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供預防醫學類專業用第9版全國高等學校教材)

  • 作者:編者:陳衛紅//周志俊|責編:任慧洋//李岩
  • 出版社:人民衛生
  • ISBN:9787117384384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3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是研究勞動條件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和如何改善勞動條件的一門學科。教材編寫注重理論和實踐的對應和有機結合,圍繞職業有害因素-作業人群接觸-人群健康效應的主線展開。首先,概述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概念和歷史傳承,講解勞動條件中職業有害因素分類與職業性病損特點,結合三級預防提出職業性損害的預防原則,講述我國職業衛生成就、現狀和挑戰。其次,陳述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工作和研究中的基礎和常用方法。再次,重點講述各類職業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損害與預防原則的理論知識,分析在工作場所如何識別和評價職業有害因素,從技術層面陳述職業性有害因素的預防與控制。最後,選擇有代表性的重點行業進行職業衛生工作的指南和示範。

作者介紹
編者:陳衛紅//周志俊|責編:任慧洋//李岩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概述
    一、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簡史
    二、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概念與內容
    三、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學科發展
    四、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職業與健康
    一、職業危害因素
    二、職業與健康的關係
    三、職業性病損的三級預防
  第三節  我國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的現狀與展望
    一、我國職業衛生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我國職業衛生工作的展望
第二章  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方法基礎
  第一節  職業流行病學
    一、職業流行病學的特點和在職業衛生領域的應用
    二、職業流行病學研究的設計
    三、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的實施與質量控制
    四、職業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的分析與判斷
    五、職業流行病學在職業衛生實踐中的應用
  第二節  職業毒理學
    一、職業毒理學的研究內容
    二、職業毒理學的研究方法
    三、職業毒理學研究的不確定性
    四、職業毒理學的實際應用
  第三節  職業生理學
    一、體力勞動過程的生理變化與適應
    二、腦力勞動過程的生理變化與適應
    三、勞動負荷的評價
    四、作業能力
  第四節  職業心理學
    一、工作中的心理與社會因素
    二、職業緊張
    三、心身疾病
  第五節  職業工效學
    一、工作過程的生物力學
    二、人體測量及應用
    三、機器和工作環境
    四、常見不良健康效應的職業工效學預防方法
第三章  生產性毒物與職業中毒
  第一節  概述
    一、生產性毒物的來源與存在形態
    二、生產性毒物的接觸機會
    三、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
    四、毒物的體內過程
    五、影響毒物對機體毒作用的因素
    六、職業中毒的臨床
    七、生產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則
  第二節  金屬與類金屬
    一、概述

    二、鉛
    三、汞
    四、錳
    五、鎘
    六、砷
    七、其他金屬
  第三節  刺激性氣體中毒
    一、概述
    二、氯氣
    三、氮氧化物
    四、氨
    五、光氣
    六、氟化氫
  第四節  窒息性氣體中毒
    一、概述
    二、一氧化碳
    三、硫化氫
    四、氰化氫
    五、甲烷
  第五節  有機溶劑中毒
    一、概述
    二、苯及其苯系物
    三、二氯乙烷
    四、正己烷
    五、二硫化碳
    六、三氯乙烯
  第六節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一、概述
    二、苯胺
    三、三硝基甲苯
  第七節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一、概述
    二、氯乙烯
    三、丙烯?
    四、含氟塑料
    五、甲苯二異氰酸酯
  第八節  農藥中毒
    一、概述
    二、有機磷農藥
    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
    四、氨基甲酸酯類農藥
    五、聯?啶類除草劑
    六、草甘膦
    七、莠去津
第四章  生產性粉塵與職業性肺部疾病
  第一節  概述
    一、生產性粉塵
    二、生產性粉塵對健康的影響
    三、生產性粉塵的控制與危害防護
  第二節  遊離二氧化硅粉塵與矽肺

    一、接觸遊離二氧化硅粉塵的主要作業
    二、影響矽肺發病的主要因素
    三、矽肺發病機制
    四、矽肺病理改變
    五、矽肺的臨床表現與診斷
    六、矽肺患者的處理
  第三節  硅酸鹽塵與硅酸鹽塵肺
    一、石棉肺
    二、其他硅酸鹽塵肺
  第四節  煤礦粉塵與煤工塵肺
    一、煤礦粉塵
    二、煤工塵肺
  第五節  其他粉塵與塵肺
    一、石墨塵肺
    二、碳黑塵肺
    三、鋁塵肺
    四、電焊工塵肺
    五、鑄工塵肺
    六、陶工塵肺
  第六節  生產性粉塵所致其他呼吸系統損害
    一、金屬及其化合物粉塵肺沉著病
    二、硬金屬肺病
    三、有機粉塵對肺部的危害
  第七節  其他職業性呼吸系統疾病
    一、職業性哮喘
    二、職業因素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五章  物理因素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第一節  概述
    一、物理參數
    二、來源
    三、作用距離
    四、能量分佈
    五、接觸強度
    六、體內蓄積
    七、多因素複合暴露
    八、職業衛生防護
    九、職業衛生研究
    十、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第二節  不良氣象條件
    一、高溫作業
    二、低溫作業
    三、高氣壓
    四、低氣壓
  第三節  雜訊
    一、基本概念
    二、雜訊的物理特性及其評價
    三、雜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四、影響雜訊對機體作用的因素
    五、控制雜訊危害的措施
  第四節  振動

    一、基本概念和振動衛生學評價的物理參量
    二、振動的分類與接觸機會
    三、振動對機體的影響
    四、手臂振動病
    五、影響振動對機體作用的因素
    六、振動危害的預防措施
  第五節  非電離輻射
    一、靜磁場
    二、極低頻電磁場
    三、射頻電磁場
    四、紅外輻射
    五、紫外輻射
    六、激光
  第六節  電離輻射
    一、射線的產生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二、常用電離輻射劑量單位與電離輻射探測
    三、電離輻射的來源與接觸機會
    四、電離輻射生物效應
    五、電離輻射導致人體各系統的變化
    六、外照射放射病
    七、放射防護體系
    八、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
    九、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
第六章  生物性有害因素與職業性傳染病
  第一節  概述
    一、職業性傳染病
    二、職業性傳染病防治面臨的挑戰
  第二節  炭疽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流行病學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
    五、防治原則
  第三節  布魯氏菌病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二、流行病學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
    五、防治原則
  第四節  森林腦炎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流行病學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
    五、防治原則
第七章  職業性致癌因素與職業性腫瘤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職業性致癌因素
    一、職業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徵
    二、職業性致癌因素的識別和確認

    三、職業性致癌因素分類
  第三節  常見的職業性腫瘤
    一、職業性呼吸系統腫瘤
    二、職業性皮膚癌
    三、職業性膀胱癌
    四、職業性白血病
    五、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六、職業性放射性腫瘤
  第四節  職業性腫瘤的預防原則
    一、加強對職業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健康監護制度
    三、職業性腫瘤的個人防護
    四、職業性致癌因素的風險評估與預測
    五、職業性腫瘤的化學預防
第八章  其他職業病
  第一節  職業性皮膚病
    一、職業性皮膚病常見的臨床類型和處理原則
    二、職業性皮炎
    三、職業性皮膚色素變化
    四、職業性痤瘡
    五、職業性皮膚潰瘍
  第二節  職業性五官疾病
    一、職業性眼病
    二、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第九章  職業傷害
  第一節  概述
    一、職業傷害
    二、職業傷害的現況
    三、職業傷害的管理
  第二節  職業傷害分類
    一、職業傷害分類
    二、工傷認定
  第三節  職業傷害的調查與報告
    一、職業傷害的危險因素
    二、職業傷害的調查
    三、職業傷害的報告
  第四節  職業傷害的預防對策
    一、三級預防
    二、職業傷害預防「五E干預」措施
    三、常見安全事故預防要點
第十章  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第一節  職業危害因素的識別與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一、職業危害因素識別的基本原理
    二、職業危害因素識別的基本方法
    三、職業危害因素識別的重點環節
    四、職業危害因素接觸評估與健康風險評估
  第二節  職業環境監測
    一、概述
    二、職業環境監測對象的確定
    三、職業環境監測的樣本採集與保存

    四、職業環境監測方案與策略
  第三節  生物監測
    一、生物監測的主要內容
    二、生物監測的特點
    三、生物監測策略
    四、生物接觸限值
    五、生物監測結果的解釋及局限性
  第四節  職業衛生調查
    一、職業衛生調查類型
    二、職業衛生調查步驟
    三、職業衛生調查的質量控制
  第五節  職業危害因素的評價
    一、職業危害評價概述
    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三、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四、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第十一章  職業危害因素的預防與控制
  第一節  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與監督
    一、職業衛生專項法律法規
    二、相關法律
    三、政策文件和規範性文件
    四、職業衛生標準
    五、職業衛生監督執法
  第二節  職業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
    一、職業衛生突發事件特徵
    二、職業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
  第三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與作用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
  第四節  職業衛生工程技術
    一、工業通風
    二、工業除塵
    三、空氣調節與凈化
    四、採光與照明
  第五節  個體防護用品
    一、個體防護用品種類
    二、呼吸防護用品
    三、聽力防護用品
    四、頭面部防護用品
    五、防護服
    六、其他防護用品
  第六節  職業衛生服務
    一、職業衛生服務的主要內容
    二、職業健康監護
    三、早期職業性損害的發現與干預
    四、勞動者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與工傷認定
    五、工作場所健康促進
第十二章  主要行業的職業衛生
  第一節  礦山及冶煉行業的職業衛生
    一、礦山開採行業職業衛生

    二、黑色金屬冶煉行業主要職業危害
    三、有色金屬冶煉行業主要職業危害
  第二節  建築行業職業衛生
    一、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的職業衛生
    二、建築安裝業職業衛生
    三、建築裝飾業職業衛生
  第三節  機械製造行業職業衛生
    一、機械製造行業職業衛生
    二、汽車製造業職業衛生
    三、電子設備製造業職業衛生
    四、機械裝配與維修的職業衛生
  第四節  化學化工行業職業衛生
    一、基礎化學原料製造業職業衛生
    二、化學製品製造業職業衛生
    三、化學醫藥製造業職業衛生
    四、其他化學產品製造業職業衛生
    五、化學化工行業職業危害因素預防措施
  第五節  醫療衛生行業的職業衛生
    一、醫療衛生行業的職業危害因素
    二、健康損害
    三、診斷
    四、防控措施
  第六節  新興行業的職業衛生
    一、航空航天行業職業衛生
    二、信息產業的職業衛生
    三、納米材料及納米技術
    四、固體廢物處理行業職業衛生
    五、可再生能源行業職業衛生
推薦閱讀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