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普通化學原理(原著第3版)

  • 作者:(美)馬丁·西爾伯貝格|責編:劉冉|譯者:肖澤文//黃亮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93058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906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共23章,涵蓋理工科生所需的化學知識體系。第1?6章系統介紹單位換算與測量不確定度,闡釋原子結構與化學鍵本質,探討化學計量學與反應類型,展示氣體行為建模方法,並揭示熱量與化學變化的關係。第7?15構與電子排布切入,逐步解析化學鍵形成機制、分子空間構型及其原理;通過對比氣態行為,深入探討液體和固體中的分子間力,進而闡釋溶液體系特性;最終將這些原理應用於元素化學與有機化合物。第16?21章涵蓋反應化學的動態過程,包括動力學、化學平衡、熵與自由能以及電化學。第22章和第23章專論過渡元素化學和核反應化學。各章末附有習題,便於學生練習並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習題答案可通過掃描封底二維碼獲取。

作者介紹
(美)馬丁·西爾伯貝格|責編:劉冉|譯者:肖澤文//黃亮
    馬丁·西爾伯貝格,擁有紐約市立大學化學學士學位和俄克拉荷馬大學化學博士學位。隨後,他接受了紐約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分析生物化學的職位,在那裡他開發了先進的方法來研究基本的大腦機制以及帕金森病的神經遞質代謝。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之後,西爾伯貝格博士加入了巴德學院西蒙岩石分校任教,該學院是一所文科科學院,以其對積極進取的學生進行小班教學而聞名。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負責人和醫學預科研究的主任,他講授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和文科化學課程。與學生的密切接觸讓他深入了解了學生如何學習化學,他們在哪些方面遇到困難,以及有哪些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取得成功。西爾伯貝格教授將這些見解應用於更廣泛的領域,成立了一家教材編寫、編輯和咨詢公司。在編寫自己的教材之前,他曾為幾家主要的大學出版社擔任化學、生物化學和物理教材的咨詢與開發編輯。他與妻子和兒子居住在馬薩諸塞州阿默斯特附近的先鋒谷,享受該地區豐富的文化和學術生活,並通過烹飪、唱歌和徒步放鬆身心。

目錄
第1章  化學學習的關鍵
  1.1  一些基本定義
  1.2  科學方法:建立模型
  1.3  化學問題的求解
  1.4  科學研究中的測量
  1.5  測量中的不確定度:有效數字
第2章  物質的構成
  2.1  單質、化合物和混合物:概述
  2.2  導致物質原子論的觀察
  2.3  道爾頓原子論
  2.4  導致核型原子模型的觀察
  2.5  現代原子論
  2.6  元素:初識元素周期表
  2.7  化合物:初識化學鍵
  2.8  化合物的化學式、名稱和質量
  2.9  混合物的分類
第3章  化學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化學計量學
  3.1  摩爾
  3.2  確定未知化合物的化學式
  3.3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配平
  3.4  計算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量
  3.5  溶液化學計量學基礎
第4章  三大類化學反應
  4.1  水的溶劑特性
  4.2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4.3  沉澱反應
  4.4  酸鹼反應
  4.5  氧化還原反應
  4.6  氧化還原反應中的單質
第5章  氣體與分子動理論
  5.1  物質的物理狀態概述
  5.2  氣體壓力及其測量
  5.3  氣體定律及其實驗基礎
  5.4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重排
  5.5  分子動理論:一種氣體行為模型
  5.6  實際氣體:偏離理想行為
第6章  熱化學:能量流動與化學變化
  6.1  能量的形式及其相互轉化
  6.2  焓:恆壓下的化學變化
  6.3  量熱法:測量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的熱量
  6.4  熱化學方程式
  6.5  蓋斯定律:求任意反應的ΔH
  6.6  標準反應焓*
第7章  量子理論與原子結構
  7.1  光的特性
  7.2  原子光譜
  7.3  物質和能量的波粒二象性
  7.4  原子的量子力學模型
第8章  電子組態與化學周期性
  8.1  多電子原子的特性

  8.2  量子力學模型與元素周期表
  8.3  三種原子性質的趨勢
  8.4  原子性質與化學反應性
第9章  化學鍵模型
  9.1  原子性質與化學鍵
  9.2  離子鍵模型
  9.3  共價鍵模型
  9.4  鍵能與化學反應
  9.5  電負性與鍵的極性
第10章  分子形狀
  10.1  用路易斯結構描繪分子和離子
  10.2  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與分子形狀
  10.3  分子形狀與分子極性
第11章  共價鍵理論
  11.1  價鍵理論與軌道雜化
  11.2  軌道重疊模式與共價鍵類型
  11.3  分子軌道理論與電子離域
第12章  分子間力:液體、固體和相變
  12.1  物理狀態和相變的概述
  12.2  相變的量化
  12.3  分子間力的類型
  12.4  液體的特性
  12.5  水的獨特性
  12.6  固體:結構、性質和鍵
第13章  溶液的性質
  13.1  溶液的類型:分子間力和溶解度
  13.2  物質溶解的原因:理解溶解過程
  13.3  溶解度的平衡特性
  13.4  濃度術語
  13.5  溶液的依數性
第14章  主族元素中的周期性模式
  14.1  氫:最簡單的原子
  14.2  ⅠA族:鹼金屬
  14.3  ⅡA族:鹼土金屬
  14.4  ⅢA族:硼族
  14.5  ⅣA族:碳族
  14.6  ⅤA族:氮族
  14.7  ⅥA族:氧族
  14.8  ⅦA族:鹵素
  14.9  ⅧA族:稀有氣體
第15章  有機化合物和碳的原子性質
  15.1  碳的特殊性質和有機分子的特徵
  15.2  碳氫化合物的結構和種類
  15.3  幾類重要的有機反應
  15.4  常見官能團的性質和反應性
  15.5  單體-聚合物主題(一):合成大分子
  15.6  單體-聚合物主題(二):生物大分子
第16章  動力學:化學反應的速率與機理
  16.1  反應速率
  16.2  反應速率的表達式

  16.3  速率方程
  16.4  速率方程的積分式:濃度隨時間變化
  16.5  化學動力學理論
  16.6  反應機理:從反應物到生成物的步驟
  16.7  催化:加速反應
第17章  平衡:化學反應的限度
  17.1  平衡態與平衡常數
  17.2  反應商與平衡常數
  17.3  用壓力項表示平衡:Kc和Kp之間的關係
  17.4  通過比較Q和K預測反應方向
  17.5  求解平衡問題的方法
  17.6  反應條件與平衡:勒夏特列原理
第18章  酸鹼平衡
  18.1  水中的酸和鹼
  18.2  水的自電離與pH 標度
  18.3  質子轉移與布朗斯特-勞里酸鹼定義
  18.4  求解涉及弱酸平衡的問題
  18.5  弱鹼及其與弱酸的關係
  18.6  分子性質與酸強度
  18.7  鹽溶液的酸鹼性質
  18.8  電子對給予與路易斯酸鹼定義
第19章  水體系中的離子平衡
  19.1  酸鹼緩衝溶液的平衡
  19.2  酸鹼滴定曲線
  19.3  微溶性離子化合物的平衡
  19.4  涉及絡離子的平衡
第20章  熱力學:熵、自由能和化學反應的方向
  20.1  熱力學第二定律:預測自發變化
  20.2  計算反應的熵變
  20.3  熵、自由能和功
  20.4  自由能、平衡和反應方向
第21章  電化學:化學變化與電功
  21.1  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化學電池
  21.2  伏打電池:利用自發反應產生電能
  21.3  電池電動勢:伏打電池的輸出
  21.4  自由能與電功
  21.5  電池中的電化學過程
  21.6  腐蝕:環境伏打電池
  21.7  電解池:用電能驅動非自發反應
第22章  過渡元素及其配位化合物
  22.1  過渡元素的性質
  22.2  配位化合物
  22.3  配位共價鍵的理論基礎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質
第23章  核反應及其應用
  23.1  放射性衰變與核穩定性
  23.2  放射性衰變動力學
  23.3  核嬗變:誘髮型核反應
  23.4  核輻射對物質的影響
  23.5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23.6  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換

  23.7  裂變和聚變的應用
附錄A  化學中的常見數學操作
附錄B  部分物質的標準熱力學值
附錄C  部分物質的平衡常數
附錄D  標準電極(半電池)電勢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