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先進金屬材料成形技術及理論(第2版普通高等院校材料類精品教材)

  • 作者:編者:蔣文明//樊自田|責編:劉飛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
  • ISBN:9787577220987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35
人民幣:RMB 7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分為7章,主要介紹了金屬材料的先進成形技術、理論與方法,具體包括金屬材料及先進成形方法、液態金屬精密成形技術及理論、金屬塑性精密成形技術及理論、金屬先進連接技術及理論、金屬材料複合成形技術及理論、金屬粉末成形技術及理論、金屬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及理論等。
    本書可作為金屬材料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將使學生對金屬材料及其成形加工的新技術與新理論有全面的了解,引導學生在大材料學科領域進行思考與分析,為從事材料加工工程及成形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奠定基礎。本書也可以作為在金屬材料成形加工、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進行研究的學者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作者介紹
編者:蔣文明//樊自田|責編:劉飛

目錄
第1章  金屬材料及先進成形方法
  1.1  金屬材料分類及成形方法概述
    1.1.1  金屬材料分類與性能特徵
    1.1.2  金屬材料的成形方法及成形加工性能
  1.2  金屬材料成形的作用與特點
    1.2.1  金屬材料成形的作用與要素
    1.2.2  金屬材料成形的特點
    1.2.3  金屬材料的精確成形
  1.3  材料成形方法的選擇及精度比較
    1.3.1  主要成形加工方法的比較
    1.3.2  成形加工方法選用原則
    1.3.3  典型零件毛坯的成形方法舉例
    1.3.4  典型金屬材料成形方法的特點及精度比較
    1.3.5  材料成形中的共性技術與方法
  1.4  先進金屬材料成形技術及發展趨勢
    1.4.1  從「夕陽工業」到「先進位造技術」
    1.4.2  先進位造技術的定義及發展趨勢
    1.4.3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在先進位造技術中的地位
    1.4.4  先進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發展趨勢
  1.5  本教材的特色及主要任務
第2章  液態金屬精密成形技術及理論
  2.1  液態金屬成形技術概述
  2.2  現代砂型鑄造成形技術
    2.2.1  黏土砂的緊實機理及其現代造型方法
    2.2.2  化學黏結劑砂材料原理及特點
    2.2.3  Cosworth Process新技術及應用
    2.2.4  無模精密砂型快速鑄造技術
  2.3  消失模精密鑄造技術
    2.3.1  消失模精密鑄造技術原理及特點
    2.3.2  消失模鑄造的關鍵技術及應用
    2.3.3  鋁(鎂)合金消失模鑄造新技術
  2.4  半固態鑄造技術
    2.4.1  半固態鑄造技術原理及特點
    2.4.2  半固態金屬鑄造關鍵技術及應用
    2.4.3  半固態鑄造成形新技術與發展趨勢
  2.5  壓力鑄造技術
    2.5.1  壓力鑄造概述
    2.5.2  壓力鑄造關鍵技術及應用
    2.5.3  壓力鑄造新技術與發展趨勢
  2.6  反重力鑄造技術
    2.6.1  反重力鑄造技術的原理及特點
    2.6.2  反重力鑄造的工藝參數和缺陷控制
    2.6.3  反重力鑄造技術的典型應用
  2.7  熔模精密鑄造技術
    2.7.1  精密熔模鑄造技術原理與特點
    2.7.2  精密熔模鑄造關鍵技術
    2.7.3  精密熔模鑄造的典型應用
  2.8  特殊凝固技術原理及應用
    2.8.1  快速凝固技術原理及應用
    2.8.2  定向凝固技術原理及應用

    2.8.3  其他特殊條件下的凝固技術及應用
第3章  金屬塑性精密成形技術及理論
  3.1  金屬塑性成形技術概述
    3.1.1  金屬塑性成形的作用
    3.1.2  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
    3.1.3  金屬塑性成形技術及理論進展
    3.1.4  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發展方向
  3.2  金屬材料的超塑性及超塑性成形
    3.2.1  超塑性及其歷史發展
    3.2.2  超塑性的分類
    3.2.3  典型的超塑性材料
    3.2.4  超塑性的應用
    3.2.5  超塑性成形
  3.3  精密塑性體積成形
    3.3.1  基本概念及特徵
    3.3.2  精密塑性體積成形的方法
    3.3.3  精密塑性體積成形實例
  3.4  板料的精密成形
    3.4.1  精沖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3.4.2  液壓成形技術
    3.4.3  金屬板料數字化成形技術
  3.5  金屬塑性成形方法的最新進展
    3.5.1  微塑性成形
    3.5.2  內高壓成形
    3.5.3  黏性介質壓力成形
    3.5.4  智能塑性成形
  3.6  模具數字化製造技術
    3.6.1  模具高速切削加工技術
    3.6.2  基於逆向工程的模具CAD/CAM/DNC技術
第4章  金屬先進連接技術及理論
  4.1  金屬材料連接技術概述
  4.2  激光焊接技術
    4.2.1  激光的產生與激光束
    4.2.2  激光加工設備
    4.2.3  激光焊接機理
    4.2.4  激光焊接在工業中的應用
  4.3  電子束焊接技術
    4.3.1  電子束焊接原理
    4.3.2  電子束焊接技術特點及參數
    4.3.3  電子束焊接的應用
  4.4  變極性等離子弧焊
    4.4.1  變極性等離子弧焊原理
    4.4.2  變極性等離子弧焊工藝特徵
  4.5  摩擦焊接技術
    4.5.1  摩擦焊接技術原理
    4.5.2  摩擦焊接技術的特點
  4.6  擴散連接技術
    4.6.1  擴散連接原理及特點
    4.6.2  擴散連接時材料間的相互作用
    4.6.3  材料的擴散連接工藝

  4.7  微連接技術
    4.7.1  定義和分類
    4.7.2  微電子器件內引線連接中的微連接技術
    4.7.3  印刷電路板組裝中的微連接技術
    4.7.4  「綠色」微連接技術——導電膠黏接
  4.8  非晶材料的先進連接技術
    4.8.1  塊體非晶合金
    4.8.2  塊體非晶合金的激光焊接
第5章  金屬材料複合成形技術及理論
  5.1  複合成形技術概論
  5.2  連鑄連軋複合成形技術
    5.2.1  連鑄連軋複合成形技術的原理與特點
    5.2.2  典型的連鑄連軋複合成形技術
    5.2.3  連鑄連軋複合成形技術應用的關鍵
    5.2.4  連鑄連軋複合成形技術的發展趨勢
  5.3  成形與精密加工複合技術
    5.3.1  成形與精密加工複合技術原理
    5.3.2  成形與精密加工複合技術的關鍵問題
    5.3.3  成形與精密加工複合技術的應用實例
    5.3.4  成形與精密加工複合技術的應用前景
  5.4  複合能量場成形技術
    5.4.1  電磁連續鑄造技術
    5.4.2  電鑄成形技術
    5.4.3  板料電磁成形技術
第6章  金屬粉末成形技術及理論
  6.1  金屬粉末材料的製備
    6.1.1  金屬粉末製備概述
    6.1.2  金屬粉末的常用製備方法
  6.2  粉末冶金原理及應用
    6.2.1  粉末冶金工藝過程
    6.2.2  粉末冶金成形的特點
    6.2.3  粉末的主要成形方法
    6.2.4  典型應用
  6.3  金屬粉末噴射成形原理及應用
    6.3.1  噴射成形技術概況及原理
    6.3.2  噴射成形的工藝過程及關鍵技術
    6.3.3  噴射成形的主要應用
  6.4  金屬粉末注射成形原理及應用
    6.4.1  金屬粉末注射成形技術的發展概況及原理
    6.4.2  MIM技術的工藝過程及特點
    6.4.3  MIM的技術關鍵
    6.4.4  MIM技術的發展動向
  6.5  其他粉末成形新技術
    6.5.1  等靜壓成形技術
    6.5.2  金屬粉末增材製造技術
第7章  金屬材料表面工程技術及理論
  7.1  表面工程技術概論與設計
    7.1.1  表面工程技術概論
    7.1.2  表面工程技術設計
  7.2  表面塗層成形及結合機理

    7.2.1  塗料的基本組成及作用
    7.2.2  塗料成膜機理
    7.2.3  塗膜的防護原理
  7.3  噴塗技術原理及應用
    7.3.1  噴塗技術原理
    7.3.2  噴塗技術的分類
    7.3.3  噴塗技術的應用
  7.4  氣相沉積技術與應用
    7.4.1  物理氣相沉積
    7.4.2  化學氣相沉積
    7.4.3  分子束外延制膜
    7.4.4  氣相沉積技術應用
  7.5  納米表面工程技術及應用
    7.5.1  光刻工藝
    7.5.2  電子束納米製造工藝
    7.5.3  離子束和等離子體納米製造技術
    7.5.4  激光納米製造技術
    7.5.5  納米表面工程技術應用
  7.6  等離子微弧氧化處理技術及應用
    7.6.1  等離子微弧氧化技術的原理和特點
    7.6.2  等離子微弧氧化技術的應用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