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摺紙動畫/中華技藝叢書

  • 作者:林潔//唐雪蓮|責編:羅永平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9080063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3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國摺紙動畫誕生於20世紀美術片創作「走民族化之路」的探索時期,歷經中國動畫的兩次繁榮時光,然而目前在動畫藝術、科學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大背景下逐漸走向「消亡」。本書是目前我國「摺紙片」的比較全面的研究成果,全書共分六章。

作者介紹
林潔//唐雪蓮|責編:羅永平

目錄
第一章  中國摺紙動畫簡史
  一、在技術革新與虞哲光的 「精粹回歸」 中誕生的摺紙動畫
  二、在中國動畫民族化追求中發展的摺紙動畫
  三、在中國社會經濟轉折點上的中國動畫
    (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衝擊
    (二)觀眾的變化
    (三)國外作品背後成熟的商業機制的衝擊
  四、在中國動畫變革浪潮中 「消亡」 的摺紙動畫
  五、中國摺紙動畫的當代再現
    (一)動畫衍生品開發
    (二)動畫風格的拓展
    (三)實驗動畫中的摺紙動畫
    (四)數字技術締造 「摺紙風格」 動畫
    (五)商業廣告中摺紙動畫的運用
第二章  中國摺紙動畫導演
  一、「雜家」 虞哲光:木偶藝術的革新與摺紙動畫的開創
    (一)幼年經歷與事業之溯源
    (二)手工勞作的天然興趣與動蕩歲月的工作變遷
    (三)兒童教育與新型木偶劇的開疆拓土
    (四)電影事業的開創與木偶片的耕耘
    (五)探索摺紙與動畫的交融,首創摺紙動畫
  二、「拚命三郎」 李榮中:摺紙動畫的繼承與紙偶片的新探索
    (一)家庭熏陶成就藝術夢想:從家出發的藝術之旅
    (二)摺紙片的繼承與發展:在上海美影廠的奮鬥與成就
    (三)從上海到深圳:80 年代動畫產業變局中的選擇
    (四)落寞歸滬:借美術之力多元創收
    (五)紙偶片的泉州題材探索:自由職業生涯中的家鄉情懷
第三章  中國摺紙動畫的材料與技法
  一、緣起木偶動畫的材料與技法
    (一)木偶片的材料
    (二)關節木偶的確立
  二、虞哲光、李榮中摺紙片的材料與技法
    (一)摺紙動畫材料運用
    (二)角色製作與特效製作技法
第四章  中國摺紙動畫的美學研究
  一、建立在美術上的 「美術片」 影像邏輯
      (一)繪畫、雕塑中運動與時空的新配置
    (二)藝術媒介的模糊和技術的異質化
    (三)先鋒派的 「解放」 之於電影
    (四)消費行為的加速
      (五)動態影像發展之下的上海美影廠動畫、摺紙動畫與實驗動畫
  二、建立在紙材上的 「摺紙片」 審美邏輯
    (一)放棄實用性和功利性看待物與人類自身
    (二)視覺藝術對物的接納,永恆的 「棲居」 意識
    (三)客觀之物下紙語言自成 「有意味的形式」
  三、「紙精靈」 從此處舞動起來:虞哲光、李榮中的摺紙片美學探索
    (一)生活的積累與凝練
    (二)材料的獨創與求新
    (三)敘事元素的多重提純
    (四)民族文化的基因凝注

第五章  10部摺紙動畫介紹與分析
  《聰明的鴨子》(1960年)
  《一棵大白菜》(1961年)
  《湖上歌舞 (1964年)
  《三隻狼》(1980年)
  《小鴨呷呷》(1980年)
  《巫婆、鱷魚和小姑娘》(1985年)
  《蚱蜢和蝸牛》(1987年)
  《藍骨》(1988年)
  《石敢當破妖術》(1999年)
  《洛陽橋傳奇》(2012年)
第六章  中國摺紙動畫的當代應用
  一、焦達:虞哲光精神的傳承者和摺紙動畫的守護者
    (一)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里的夢幻童年
    (二)木偶與皮影藝術的探索與傳播之旅
    (三)摺紙動畫的傳承與守護
  二、摺紙動畫的當代再現形式與特徵
    (一)當代摺紙動畫的界定與藝術特徵
    (二)學生實驗動畫中摺紙動畫的運用
    (三)商業廣告中摺紙動畫的運用
    (四)數字技術對摺紙動畫的模擬
    (五)摺紙動畫與摺紙藝術在新媒體影像與產品造型中的拓展運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