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儒佛之辨與理學的建構

  • 作者:江求流|責編:郝玉明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55373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3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儒佛之辨是理學自我建構的重要環節,也是儒家文明自我理解的重要方式。隨著從北宋到南宋的歷史變遷,不同的理學家對儒佛之辨的討論的側重點有很大的差異;然而,由於同屬理學陣營,面對共同的批判對象,他們的思考又存在連續性與相通性。本書以周敦頤、張載、二程、陸九淵、朱熹等幾位宋代最為重要的理學家的儒佛之辨為中心,以揭示儒佛之辨對理學自我建構的構成性意義,並借此探討儒家修養型精神道路與佛教信仰型精神道路的核心差異。此外,揭示理學儒佛之辨所蘊含的普遍理論內涵及其對當代中國哲學自我建構的方法論意義,也構成了本書的內在關切。

作者介紹
江求流|責編:郝玉明
    江求流,男,1985年6月生,安徽壽縣人。2009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15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2018—2019年)。現為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關學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宋明理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陝西省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在《中國哲學史》等期刊發表文章近20篇。

目錄
引言
  一 關於儒佛關係的主流理解
  二 佛教對理學形成與發展的積極影響
  三 「出入佛老」、儒佛之辨與理學的建構
  四 從理學的建構看儒家思想的現代轉型
第一章 周敦頤的價值世界與哲學突破:以儒佛之辨為視域
  一 內聖外王與周敦頤的價值世界
  二 《太極圖說》與周敦頤的哲學突破
  三 五行與五性:儒家新氣論的誕生
  附論:《太極圖》的來源問題考辨
第二章 「二本殊歸」:張載儒佛之辨的三個向度
  一 心與氣:何為終極實在
  二 真心與氣之性:「人性之源」何在
  三 涅槃寂滅與存順沒寧:何種終極關懷
第三章 「就理論上論」:二程的儒佛之辨與理學建構
  一 從觀跡、論心到窮理
  二 生死與常理
  三 鬼神與佛的祛魅
  四 理性覺醒與理學建構
第四章 「以義利判儒釋」:陸象山的儒佛之辨
  一 「異端」正名與「惟理是從」
  二 價值取向、立教動機與「儒釋之異趨」
  三 從別求神佛到自求多福
第五章 朱子的儒佛之辨:以性論為中心
  一 佛教挑戰與理學「性論」的主題化
  二 性空論的批判與人性實在性的論證
  三 「作用是性」的批判與人性之善的闡明
第六章 儒佛之辨的工夫論向度與朱子對儒家工夫論的重建
  一 治心與治世:儒佛分工與儒佛之辨的工夫論向度
  二 對儒佛分工的反思與批判
  三 「十六字心傳」與儒家治心工夫的重建
  四 「格物致知」與儒家治世工夫的重建
  五 餘論:對佛道工夫論的借鑒與吸收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