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材料高通量製備與表徵技術/材料基因工程叢書

  • 作者:張金倉//葛軍飴//馮凌燕|責編:張淑曉//孫靜惠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2307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43
人民幣:RMB 15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材料基因組高通量實驗技術理念下,聚焦材料製備與表徵兩大核心內容,在製備技術方面,基於材料形態學特徵建立分類框架,分別闡述塊體、薄膜和粉體材料的高通量製備原理與方法;在表徵技術方面,基於電磁、光熱、力學和化學等表徵方法,分別闡述了組分、性能和結構的高通量表徵技術原理與方法。全書共8章,第1章為緒論,第2?4章詳述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第5?7章為材料高通量表徵技術,第8章專題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與高通量實驗的融合技術,包括機器學習在高通量實驗中的應用、生成式大模型在材料研發中的賦能作用、人工智慧機器人自主材料科學實驗室技術進展等前沿方向。
    本書適用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產企業及政府管理部門材料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科研、技術研發、管理與政策研究人員等閱讀和參考,也特別適合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教材。

作者介紹
張金倉//葛軍飴//馮凌燕|責編:張淑曉//孫靜惠

目錄
叢書序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概述
  1.2  材料高通量實驗技術的發展
  1.3  材料高通量實驗方法的分類
    1.3.1  材料高通量製備方法的分類
    1.3.2  材料高通量表徵技術的分類
  1.4  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人工智慧與數據技術
  參考文獻
第2章  塊體材料的高通量製備技術
  2.1  概述
  2.2  擴散偶技術製備連續梯度成分塊體材料
  2.3  晶體生長法製備連續梯度成分塊體材料
    2.3.1  丘克拉斯基晶體生長法
    2.3.2  布里奇曼晶體生長法
    2.3.3  區熔晶體生長法
  2.4  沉降原子法製備連續梯度成分塊體材料
  2.5  多坩堝熔煉技術製備分立成分塊體材料
  2.6  微波燒結高通量塊體材料的製備
  2.7  增材製造高通量塊體材料的製備
  參考文獻
第3章  薄膜材料的高通量製備技術
  3.1  概述
  3.2  薄膜生長技術的原理及分類
    3.2.1  蒸發鍍膜技術
    3.2.2  濺射鍍膜技術
    3.2.3  脈衝激光沉積技術
    3.2.4  分子束外延技術
  3.3  共沉積法製備高通量薄膜材料樣品庫
    3.3.1  共沉積薄膜的一般方法
    3.3.2  脈衝激光共沉積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3.3  組合脈衝激光共沉積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3.4  磁控濺射共沉澱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3.5  多羽流脈衝激光共沉澱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4  連續掩模法製備高通量薄膜材料樣品庫
    3.4.1  連續掩模的一般方法
    3.4.2  連續掩模脈衝激光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4.3  連續掩模激光分子束外延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4.4  連續掩模磁控濺射製備連續梯度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5  分立掩模法製備高通量薄膜材料樣品庫
    3.5.1  分立掩模的一般方法
    3.5.2  分立掩模磁控濺射製備分立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3.5.3  組合掩模磁控濺射製備分立成分薄膜材料樣品庫
  參考文獻
第4章  粉體材料的高通量製備技術
  4.1  概述
  4.2  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的一般原理與方法

  4.3  共沉澱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3.1  共沉澱法的一般原理
    4.3.2  共沉澱法製備乙烯氧化脫氫反應氧化物粉體催化材料樣品庫
    4.3.3  共沉澱法製備五元合金催化材料樣品庫及高效篩選
  4.4  水熱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4.1  水熱法的一般原理
    4.4.2  水熱法合成高通量微納粉體催化材料樣品庫
    4.4.3  超臨界水熱法高通量連續合成氧化物粉體材料樣品庫
  4.5  噴墨列印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5.1  噴墨列印法的一般原理
    4.5.2  噴墨列印製備高通量金屬氧化物介孔催化材料樣品庫
    4.5.3  基於金屬鹽為前驅體的噴墨列印高通量金屬氧化物光催化材料樣品庫
  4.6  微流控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6.1  微流控法的一般原理
    4.6.2  基於微陣列技術的普魯士藍類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的高通量合成
    4.6.3  基於微陣列技術的納米金屬與複合氧化物顆粒材料的高通量合成
    4.6.4  基於微陣列技術的微單晶顆粒材料的高通量合成
  4.7  組合電化學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7.1  組合電化學法的一般原理
    4.7.2  組合電化學沉積法合成金屬氧化物光催化材料樣品庫
    4.7.3  組合電化學沉積法製備多孔氧化鋁陣列樣品庫
  4.8  溶膠-凝膠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8.1  溶膠-凝膠法的一般原理
    4.8.2  溶膠-凝膠法並行合成高通量光催化材料樣品庫
    4.8.3  溶膠-凝膠法並行合成高通量微納粉體熒光材料樣品庫
  4.9  溶液燃燒法粉體材料高通量製備技術
    4.9.1  溶液燃燒法的一般原理
    4.9.2  溶液燃燒並行合成高通量熒光材料樣品庫
    4.9.3  電場輔助燃燒合成高通量陶瓷粉體材料樣品庫
  參考文獻
第5章  材料組分與性能的高通量表徵技術
  5.1  概述
  5.2  材料高通量電學表徵技術
    5.2.1  材料高通量電學表徵技術簡介
    5.2.2  探針式微橋高通量快速電輸運表徵
    5.2.3  導電型原子力顯微鏡高通量材料表徵
  5.3  材料高通量磁學表徵技術
    5.3.1  材料高通量磁學表徵技術簡介
    5.3.2  超導量子干涉磁力顯微鏡高通量磁性能表徵
    5.3.3  基於場掃描鐵磁共振譜的高通量磁性能表徵
    5.3.4  基於磁光克爾技術的高通量磁性能表徵
  5.4  材料高通量力學表徵技術
    5.4.1  材料高通量力學表徵技術簡介
    5.4.2  基於納米壓痕技術的材料應變性能高通量表徵
    5.4.3  高通量拉伸實驗表徵及材料小概率斷裂行為的統計預測
  5.5  材料高通量熱學表徵技術
    5.5.1  材料高通量熱學表徵技術簡介
    5.5.2  組合微納掃描量熱技術
    5.5.3  時域熱反射表徵技術
    5.5.4  掃描熱顯微鏡技術

    5.5.5  紅外熱成像並行表徵技術
  5.6  材料高通量光學表徵技術
    5.6.1  材料高通量光學表徵技術簡介
    5.6.2  光學成像表徵技術
    5.6.3  熒光表徵技術
    5.6.4  催化材料的熒光並行表徵技術
  5.7  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化學方法
    5.7.1  多通道電化學反應池平行表徵技術
    5.7.2  串列質譜表徵技術
    5.7.3  掃描電化學顯微鏡技術
    5.7.4  掃描液滴電池技術
  參考文獻
第6章  高通量X射線衍射表徵技術
  6.1  概述
  6.2  樣品台高通量技術
    6.2.1  機械臂自動換樣系統
    6.2.2  高通量透射模式樣品台
    6.2.3  高通量反射模式樣品台
    6.2.4  帶氣氛保護裝置的高通量樣品台
    6.2.5  高通量樣品台的應用實例
  6.3  實驗室X射線光源高通量技術
    6.3.1  液態金屬靶
    6.3.2  金剛石複合靶
    6.3.3  X射線光源高通量技術的應用實例
  6.4  X射線聚焦光學器件
    6.4.1  Gobel鏡
    6.4.2  Kirkpatrick-Baez鏡
    6.4.3  Montel鏡
    6.4.4  毛細管聚焦光學器件
    6.4.5  聚焦光學器件的應用實例
  6.5  探測器高通量技術
    6.5.1  成像板探測器
    6.5.2  CCD探測器
    6.5.3  混合光子計數探測器
    6.5.4  高通量探測器的發展
    6.5.5  高通量探測器的應用實例
  6.6  白光高通量技術
    6.6.1  單色衍射技術
    6.6.2  白光勞厄衍射技術
    6.6.3  白光衍射技術的應用實例
  6.7  X射線熒光高通量成分表徵技術
    6.7.1  X射線熒光高通量成分表徵簡介
    6.7.2  X射線熒光高通量成分表徵的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第7章  材料電子顯微鏡高通量表徵技術
  7.1  概述
  7.2  掃描電鏡高通量表徵
    7.2.1  掃描電鏡的基本原理
    7.2.2  掃描電鏡的試樣製備方法
    7.2.3  高通量掃描電鏡技術—多束掃描電鏡

    7.2.4  多束掃描電鏡技術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3  透射電鏡電子衍射高通量表徵
    7.3.1  透射電鏡電子衍射的基本原理
    7.3.2  透射電鏡的試樣製備方法
    7.3.3  透射電鏡高通量表徵技術
  7.4  透射電鏡洛倫茲成像材料高通量表徵
    7.4.1  透射電鏡洛倫茲成像原理
    7.4.2  透射電鏡洛倫茲成像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5  透射電鏡電子全息術材料高通量表徵
    7.5.1  透射電鏡電子全息術的基本原理
    7.5.2  透射電鏡電子全息術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6  能量色散X射線譜分析材料高通量表徵
    7.6.1  能量色散X射線譜儀的基本原理
    7.6.2  能量色散X射線譜儀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7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術材料高通量表徵
    7.7.1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術的基本原理
    7.7.2  掃描透射電子顯微術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8  電子能量損失譜高通量表徵
    7.8.1  電子能量損失譜簡介
    7.8.2  電子能量損失譜在材料高通量表徵中的應用
  7.9  電子探針微區分析材料高通量成分表徵
  參考文獻
第8章  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人工智慧方法
  8.1  概述
  8.2  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機器學習方法
    8.2.1  機器學習方法簡介
    8.2.2  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常用機器學習方法
    8.2.3  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深度學習方法
  8.3  大模型在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應用
    8.3.1  大模型的一般概念
    8.3.2  常用的大模型在材料高通量實驗中的應用
  8.4  材料AI機器人智能化自主高通量實驗技術
    8.4.1  材料智能化自主實驗技術概述
    8.4.2  材料智能化自主實驗技術的若干應用實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