第5章介紹了進氣系統的NVH性能集成開發流程、常見的進氣系統雜訊問題、進氣系統關鍵零部件的聲學特性分析和進氣系統的聲增強技術。第6章介紹了排氣系統NVH性能集成開發的要素、不同消聲器類型的聲學特性分析和排氣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第7章介紹了發動機燃油系統的雜訊問題。第8章介紹了常見的發動機NVH性能開發典型案例。
    本書從汽車NVH性能開發工程師的角度出發,努力將基礎理論、產品設計、工程經驗和措施方案等方面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供汽車NVH性能開發工程師、發動機性能集成開發工程師、汽車動力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高等院校振動雜訊方向在校學生和科研人員等的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張軍|責編:舒恬//劉?
    張軍,工學博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設計與理論專業,正高級工程師,始終堅守在振動雜訊領域研究和車型產品NVH性能開發工作的第一線,擅長快速解決NVH領域的「疑難雜症」,積極開展汽車NVH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流程體系建設,探索汽車NVH技術與智能網聯技術的融合實踐,積極推動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NVH開發核心技術發展與NVH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已發表學術論文140多篇,申請專利40多項,兼任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指導老師,兼任國內外多個學術期刊的審稿人,現為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資深NVH專家。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發動機的振動激勵分析
  1.1  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簡介
  1.2  中心式曲柄連桿機構的運動學分析
  1.3  偏心式曲柄連桿機構的運動學分析
  1.4  單缸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質量換算
    1.4.1  活塞組的等效質量換算
    1.4.2  曲軸組的等效質量換算
    1.4.3  連桿組的等效質量換算
    1.4.4  曲柄連桿機構的兩質點力系簡化模型
  1.5  單缸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動力學分析
    1.5.1  缸內氣體作用力
    1.5.2  往複慣性力
    1.5.3  離心慣性力
  1.6  單缸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力傳遞分解和受力分析
    1.6.1  活塞銷中心的作用力和力傳遞分解
    1.6.2  曲柄銷中心的力傳遞分解和受力分析
    1.6.3  曲軸主軸頸的力傳遞分解和輸出轉矩
    1.6.4  曲柄連桿機構的氣動轉矩和慣性轉矩
    1.6.5  曲柄連桿機構的傾覆力矩分析
    1.6.6  曲軸主軸頸的反作用力分析
    1.6.7  單缸發動機曲柄連桿機構的激勵載荷分析
  1.7  多缸發動機的振動激勵分析
    1.7.1  多缸發動機的氣缸序號和曲柄圖
    1.7.2  多缸發動機的曲柄排列和發火順序
    1.7.3  多缸發動機激勵源的合成分析
第2章  發動機的平衡性設計分析
  2.1  發動機平衡的基本概念
  2.2  單缸發動機的平衡性分析
    2.2.1  離心慣性力的平衡分析
    2.2.2  往複慣性力的平衡分析
  2.3  直列式多缸發動機的平衡性方法
    2.3.1  多缸發動機旋轉離心慣性力和力矩的平衡方法
    2.3.2  多缸發動機往複慣性力和力矩的平衡方法
  2.4  直列式四衝程4缸發動機的平衡機構設計
  2.5  直列式四衝程3缸發動機的平衡機構設計
    2.5.1  3缸發動機激勵源分析和平衡方案
    2.5.2  3缸發動機混合動力平台開發的平衡方案
    2.5.3  3缸發動機平衡軸機構的NVH性能測試對比
  2.6  平衡軸機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2.7  平衡軸齒輪傳動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2.7.1  平衡軸齒輪傳動NVH問題的案例
    2.7.2  平衡軸齒輪傳動系統NVH性能的控制
    2.7.3  橡膠減振齒輪在平衡軸機構中的應用
    2.7.4  剪刀齒輪在平衡軸機構中的應用
    2.7.5  非金屬齒輪在平衡軸機構中的應用
  2.8  模擬分析技術在發動機平衡開發中的應用
  2.9  多缸發動機的內部平衡分析

第3章  發動機的雜訊分析控制
  3.1  發動機雜訊的分類
  3.2  發動機輻射雜訊的測試評價
    3.2.1  基於整車狀態的發動機振動雜訊測試評價
    3.2.2  基於發動機NVH台架消聲室的發動機輻射雜訊測試評價
  3.3  發動機的燃燒雜訊
    3.3.1  燃燒雜訊的分類
    3.3.2  基於缸內壓力頻譜特徵的燃燒雜訊分析
    3.3.3  燃燒雜訊的振動雜訊傳遞特徵分析
    3.3.4  燃燒雜訊開發的控制
  3.4  增壓直噴汽油機爆燃雜訊的診斷控制
    3.4.1  普通爆燃與超級爆燃
    3.4.2  整車狀態的超級爆燃排查診斷
    3.4.3  超級爆燃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措施
  3.5  發動機的機械雜訊簡述
  3.6  活塞敲擊雜訊的分析控制
    3.6.1  常見的活塞敲擊現象
    3.6.2  活塞敲擊雜訊的類型
    3.6.3  活塞敲缸的機理分析
    3.6.4  改善活塞敲缸問題的措施方案
    3.6.5  活塞銷敲擊的機理分析
    3.6.6  常見的活塞銷敲擊現象
    3.6.7  改善活塞銷敲擊問題的措施方案
  3.7  配氣機構雜訊的分析控制
    3.7.1  配氣機構氣門驅動方式的類型
    3.7.2  配氣機構的常見雜訊問題
    3.7.3  改善配氣機構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3.8  正時鏈傳動雜訊的分析控制
    3.8.1  正時鏈傳動與正時同步帶傳動的性能比較
    3.8.2  正時鏈傳動系統的結構組成
    3.8.3   正時鏈傳動的不均勻性分析(多邊形效應)
    3.8.4  正時鏈傳動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3.8.5  改善正時鏈傳動系統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3.9  正時同步帶傳動雜訊的分析控制
    3.9.1  正時同步帶傳動系統的結構組成
    3.9.2  正時同步帶的振動特性分析
    3.9.3  正時同步帶傳動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3.9.4  改善正時同步帶傳動系統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3.10  發動機前端附件驅動系統雜訊的分析控制
    3.10.1  發動機前端附件驅動系統的結構組成
    3.10.2  發動機前端附件驅動系統的振動特性分析
    3.10.3  多楔帶傳動的彈性滑動與打滑
    3.10.4  發動機前端附件驅動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3.10.5  改善發動機前端附件驅動系統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3.11  發動機雜訊的識別分析技術
    3.11.1  發動機雜訊識別方法的分類
    3.11.2  傳統的發動機雜訊識別方法
    3.11.3  基於信號處理技術的發動機雜訊識別方法
    3.11.4  基於聲學感測器陣列的發動機雜訊識別方法
    3.11.5  基於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動機雜訊識別方法

第4章  廢氣渦輪增壓器系統的雜訊分析控制
  4.1  廢氣渦輪增壓系統的結構組成
    4.1.1  廢氣渦輪系統
    4.1.2  壓氣機系統
    4.1.3  中間軸承系統
    4.1.4  廢氣旁通閥系統
    4.1.5  進氣旁通閥系統
    4.1.6  中冷器
  4.2  廢氣渦輪增壓雜訊的分類
  4.3  喘振
    4.3.1  喘振的常見工況
    4.3.2  喘振的類型
    4.3.3  喘振的機理
    4.3.4  喘振的識別方法
    4.3.5  改善喘振問題的措施方案
  4.4  輕度喘振雜訊
  4.5  泄氣聲
  4.6  同步雜訊
    4.6.1  同步脈衝雜訊
    4.6.2  同步振動雜訊
    4.6.3  同步脈衝雜訊與同步振動雜訊的識別
  4.7  次同步雜訊
    4.7.1  軸承類型與油膜穩定性
    4.7.2  次同步雜訊與油膜渦動
    4.7.3  徑向軸承浮環類型與油膜渦動
    4.7.4  改善次同步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4.8  次同步純音
  4.9  超同步脈衝雜訊
  4.10  高階諧次雜訊
  4.11  葉片通過頻率雜訊
  4.12  葉尖間隙氣動雜訊
  4.13  電鋸雜訊
  4.14  執行器異響
    4.14.1  廢氣旁通閥執行器的異響問題
    4.14.2  進氣旁通閥執行器的異響問題
第5章  進氣系統NVH開發與工程實踐
  5.1  基於整車的進氣系統NVH性能集成開發流程
  5.2  進氣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5.2.1  進氣系統的周期性壓力脈動雜訊
    5.2.2  進氣系統的湍流雜訊
    5.2.3  進氣系統的氣柱共振雜訊
    5.2.4  進氣系統的赫姆霍茲共振雜訊
  5.3  進氣系統NVH零部件的聲學特性分析
    5.3.1  空濾器的聲學特性設計
    5.3.2  低頻諧振腔的聲學特性分析
    5.3.3  1/4波長管的聲學特性分析
    5.3.4  1/2波長管的聲學特性分析
    5.3.5  高頻諧振腔的聲學特性分析
    5.3.6  編織管的聲學特性分析
  5.4  進氣系統的聲增強技術

    5.4.1  進氣系統的聲傳導增強裝置
    5.4.2  進氣系統的電子模擬聲裝置
第6章  排氣系統NVH開發與工程實踐
  6.1  排氣系統NVH開發概述
    6.1.1  排氣系統的結構組成
    6.1.2  排氣系統的主要功能和設計要點
    6.1.3  基於整車的排氣系統NVH性能集成開發流程介紹
  6.2  排氣系統消聲器的聲學特性分析
    6.2.1  排氣系統的阻性消聲器
    6.2.2  排氣系統的抗性消聲器
    6.2.3  排氣系統的複合阻抗式消聲器
    6.2.4  排氣系統的擴散式消聲器
  6.3  排氣系統的常見雜訊問題
    6.3.1  排氣系統的周期性壓力脈動雜訊
    6.3.2  排氣系統的管路駐波雜訊
    6.3.3  排氣系統的赫姆霍茲共振雜訊
    6.3.4  排氣系統的孔腔流激振蕩雜訊
    6.3.5  排氣系統的衝擊波雜訊
    6.3.6  排氣系統的氣流雜訊
    6.3.7  排氣系統的異響
  6.4  排氣系統的雙模式控制技術
    6.4.1  雙模式排氣系統的閥門裝置和驅動方式
    6.4.2  雙模式排氣系統的匹配開發要點
第7章  燃油系統雜訊的分析控制
  7.1  發動機燃油系統雜訊控制的概述
    7.1.1  發動機燃油系統的組成
    7.1.2  發動機燃油系統的功能作用
    7.1.3  怠速工況的發動機高壓燃油噴射系統雜訊分析
  7.2  噴油器雜訊的分析控制
    7.2.1  噴油器的工作原理
    7.2.2  噴油器雜訊問題的現象機理
    7.2.3  改善噴油器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7.3  高壓油泵雜訊的分析控制
    7.3.1  高壓油泵的工作原理
    7.3.2  高壓油泵雜訊問題的現象機理
    7.3.3  改善高壓油泵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7.4  炭罐電磁閥雜訊的分析控制
    7.4.1  炭罐電磁閥的工作原理
    7.4.2  炭罐電磁閥雜訊問題的現象機理
    7.4.3  改善炭罐電磁閥雜訊問題的措施方案
第8章  發動機NVH性能開發案例
  8.1  混合動力總成系統的發動機加速粗糙聲
    8.1.1  問題現象
    8.1.2  解決思路
    8.1.3  措施方案
  8.2  前端附件輪系傳動帶的橫向振動雜訊異響
    8.2.1  問題現象
    8.2.2  問題測試和排查分析
    8.2.3  曲軸轉動激勵的測試對比
    8.2.4  整車靜置狀態的附件傳動帶頻響特徵測試

    8.2.5  措施方案
  8.3  BSG混合動力發動機的前端輪系傳動帶縱向振動控制與壓縮機嘯叫
    8.3.1  問題現象
    8.3.2  問題測試和排查分析
    8.3.3  潛在的機理分析
    8.3.4  解決思路
    8.3.5  措施方案
  8.4  急加速過程的節氣門嘯叫
    8.4.1  問題現象
    8.4.2  問題測試和排查分析
    8.4.3  潛在的機理分析
    8.4.4  措施方案
  8.5  不鏽鋼排氣歧管的流致雜訊問題分析控制
    8.5.1  問題現象
    8.5.2  問題測試和排查分析
    8.5.3  潛在的機理分析
    8.5.4  排氣歧管的流致雜訊CFD模擬分析優化
    8.5.5  措施方案
  8.6  怠速關空調工況燃油管路壓力脈動引起的車內雜訊
    8.6.1  問題現象
    8.6.2  排查分析
    8.6.3  潛在的機理分析
    8.6.4  解決思路
    8.6.5  措施方案
  8.7  發動機凸輪軸直驅的旋片式機械真空泵雜訊問題分析優化
    8.7.1  問題背景
    8.7.2  問題測試和排查分析
    8.7.3  機械真空泵脈動雜訊的傳遞路徑分析
    8.7.4  解決思路
    8.7.5  措施方案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