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人間正道(史來賀創業史共3冊)

  • 作者:關勁潮|責編:柳明
  • 出版社:河南人民
  • ISBN:978721513753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312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作為劉庄村的「掌舵人」,史來賀以五十六載基層深耕作答卷,將「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的鏗鏘誓言熔鑄為永恆信念。從鹽鹼荒灘上「肩扛手推治窮土」的拓荒歲月,到鄉鎮企業浪潮中「破繭成蝶闖新路」的改革攻堅,他以開拓性戰略眼光破解發展困局——帶領村民實現糧棉穩產高產,開創農工商一體化發展模式,推動集體產業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生態農業跨越,讓昔日「方圓十里鄉,最窮數劉庄」的貧困村落,蛻變為「家家有別墅、戶戶有存款」的全國文明村典範,在中原大地上樹起共同富裕的鮮活標桿。
    作者以史家之筆鉤沉歲月,用質樸文字雕刻人物靈魂:既有史來賀在田間地頭與群眾同甘共苦的汗漬印記,亦有其在改革風口勇立潮頭的膽識擔當;書中穿插珍貴歷史影像、發展數據等文獻史料,讓跨越半個世紀的奮鬥創業歷程清晰可觸。
    這部作品既是對一位共產黨人「把根扎進泥土,把心交給人民」一生的深情致敬,更是為基層黨員幹部提供「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指引,為實現鄉村振興和民族復興注入精神動力。

作者介紹
關勁潮|責編:柳明
    關勁潮,男,滿族,原名關進朝,1950年生,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河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詩歌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鶴壁市文聯副主席、鶴壁市作家協會主席、《作家搖籃》文學雙月刊主編等職。已發表詩歌3000余首、散文500余篇,出版詩集、散文集、故事集、長篇報告文學、長篇紀實文學等20余部(本);名錄與代表作收入《中國作家大辭典》《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國新文學大系》《河南新文學大系》等多種選本和辭書。作品多次獲獎,並有多篇作品入選高中、初中、小學語文教材。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慘絕人寰大災荒
  悲慘的人世
  掙扎死亡線
  「張妞」的由來
第二章  苦藤苦瓜苦命人
  突來的姻緣
  一藤倆苦瓜
  「我上過學堂」
第三章  被迫退學謀生計
  算賬「一口清」
  切瓜「一刀准」
  被迫退了學
第四章  長恨人間路不平
  雪地的血跡
  冰雪路難行
第五章  誓死捍衛新政權
  窮人的武裝
  大鬧「鴻門宴」
  生死置度外
  悲壯的「訣別」
第六章  民兵英雄揚神威
  沙場大練兵
  支前當模範
  英雄擔架隊
第七章  初戰告捷驚敵膽
  猛虎下了山
  「黑條子」之禍
  以謀略制勝
  少小多智慧
第八章  剿匪反霸建奇功
  受命總指揮
  擒賊未擒王
  平原追匪記
第九章  革命熔爐火最紅
  激戰平暴亂
  大海里撈針
  智擒偽區長
  火熱的鬥爭
第十章  火紅黨旗映初心
  難忘的夜晚
  黨旗映初心
第十一章  猛烈的暴風驟雨
  土地的期盼
  上陣父子兵
  「土地還家嘍」
  匿名恐嚇信
第十二章  直面激烈的鬥爭
  吃下定心丸
  激烈的鬥爭

  窮人「分果實」
  舍家為革命
第十三章  人誇模範互助組
  土地的主人
  帶頭搞「互助」
  首創互助組
  模範的引領
第十四章  首次進京長見識
  意外的驚喜
  臨行的牽掛
  初進北京城
第十五章  見到領袖毛主席
  毛主席接見
  百姓的心愿
  「你可真有福」
第十六章  實現農業合作化
  重擔挑在肩
  第一初級社
  老中農入社
  嘗試與探索
  當好引領者
第十七章  絕不盲目跟風跑
  摘掉窮帽子
  捅了馬蜂窩
  從實際出發
第十八章  腳跟深扎家鄉土
  只當小村官
  拒絕被提拔
  初心決不變
第十九章  蒼天無情人有情
  沉痛的教訓
  豐收的喜悅
  麥收遭雷雨
  雨夜救群眾
第二十章  生產自救渡災荒
  出路在腳下
  不指望蒼天
  自救渡災荒
第二十一章  改天換地靠雙手
  多難的土地
  激戰古荒溝
  搏鬥暴風雪
  打贏「持久戰」
第二十二章  科學種棉創奇跡
  科學和愚昧
  實踐說服人
  獎了一頭牛
第二十三章  總理囑托刻心頭
  周總理囑托
  八年的試驗

  科研結碩果
  第二卷
第二十四章  胸有定向不跟風
  痛恨瞎指揮
  抵制「放衛星」
  巧對「共產風」
  退賠得民心
第二十五章  別具特色大食堂
  兼職司務長
  虧己不虧人
  獨特大食堂
  新媳婦驚喜
  不同的意願
第二十六章  一把永恆的「尺子」
  不當牆頭草
  面對副總理
  充分的理由
  永固的「堡壘」
第二十七章  國家利益大於天
  愛社更愛國
  一心為國家
  立志與天斗
  盡孝與盡忠
第二十八章  捧出一腔愛民情
  「不能傷群眾」
  病床前托孤
  五子「五條龍」
  一顆愛民心
  蹊蹺救濟款
第二十九章  真金何懼烈火煉
  平地起風雲
  莫須有罪名
  「得人心者昌」
  「白的黑不了」
第三十章  群眾心裡有桿秤
  「老史逃跑了」
  烈火煉真金
  登門來道歉
第三十一章  因地制宜學大寨
  虎頭山取經
  一路苦中樂
  農業的命脈
  百年水利網
  走自己的路
  學大寨疑惑
第三十二章  創業初奏新樂章
  「有小不愁大」
  驢馬輕喜劇
  畜牧祥瑞圖
  遴選飼養員

第三十三章  縣委書記掙工分
  「牌子不值錢」
  新「三顧茅廬」
  泥腿子「縣官」
  「縣官」掙工分
  吃虧的哲學
第三十四章  著名勞模遭批鬥
  「我是紅勞模」
  萬人批鬥會
  連續遭磨難
第三十五章  動亂中劉庄大幹
  「還刨地球去」
  「劉庄不能亂」
  干戈化玉帛
第三十六章  任人唯賢重德才
  器重反對者
  不唯成分論
  舉薦重表現
第三十七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
  身不離勞動
  絕不「轉彎子」
  蘋果園「密會」
  偏唱「對台戲」
第三十八章  喇叭吹響進軍號
  農民造喇叭
  「皇帝的女兒」
  比葫蘆畫瓢
  「滾雪球」發展
第三十九章  以工促農致富路
  驚人的速度
  孝子抱遺憾
  第一小康村
第四十章  仁愛之心播溫情
  仁愛暖人心
  書記當紅娘
  手心與手背
  義救外鄉人
  「撿回一條命」
第四十一章  自己動手建新村
  前瞻性謀划
  吃虧解難題
  夜晚蓋樓房
第四十二章  「樓上樓下」夢成真
  蓋樓遇風波
  病魔擊不倒
  喬遷先群眾
  享受總在后
第四十三章  地委書記「刨地球」
  「州官」仍務農
  勞模見勞模

  農民的本色
  心不離群眾
第四十四章  人民忠實代言人
  國家的主人
  給勞模伸冤
  為民討公道
  替農民代言
第四十五章  心中只有老百姓
  民生無小事
  百姓是蒼天
  堅定的信念
第四十六章  改革不打順風旗
  分,還是不分
  該向何處去
  不走回頭路
  集體不能分
第四十七章  「還是咱村集體好」
  民心不可違
  家庭起「戰爭」
  「搞單幹真難」
  「小能人」悔悟
第四十八章  獨辟蹊徑獲讚賞
  又唱「獨角戲」
  罷官也不分
  總書記讚賞
  獨創性模式
  靈驗的法寶
第四十九章  副總理指點迷津
  副總理來信
  「突圍」的苦惱
  一語破迷霧
  謀划高科技
  第三卷
第五十章  走科技致富之路
  慕名請專家
  歷練「子弟兵」
  自己搞設計
第五十一章  農民創業百事艱
  靠「眾人拾柴」
  「干就干大的」
  創業百事難
第五十二章  愈挫愈勇興大業
  遇挫不言敗
  挫折中崛起
  「不平等合同」
  高科技園區
第五十三章  創業成果惠民生
  第二代新村
  不變中求變
  新村升級版

  幸福的家園
第五十四章  帶動萬家共致富
  富村幫窮村
  送個好「飯碗」
  近鄰的蝶變
  「遠親」的起飛
第五十五章  取經者絡繹不絕
  八方來取經
  自發求索者
  老人信服了
第五十六章  世界賓朋來參觀
  金髮女開心
  外來的「女兒」
  洋記者採訪
  貴賓們驚嘆
第五十七章  百姓疾苦掛心頭
  關愛勝陽光
  枝葉總關情
  產婦大營救
  陶醉的時刻
第五十八章  清正廉明樹正氣
  遠離特殊化
  從不謀私利
  利誘永不惑
  樹紅色家風
第五十九章  把人帶到正路上
  給靈魂「洗澡」
  信黨不信邪
  寶貴的經驗
  農民知識化
  培育高素質
第六十章  永不褪色的旗幟
  老史是個「謎」
  善用辯證法
  群眾是靠山
  敢為天下先
  紅旗永不倒
第六十一章  生命的最後時刻
  最後的牽掛
  將軍來探望
  病房裡「講課」
  虔誠的祈願
第六十二章  眼含悲淚長追思
  悲哭悼英靈
  「老書記甭走」
  永遠的懷念
第六十三章  沐浴永恆的光芒
  劉庄「富二代」
  永恆的光芒
附錄一  史來賀名言摘錄

附錄二  史來賀光榮榜
附錄三  劉庄村光榮榜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