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百年貝聿銘(東方與西方權力和榮耀修訂版)(精)/生活周刊

  • 作者:李菁//賈冬婷|責編:張健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ISBN:9787807685364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29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一部由三聯生活周刊記者基於實地採訪和豐富史料寫成的傳記,呈現貝聿銘作為建築師和文化跨越者的一生。
    作者通過走訪貝聿銘的家人、助手與項目參與者,還原他的建築人生和作品誕生背後的思潮、挑戰,尤其關注貝聿銘如何在東西方文化張力中探索建築的永恆性。書中不僅展示貝聿銘的建築成就,而且呈現他借由建築言說權力、榮耀、記憶與身份等命題的方式,體現出一種兼容並包的文化視野。既是一部貝聿銘建築編年史,也是觀察20世紀文化碰撞與歷史變遷的獨特窗口。
    本書獲評第六屆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優秀長篇傳記作品」。修訂版除校訂文字外,新增了「貝聿銘主要建築作品時間軸」海報,與書中建築年表圖文互補、相得益彰。

作者介紹
李菁//賈冬婷|責編:張健

目錄
序言 跨越東西方的人
1 兩個世界的源頭
這麼多年過去,貝聿銘與蘇州的貝氏家族只有一種遙遠的精神聯繫了。貝聿銘本人一直與在蘇州的家族成員保持著若即
若離的關係,或許隱藏著複雜的心緒。他曾說:「我可能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也可能是我。」
2 登上「柯立芝總統號」
貝聿銘並沒有對賓大建築系一見鍾情。「真正使我認定這不是我要上的學校的契機,是我在樓梯口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素描
。素描的內容是西藏的一座喇嘛廟。你知道,那是我的國家,而我當時根本不明白,一個名字叫菲茨傑羅德的什麼人如
何能描繪出西藏的一座喇嘛廟。那時我想,建築學肯定是與我所想象的東西大不一樣的。」
3 紐約的新面孔
「貝那時還沒有建過任何東西。然而,我可以從他畫的草圖判定,他確實才華非凡。」向貝聿銘伸出橄欖枝的紐約開發商
齊肯多夫回憶道。去為單個的房地產開發商服務在建築業的既成慣例上是一次突破。那不是人們所認定的當建築師的途
徑,但時代在發生變化。貝聿銘看到了這一點,而其他人卻沒有
4 成為貝聿銘
「你為什麼要到巴黎來毀掉我們的建築遺產?」「不可理喻!」委員們把貝聿銘的設計比作「一個巨大的破玩意兒」。貝聿銘后
來回憶道:「為我翻譯的那位女士很想為我抵擋那些充滿羞辱的抨擊,委員會當時就想把這個工程置於死地,他們差點就
成功了。」
5 游弋于不同文明之間
「從1990年起,我不那麼在乎建築物的造型了。設計一個獨特的建築造型對我不再是件難事。去了解認識我所做的才是很
大的挑戰,我開始研究各種文明。」1990年,73歲的貝聿銘從事務所退休,他只接手自己感興趣的項目,追求一條商業信
息沒有那麼濃郁的藝術道路
6 重返中國
谷牧邀請貝聿銘「在中國留點紀念」,一開始的提議是在長安街設計一座高層建築,貝聿銘謝絕了。他堅持認為,在故宮
周邊建高層,將是一個錯誤:「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麼做。……我無法想象,如果有一幢高層建築像希爾頓飯店俯瞰白金
漢宮那樣居高臨下俯視紫禁城……」
附 錄
「在今天這個時代,他仍然會是一名偉大的建築師」
——專訪貝聿銘之子貝建中、貝禮中
貝聿銘主要建築作品年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