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綠色設計學(精)

  • 作者:王金南|責編:魏如萍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33273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65
人民幣:RMB 27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綠色設計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為目標,運用生命周期管理、生態足跡核算、自然解決方案等技術方法,對政策、部門、行業、企業、產品進行規劃和設計,旨在減少全過程資源能源消耗以及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制度安排與方法創新。本書梳理和總結了近60年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工業和產品設計的經驗教訓,系統構建了綠色設計學的基本原理、方法工具以及綠色設計體系,深入闡述了典型工業、產品、基礎設施和規劃政策的綠色設計方向與內容,最終提出了推進綠色設計發展的治理體系和保障措施。
    本書面向所有關注綠色設計的人士,包括政策制定者、企業管理者、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實踐者,旨在為不同專業背景的讀者提供系統的綠色設計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

作者介紹
王金南|責編:魏如萍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綠色設計的提出背景
    1.1.1  全球環境挑戰的加劇
    1.1.2  全球工業化進程的反思
    1.1.3  全球技術革命的機遇
  1.2  綠色設計的概念與內涵
    1.2.1  綠色設計的定義
    1.2.2  綠色設計的原則
  1.3  綠色設計的演進與發展
    1.3.1  綠色設計的演進階段
    1.3.2  綠色設計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綠色設計基本原理
  2.1  綠色設計學理論體系
    2.1.1  綠色設計的概念
    2.1.2  設計中「人-物-環境」基本關係
    2.1.3  綠色設計屬性與關係
    2.1.4  綠色設計理論模型的構建
    2.1.5  綠色設計主方程的底層邏輯
    2.1.6  綠色設計學理論架構
  2.2  可持續性科學原理
    2.2.1  HDI
    2.2.2  IPAT 及其擴展模型
    2.2.3  三重底線
  2.3  產業生態學原理
    2.3.1  工業代謝
    2.3.2  產業共生
    2.3.3  物質流分析
  2.4  生命周期原理
    2.4.1  生命周期概念與原理
    2.4.2  LCA
    2.4.3  LCD
    2.4.4  LCM
  2.5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2.5.1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理論基礎
    2.5.2  基於人的優化調控機理
    2.5.3  基於自然的優化調控機理
    2.5.4  人本協同原理
  參考文獻
第3章  綠色設計方法
  3.1  綠色設計方法框架
    3.1.1  綠色設計方法體系
    3.1.2  綠色設計標準規範
  3.2  EFP方法
    3.2.1  EFP演變發展
    3.2.2  EFP定義內涵
    3.2.3  EFP核算流程
    3.2.4  EFP應用導引
  3.3  NbS方法
    3.3.1  NbS方法類型

    3.3.2  NbS設計工具
    3.3.3  NbS應用導引
  3.4  LZC方法
    3.4.1  LZC發展歷程
    3.4.2  LZC設計工具
    3.4.3  LZC應用導引
  3.5  GPI方法
    3.5.1  SC-GPI
    3.5.2  P-GPI
    3.5.3  A-GPI
  3.6  綠色設計AI輔助工具
    3.6.1  大數據驅動綠色設計
    3.6.2  DT與VS
    3.6.3  綠色設計智能體發展
  參考文獻
第4章  綠色設計體系
  4.1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設計體系
    4.1.1  傳統設計的綠色變革
    4.1.2  綠色設計「雙向」體系
    4.1.3  綠色設計「四維」結構
    4.1.4  「雙向」與「四維」的耦合
  4.2  決策管理綠色設計
    4.2.1  政策規劃
    4.2.2  標準規範
    4.2.3  工程建設
  4.3  部門領域綠色設計
    4.3.1  農業
    4.3.2  工業
    4.3.3  交通運輸業
    4.3.4  旅遊業
    4.3.5  數字與現代服務業
  4.4  產品功能綠色設計
    4.4.1  交通工具
    4.4.2  電子產品
    4.4.3  家居建材
    4.4.4  服裝紡織
  4.5  基礎設施綠色設計
    4.5.1  能源基礎設施
    4.5.2  交通基礎設施
    4.5.3  環境基礎設施
    4.5.4  生態基礎設施
  參考文獻
第5章  工業綠色設計
  5.1  工業綠色設計框架
    5.1.1  產業與工業系統
    5.1.2  工業生產與過程
    5.1.3  流程工業與離散工業
    5.1.4  工業綠色設計的定義及關鍵內涵
    5.1.5  工業綠色設計的系統框架
  5.2  鋼鐵工業綠色設計

    5.2.1  鋼鐵工業與環境挑戰
    5.2.2  高爐—轉爐流程產業共生
    5.2.3  氫能煉鋼
    5.2.4  廢鋼資源回收與再製造
  5.3  新能源汽車行業綠色設計
    5.3.1  三鏈協同的綠色化轉型
    5.3.2  新能源汽車碳足跡管理
    5.3.3  智能駕駛綠色設計
    5.3.4  整車綠色製造與品牌設計
    5.3.5  充換電基礎設施綠色化
    5.3.6  報廢回收與資源再生
  5.4  工業園區綠色設計
    5.4.1  產業集聚發展與特徵
    5.4.2  工業園區與綠色設計
    5.4.3  產業共生與基礎設施共生
    5.4.4  典型生態工業園區
    5.4.5  零碳(工業)園區
  參考文獻
第6章  產品綠色設計
  6.1  產品綠色設計的基本框架
    6.1.1  產品與綠色設計
    6.1.2  四象限分類模型
    6.1.3  四層次系統框架
  6.2  交通工具的綠色設計
    6.2.1  交通工具綠色設計解析
    6.2.2  交通工具綠色設計導引
    6.2.3  交通工具綠色設計案例
  6.3  紡織品與服裝的綠色設計
    6.3.1  紡織品與服裝綠色設計解析
    6.3.2  紡織品與服裝綠色設計導引
    6.3.3  紡織品與服裝綠色設計案例
  6.4  傢具產品的綠色設計
    6.4.1  傢具產品綠色設計解析
    6.4.2  傢具產品綠色設計導引
    6.4.3  傢具產品綠色設計案例
  6.5  消費電子產品的綠色設計
    6.5.1  消費電子產品綠色設計解析
    6.5.2  消費電子產品綠色設計導引
    6.5.3  消費電子產品綠色設計案例
  6.6  產品綠色設計展望
    6.6.1  挑戰與應對
    6.6.2  重點與方向
  參考文獻
第7章  能源低碳綠色設計
  7.1  能源低碳綠色設計框架
    7.1.1  能源系統與組成特點
    7.1.2  能源綠色低碳化內涵
    7.1.3  能源低碳化與綠色設計
    7.1.4  能源綠色低碳化設計思路
  7.2  能源供給側低碳綠色設計

    7.2.1  能源供給側綠色改革
    7.2.2  清潔能源規模化替代
    7.2.3  傳統能源低碳綠色設計
  7.3  能源傳輸與存儲低碳綠色設計
    7.3.1  綠色能源傳輸技術
    7.3.2  電力系統靈活性重構
    7.3.3  儲能技術綠色設計
  7.4  能源需求側低碳綠色設計
    7.4.1  工業部門
    7.4.2  交通部門
    7.4.3  建築部門
    7.4.4  市場調節機制
  7.5  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設計
    7.5.1  源網荷儲一體化內涵
    7.5.2  規劃多能互補基地建設
    7.5.3  多時間尺度儲能配置
    7.5.4  市場價格引導利益分配
  參考文獻
第8章  政策綠色設計
  8.1  政策綠色設計框架與技術
    8.1.1  政策綠色設計核心理念
    8.1.2  政策綠色設計邏輯體系
  8.2  政策綠色與可持續評估
    8.2.1  政策評估模型構建基礎
    8.2.2  政策綠色與可持續評估的特殊考量
    8.2.3  政策綠色與可持續評估流程管理
  8.3  政策綠色與可持續制定
    8.3.1  制定原則重構
    8.3.2  政策工具升級
    8.3.3  政策制度融合設計
  8.4  政策實施與綠色優化
    8.4.1  政策執行優化
    8.4.2  反饋調整系統
    8.4.3  優化應用支撐系統
  參考文獻
第9章  綠色設計治理
  9.1  構建綠色設計治理體系框架
    9.1.1  戰略定位與目標體系
    9.1.2  支撐體系和運行邏輯
    9.1.3  綠色設計治理機制
  9.2  建立綠色設計法規標準
    9.2.1  法律法規與政策指引
    9.2.2  綠色產品設計標準
    9.2.3  執法司法與標準實施
  9.3  加快綠色設計科技創新
    9.3.1  綠色研發與創新平台
    9.3.2  產研融合與成果轉化
    9.3.3  技術突破與應用示範
  9.4  加強綠色設計能力建設
    9.4.1  建立教育與培訓體系

    9.4.2  提升綠色設計機構能力
    9.4.3  完善國際合作機制
  9.5  夯實綠色設計激勵機制
    9.5.1  實施財稅政策優惠
    9.5.2  提升綠色金融支持
    9.5.3  引導綠色採購消費
  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詞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