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漢江中下游水華監測預測與調控

  • 作者:辛小康//李建//白鳳朋//查悉妮|責編:閆陶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29009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2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針對漢江中下游水華問題,介紹當前漢江中下游水華監測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分析漢江中下游水華演變特徵,提出不同季節的水華關鍵驅動因子的貢獻率,揭示水華暴發驅動機制;基於物理機制模型和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構建漢江中下游水華暴發預測模型;結合漢江中下游的實際情況,提出包括水文調度、水質管理、生態保護等在內的綜合調控措施,為相關部門制定科學的水資源管理、水工程調度和水生態環境保護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本書可供從事水生態、水環境管理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辛小康//李建//白鳳朋//查悉妮|責編:閆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河流水華及判別標準
  1.2  河流水華研究進展
    1.2.1  暴發成因
    1.2.2  水華監測
    1.2.3  模擬預測
    1.2.4  防控調度
  參考文獻
第2章  區域概況和水華監測
  2.1  漢江中下游區域概況
    2.1.1  流域水系
    2.1.2  氣象
    2.1.3  水文
    2.1.4  泥沙
    2.1.5  梯級水利樞紐
    2.1.6  引調水工程
    2.1.7  水環境狀況
    2.1.8  漢江中下游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2  漢江中下游水華監測
    2.2.1  人工監測
    2.2.2  自動監測
  參考文獻
第3章  漢江中下游水華特徵
  3.1  漢江中下游水華髮展演變特徵
  3.2  漢江中下游水華特性及優勢藻種
  參考文獻
第4章  漢江中下游水華生消成因分析
  4.1  漢江中下游水華暴發成因
    4.1.1  充足的營養鹽
    4.1.2  晴好的天氣
    4.1.3  緩慢的水流
  4.2  漢江中下游水華消退原因
    4.2.1  天氣變化
    4.2.2  水流條件變化
    4.2.3  營養鹽限制
    4.2.4  生物作用
  4.3  積溫效應對漢江中下游水華影響
    4.3.1  實驗方案設計
    4.3.2  冠盤藻細胞的測量及計算方法
    4.3.3  實驗數據處理分析
    4.3.4  結果討論
  4.4  長江水位頂托對漢江中下游水華影響
    4.4.1  長江對漢江水位頂托規律
    4.4.2  長江對漢江水位頂托影響下水動力減弱效應
    4.4.3  水位頂托影響下水動力減弱與水華關係研究
  4.5  水溫變化對漢江中下游水華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5章  水華生消的關鍵環境因子及其貢獻
  5.1  研究方法
    5.1.1  Spearman相關係數

    5.1.2  偏最小二乘回歸模型
    5.1.3  偏最小二乘路徑模型
  5.2  研究數據
  5.3  春季水華生消關鍵環境因子及其貢獻
    5.3.1  春季水華和各環境因子變化特徵分析
    5.3.2  春季水華和各環境因子相關性分析
    5.3.3  關鍵環境因子對春季水華貢獻程度分析
    5.3.4  關鍵環境因子對春季水華影響路徑分析
  5.4  夏季水華生消關鍵環境因子及其貢獻
    5.4.1  夏季水華和各環境因子變化特徵分析
    5.4.2  夏季水華與各環境因子相關性分析
    5.4.3  關鍵環境因子對夏季水華貢獻程度分析
    5.4.4  關鍵環境因子對夏季水華影響路徑分析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基於藻類生長適宜度評價的水華預測模型
  6.1  水華暴發的主要環境因子閾值研究
    6.1.1  水華暴發時葉綠素a濃度臨界值
    6.1.2  散點圖法求水華暴發環境因子閾值
    6.1.3  ROC曲線法求水華暴發環境因子閾值
    6.1.4  水華暴發環境因子閾值確定
  6.2  藻類生長的環境適宜度指數
  6.3  藻類生長的環境適宜度曲線
  6.4  模型架構與參數設置
    6.4.1  模型架構
    6.4.2  工作流程
    6.4.3  數據預處理
    6.4.4  預測步長設置
    6.4.5  模型參數
    6.4.6  優化演算法
    6.4.7  模型評價指標
  6.5  模型效果評價
  6.6  漢江中下游2024年春季水華預測案例
  參考文獻
第7章  基於深度學習演算法的水華預測模型
  7.1  演算法介紹
    7.1.1  循環神經網路
    7.1.2  長短期記憶網路
  7.2  模型構架與實驗設計
    7.2.1  工作流程
    7.2.2  數據處理
    7.2.3  模型輸入因子選取
    7.2.4  數據集劃分
    7.2.5  損失函數和優化演算法
    7.2.6  防過擬合策略
    7.2.7  實驗環境
  7.3  模型評價指標
  7.4  不同方案模型精度對比
  7.5  模型預測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第8章  控制水華的水工程應急調度
  8.1  應急調度指標及其閾值
    8.1.1  應急調度的目標區域
    8.1.2  抑制水華的生態調度指標
    8.1.3  抑制水華生態調度的指標閾值
  8.2  促進水華消退的應急調度方案
    8.2.1  生態調度時機
    8.2.2  生態調度方案
    8.2.3  調度持續時間
  8.3  漢江中下游抑制水華應急調度效果
    8.3.1  2018年應急調度及效果評估
    8.3.2  2021年應急調度及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