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學場與中國現代愛情敘事

  • 作者:徐仲佳|責編:楊騏
  • 出版社:復旦大學
  • ISBN:9787309172829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37
人民幣:RMB 9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所考察的對象是20世紀10年代末到1949年中國現代文學場的形成、發展、變化及其與中國現代愛情敘事的關係。按照歷時性順序,本書將這一時段文學場變動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中國現代文學場形成期。共和體制是中國現代文學場形成的體制性因素。現代愛情敘事規範的出現是現代文學場的「人的文學」信仰塑造的結果,也是新舊文學陣營鬥爭的焦點。第二,黨派文學初步形成期。20年代末,革命文學在文學場的佔位,意味著黨派文學初步形成。而文學場的多元化權力結構卻對其有強有力的塑造。現代愛情敘事的多元形態十分鮮明。第三,全民族抗戰的文學場重塑。全面抗戰深刻改編了文學場的權力結構。延安、國統區、淪陷區的文學場因為各自特殊的權力結構塑造了各異的愛情敘事規範。

作者介紹
徐仲佳|責編:楊騏
    徐仲佳,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老舍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先後出版專著3部,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論文90余篇,獨立獲得教育部、海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7項,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社科項目9項。

目錄
緒論
  一、現代愛情敘事與文學場關聯研究的合法性
  二、文學場與習性
  三、布爾迪厄文化社會學在中國的介紹與應用
  四、現代性愛與中國現代愛情敘事
  五、中國現代愛情敘事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六、本書的基本思路與結構
上編 中國現代文學場的形成與現代愛情敘事的出現
  第一章  佔位鬥爭與中國現代文學場的形成
    一、新舊文學陣營的文化資本對比
    二、「別求新聲于異邦」:新文學陣營的佔位鬥爭策略
    三、「人的文學」:現代文學場的區隔邊界
  第二章  現代愛情敘事規範的建立:佔位鬥爭、習性塑造與創作實踐
    一、現代文學史前的愛情敘事規範
    二、「個人的發見」與自我崇聖:現代性敘事規範的建立
    三、視角與聲音:現代愛情敘事規範的習性塑造與外化
    四、勸懲功利性與舊文學陣營保守的愛情敘事
  第三章  位置、性覺醒與自我定義權:女作家的愛情敘事策略
    一、「懸浮的舞台」:女性在政治場的尷尬佔位
    二、「為人」還是「為女」:身份焦慮與雙重愛情敘事策略
    三、女性自我定義權與女性愛情敘事規範的建立
  第四章  男性作家性人格的檢修及其文學創作——以魯迅與郁達夫為例
    一、「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性別革命與性人格檢修的限度
    二、油雞、白菜也是愛:魯迅的啟蒙反省及其性人格自省
    三、郁達夫的性人格檢修與男權性政治敘事策略
    本編小結
中編 革命、摩登與鄉下人的理想:黨派文學與愛情敘事的多樣性
  第五章  「革命文學」佔位:文學場與政治場的角力
    一、「革命文學」的提倡與文學場權力結構的變化
    二、清算「五四」新文學,建立「革命文學」的集體信仰
    三、民族主義文藝運動與黨化文藝的運作邏輯
    四、革命文學論爭中的眾聲喧嘩與上海文學場多元權力結構
  第六章  「革命+戀愛」小說公式的出現與消除
    一、革命與戀愛的並置:「五四」新文學陣營的敘事策略
    二、政治場對文學場的支配:革命與戀愛的敘事位移
    三、「革命+戀愛」小說公式的清除與無產階級文學的禁慾主義趨向
  第七章  愛情敘事階級化的質疑:都市新感覺與鄉下人的理想
    一、脫離愛情敘事階級化規範的都市新感覺愛情敘事
    二、鄉下人的理想:都市與革命愛情敘事的反撥
  第八章  另類的「革命+戀愛」敘事:民族主義、無政府主義的文學實踐
    一、「充滿著力的美的」:民族主義文學的禁慾主義敘事
    二、愛情與革命的矛盾與並置:巴金的無政府主義愛情敘事
    本編小結
下編 全民族抗戰的文學場分割與現代愛情敘事的多元戰爭形態
  第九章  國/族超級話語與國統區文學場的愛情敘事
    一、國統區文學場的變動與愛情敘事規範的改造
    二、國/族超級話語與愛情敘事中男權意識形態的宣揚
    三、國/族話語與女性愛情敘事的性別自覺
    四、主觀戰鬥精神對國/族話語愛情敘事規範的消解
  第十章  延安文學場與愛情敘事形態的變動

    一、「黨的文藝」的確立:延安文學場的變動
    二、革命女兒的脫胎換骨及其愛情敘事變化
    三、依附於政治場規範:愛情敘事的古典化傾向
  第十一章  淪陷區愛情敘事對「人的文學」傳統的繼承與修補
    一、隱蔽的抵抗與「五四」愛情敘事規範的承續
    二、淪陷區現代女性意識高揚及其顛覆性作用
    本編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