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新污染物治理技術(普通高等教育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系列教材)

  • 作者:編者:侯立安//李寧//陳冠益|責編:馬軍平//高鳳春
  • 出版社:機械工業
  • ISBN:9787111790815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5
人民幣:RMB 6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結合全球新污染物治理背景下環境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系統介紹了新污染物的基礎知識及近年來國內和國際上提出的管控政策,梳理歸納了環境中新污染物的檢測方法,重點闡述了當前新污染物治理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技術,總結了採用不同技術去除新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影響因素、適用範圍、應用案例和今後的低碳發展策略,並分析了人工智慧在新污染物控制中的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環境領域從業人員,特別是新污染物治理從業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侯立安//李寧//陳冠益|責編:馬軍平//高鳳春

目錄
前言
第1章  新污染物簡介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1.1  新污染物的定義
  1.2  新污染物的發展歷程
  1.3  新污染物的種類與分佈
  1.4  新污染物的來源
  1.5  新污染物的危害
  1.6  新污染物管控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2章  新污染物檢測方法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2.1  前處理技術
  2.2  色譜技術
  2.3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2.4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2.5  感測器檢測技術
  2.6  其他技術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3章  新污染物微生物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3.1  微生物技術簡介
  3.2  微生物技術的發展歷程
  3.3  微生物技術的過程原理
  3.4  微生物技術的影響因素
  3.5  微生物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3.6   微生物技術的適用範圍
  3.7   微生物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4章  新污染物膜分離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4.1   膜分離技術簡介
  4.2   膜分離技術的發展歷程
  4.4   膜分離技術的影響因素
  4.5   膜分離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4.6   膜分離技術的適用範圍
  4.7   膜分離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5章  新污染物吸附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5.1   吸附技術簡介
  5.2   吸附技術的發展歷程
  5.3   吸附技術的過程原理
  5.4   吸附技術的影響因素
  5.5   吸附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5.6   吸附技術的適用範圍
  5.7   吸附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新污染物芬頓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6.1   芬頓氧化技術簡介
  6.2   芬頓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6.3   芬頓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6.4   芬頓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6.5   芬頓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6.6   芬頓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6.7   芬頓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7章  新污染物臭氧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7.1   臭氧氧化技術簡介
  7.2   臭氧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7.3  臭氧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7.4  臭氧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7.5  臭氧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7.6  臭氧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7.7  臭氧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8章  新污染物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8.1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簡介
  8.2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8.3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8.4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8.5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8.6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8.7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9章  新污染物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9.1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簡介
  9.2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的發展歷程
  9.3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的過程原理
  9.4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的影響因素
  9.5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9.6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的適用範圍
  9.7  亞硫酸鹽氧化還原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0章  新污染物高價金屬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10.1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簡介
  10.2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10.3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10.4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10.5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10.6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10.7  高價金屬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1章  新污染物光催化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11.1  光催化氧化技術簡介
  11.2  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11.3  光催化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11.4  光催化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11.5  光催化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11.6  光催化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11.7  光催化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2章  新污染物電催化氧化技術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12.1  電催化氧化技術簡介
  12.2  電催化氧化技術的發展歷程
  12.3  電催化氧化技術的過程原理
  12.4  電催化氧化技術的影響因素
  12.5  電催化氧化技術的優勢與不足

  12.6  電催化氧化技術的適用範圍
  12.7  電催化氧化技術案例分析與低碳發展策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13章  人工智慧與新污染物控制
  本章導讀
  本章學習目標
  本章思維導圖
  13.1  人工智慧簡介
  13.2  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
  13.3  人工智慧的優勢與不足
  13.4  人工智慧在新污染物控制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