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性別平等的中國道路(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三十周年紀念文集1995-2025)(精)

  • 作者: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社會學研究室|責編:孫瑜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59989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705
人民幣:RMB 2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為紀念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三十周年而編著的專題文集。三十年前,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成為全球婦女賦權和性別平等歷史上的里程碑。作為此次世界婦女大會的東道主,中國在此後三十年來持續推動《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落實,尤其是十八大以來,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國迎來婦女事業的突飛猛進和性別研究的蓬勃發展。
    為深入總結中國踐行《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成功經驗,展現新時代中國婦女事業發展的歷史性成就,本文集匯聚了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三十年以來全國各地在性別平等理論政策、學術研究與經驗實踐方面的豐碩成果。全書選文主題覆蓋聯合國在《北京世界婦女大會三十年後婦女權利回顧》報告中提出的當前和未來最值得關注的六項行動,包括面向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數字改革、擺脫貧困、零暴力、充分和平等的決策權、和平與安全,以及氣候正義。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社會學研究室|責編:孫瑜

目錄
序言  以中國力量推動全球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  楊典
理論政策篇
  論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婦女發展和婦女工作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  劉亞玫  張永英  楊玉靜  石鑫
  習近平關於婦女和婦女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品格  姜秀花  馬焱
  習近平關於婦女和婦聯工作重要論述的實踐邏輯、理論邏輯與歷史邏輯  王歡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創新發展  張冬梵  康沛竹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關於全球性別治理「中國主張」的分析與闡釋  李英桃  張瀚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與女性生育保護  楊菊華
  政策工具是否實現了政策價值?
    ——1978?2023年中國婦女權益保障政策的變遷與成效  吳光芸  周芷馨
  中國農村婦女就業的政策效應
    ——基於勞動力轉移與釋放的視角  孫廣亞  孫亞平
  防治性騷擾的中國之路:學說、立法與裁判  薛寧蘭
學術研究篇
  總論:95世婦會三十年來中國性別研究回顧  吳小英
  30年中國女性/性別社會學研究  佟新
  「婦女/性別研究」:在歷史的內在脈絡中建構的學科  宋少鵬
  市場化背景下性別話語的轉型  吳小英
  性別觀念現狀及其影響因素
    ——基於第三期全國婦女地位調查  劉愛玉  佟新
  流動的父權:流動農民家庭的變遷  金一虹
  女兒贍養的倫理與公平
    ——浙東農村家庭代際關係的性別考察  唐燦  馬春華  石金群
  制度嵌入生活:農村貧困女性減貧的本土實踐及反思
    ——源於「扶貧車間」的案例考察  蘇海
  打工妹的內部話題
    ——對深圳原致麗玩具廠百余封書信的分析  譚深
  高校STEM學科在讀女生專業發展意願研究
    ——一項模糊集定性比較分析  楊可
  從「重男輕女」到「男女平等」
    ——高等教育擴招與家庭人力資本投資性別偏好轉型  劉一偉  郭秋月  孫中偉
  性別初萌之時:幼兒園性別社會化中的性別認同  范?
  流動的母職:鄉城遷移中的母職協商  肖索未  湯超萍
  平台、性別與勞動:「女騎手」的性別展演  孫萍  趙宇超  張仟煜
  電商時代女性創業的性別化歷程與家庭決策變革個案研究  裴諭新  陳思媚
  新「女性」還是舊「零工」?
    ——鄉村女性主播群體的短視頻內容生產與流動主體性研究  楊雅  蘇芳  李思雨
  女性何以增進社區治理效能?
  ——基於Q市三個社區的案例研究  王印紅  李莉
經驗實踐篇
  守正與創新:婦聯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與思考
    ——以福建省婦聯「碳匯+女科特派」為例  蔡燕琦  蘭娟
  可持續共富:婦女參與共同富裕的浙江經驗和理論探索  姜佳將
  修訂村規民約  推進性別平等
    ——我國鄉村修訂性別平等村規民約實踐  李慧英
  關懷與賦能:三十多年來中國女童教育的經驗與發展方向
    ——以「春蕾計劃」為例  張莉莉  邵麗麗  萬奕
  「婦女貧困」路徑的減貧溢出與有限賦權
    ——一個少數民族婦女扶貧實踐的發展學觀察  李小雲  陳邦煉  宋海燕  董強
  基層婦聯主導下城鄉農產品對接模式探究——基於組織網路化視角  任大鵬  劉岩

  退休女性如何成為環境治理的主體
    ——基於浙南「南塘大媽護河隊」河道管護實踐的考察  陳濤  林笑笑
  社會工作干預家庭暴力的社會性別視角:歸因模式與行動框架  吳帆  溫騰龍  菅苗
  科技賦能婦女就業
    ——以「天府妹子」巾幗家政公益品牌數字化轉型為例  朱星偉
摘要/關鍵詞
編後記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性別社會學研究室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