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動(在漫遊中發現藝術)(精)

  • 作者:(美)巫鴻|責編:苗蘇以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9003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44
人民幣:RMB 2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生動」是東西方藝術評論中都會用的詞,中國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氣韻生動」列為繪畫「八法」之首,這一標準也成為後世衡量藝術的至高標準。那麼藝術品如何才算「生動」?藝術家為了「生動」做了哪些努力?在《生動》這本書中,巫鴻先生從具象和抽象兩個層面進行了解讀。
    《生動》的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動感」,講述古今中外藝術中對「動」的表現。藝術中表現運動的畫面數不勝數,給人的感覺卻各不相同——古埃及壁畫中有捕鳥的獵人,但他們似動非動。而戰國帛畫《人物御龍圖》中,主體人物紋絲不動,卻傳遞出御風而行的動感。為什麼會這樣?跟隨巫鴻先生的眼睛,我們將學會用「運動」的視角閱讀經典作品,注意到《洛神賦圖》《女史箴圖》中優美的飄帶,重新審視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壁畫中的飛天藝術。
    第二部分「風氣」,聚焦常被圖像學研究忽略的主題——風,討論的範圍從古希臘的風神浮雕到漢代畫像石中的「風伯」,又到西方藝術名作《維納斯的誕生》中橫貫畫面的風氣,還有無形的「陰風」「鬼氣」。
    第三部分「情動」,透過身體的動態語言,解讀內在的微妙情動。情緒構成藝術作品的心理深度,而對死亡的哀痛無疑是至為激烈的一種。那麼,不同地區的藝術在表現哀痛的方式上有何不同?巫鴻先生結合古埃及、希臘、羅馬藝術中的葬禮圖像,以及佛教的涅槃圖像、中國墓葬壁畫等,追索出一條「情動」的演變軌跡。跟隨巫鴻先生的眼光,我們將從一種藝術形式游移到另一種形式,從一個層面跨越到另一個層面,發現藝術作品之間超文化和超歷史的無窮聯繫。

作者介紹
(美)巫鴻|責編:苗蘇以
    巫鴻(Wu Hung),著名美術史家、批評家、策展人,美國文理學院院士。     196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2008年被遴選為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並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美術史教學特殊貢獻獎,2016年獲選為英國牛津大學斯雷特講座教授,2018年獲選為美國大學藝術學會傑出學者,2019年獲選為美國國家美術館梅隆講座學者,並獲得哈佛大學榮譽藝術博士,2022年榮獲美國大學藝術學會「藝術寫作傑出終身成就獎」。成為大陸赴美學者獲得這些榮譽的第一人。

目錄
導言:再啟漫遊
動感
  動之掙脫
  飛揚的飄帶
風氣
  風吹入畫
  讓風繼續吹
  描繪風氣
情動
  身體的語言
  表情的誕生
  哀悼的母親
尾聲:重返氣韻生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