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近代經學史論(精)/當代經學研究文叢

  • 作者:吳仰湘|責編:張鈺翰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ISBN:9787208192553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43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清代為傳統經學與經學史研究一大盛時代,湧現了眾多的經學家,對先秦儒家經典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討,而至晚清,經學家更因應時代之巨變,在經學研究中寓涵著如何「經世致用」之反思,他們提出的問題、解讀經典的思路,對我們理解經典、重新闡釋經典,皆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本書收錄有關清中期至近代經學與經學史的研究專論十三篇(含代前言一篇、附錄一篇),內容大體可分為三類:一為詳細梳理清代以來學者對漢代經學部分「公案」即《易》孟氏古文說、鄭玄注《孝經》問題的討論;二為對晚清經學界「公案」如朱一新和康有為關於《新學偽經考》的辯論、錢穆判定康有為「剽竊」廖平等的考辨,並涉及對晚清經學家朱一新、皮錫瑞學術、著作的研究;三為對民國以後幾位著名經學研究者包括陳槃、牟潤孫、黃彰健以及陳天倪相關研究的評述。

作者介紹
吳仰湘|責編:張鈺翰

目錄
中國經學基本問題辨正(代前言)
《易》孟氏古文說的近世迴響與漢代經學新論
  清至民國學界對許慎言說的整體回應
  《說文序》「皆古文」意涵的權威論斷及其失誤
  《易》孟氏「古文」屬性的專門探討及其缺失
  《易》孟氏的今古文真相
  漢代今古文經本、經說的交錯共生
  結語
梁載言《十道志》與清代《孝經鄭注》作者之爭
  《孝經鄭注》作者問題與《十道志》的矛盾記載
  清代《孝經鄭注》作者之爭與「康成胤孫作《孝經注》」說
  清儒引述梁載言矛盾記載的謬誤
  結語
清儒對鄭玄注《孝經》的辯護
  內證:清儒對鄭玄注《孝經》的正面辯護
  外證:清儒對劉知幾「十二驗」的反駁
  補證:清儒對鄭小同注《孝經》說的反駁
  結語
劉逢祿《春秋》學著述考
  關於劉逢祿《春秋》學書目的各種意見
  對劉逢祿已刊《春秋》學著述的版本考察
  對劉逢祿擬作《春秋》學著述的探究
朱一新經學批評中的闡釋學意蘊
  亟待發掘的經學批評
  對清代漢學家與公羊學者的批評
  對漢宋傳統的弘揚及其經學理想
  結語
朱一新、康有為辯論《新學偽經考》史實考
  現存論學書札數量
  論學書札往返次序
  書札論學的時間
  書札論學的主題
  結語
皮錫瑞《經學通論》成書過程及初稿本述略
  《經學通論》的撰刊經過
  《經學通論》初稿本及其價值
  結語
錢穆與康有為經學「剽竊」案
  「康有為剽竊」說的流傳
  錢穆對康有為經學「剽竊」案的評判及其影響
  錢穆評判康有為經學「剽竊」案的失誤
  結語
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述評
  《左氏春秋義例辨》的撰刊
  《左氏春秋義例辨》的體例與內容
  《左氏春秋義例辨》值得注意的兩個問題
  結語
牟潤孫經學史研究述評
  與經學相始終的學術生涯
  經學史研究的重要成績

  「經史合一的史學」論
  結語
黃彰健的周公受命問題研究評析
  研究周公受命問題之緣起與影響
  發明周公受命新說之要點
  推闡周公受命新說之缺憾
  研究周公受命問題之成績
  結語
附錄  陳天倪先生學思述要——《經文統鈔》整理本引言
徵引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