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40堂生死課

  • 作者:胡宜安|責編:郭明
  • 出版社:天地
  • ISBN:9787545546514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4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生命本質上是一場生與死的矛盾運動。正因死亡存在,生命才顯得更有意義。然而,沒有人能體驗死亡,也沒有已逝之人能講述死亡的真相,我們只能通過衰老、疾病和災難來理解死亡。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人生課題,既如此,不妨敞開心扉,坦然接受,好好體會生命的每一個瞬間。
    本書從生、老、病、死四個維度,關注全周期生命質量,以生死互觀的視角系統探討生死問題。作者胡宜安廣泛吸收哲學、人類學、文學、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講述了疾病、衰老、尊嚴、臨終心理、安寧療護、居喪體驗、自殺預防等生死課題。每一個看似沉重的話題,都是人生旅途中無法繞行的站點,也都為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提供了一個落腳點。我們談論死亡,是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提心弔膽地生存。所謂歲月靜好,並非生活中沒有風浪、萬事順遂,而是能夠直面苦難與挑戰。生之碌碌,老之遑遑,病之無常,死之俱空。唯有與生活和解,活出自我,才能領悟生老病死的真相,與生命的意義不期而遇。

作者介紹
胡宜安|責編:郭明
    胡宜安,1963年12月生,湖南常德人,哲學碩士,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廣州市優秀教師。研究方向:社會發展哲學、倫理學與生死學等;主持國家精品在線視頻公開課與廣東省一流本科課程《生死學》;出版專著《現代生死學導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公開發表《論生死觀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徑》《現代人的死亡困境與現代性》等論文20多篇。近年來通過做客鳳凰衛視、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廣東電視台等向社會大眾推介生死教育;兼任「北京癌症防治學會生死學與生死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目錄
序 我們談論的不是生死,而是生命
第一部分 生
  第1講 生命的意義:在生活本身中尋找領悟
  第2講 生命的本質:生命的哲學就是練習死亡
  第3講 「我」是誰:直面死亡,才能誕生自我
  第4講 出生:尋找心靈的歸屬感
  第5講 成長:直面不斷喪失的人生
  第6講 生育:個體生命的延續
  第7講 生活:生命的存在形式
  第8講 出世與入世:平衡在世的兩種姿態
  第9講 褒貶人生:無論尊辱,坦然處之
  第10講 人我共情:最有效的共同療愈
  第11講 苦樂人生:苦難深處有堅韌
第二部分 老
  第12講 時間焦慮:逝者如斯夫,一去不返
  第13講 年齡焦慮:駕馭年齡,活出自我
  第14講 面對衰老:從容優雅,接納會老的自己
  第15講 老年:歲月積淀中的智慧綻放
  第16講 回憶:等待被激活的生命存在
  第17講 如何老去:我有我的活法
  第18講 代際關懷:不缺席父母的衰老
  第19講 社會參與:老年人的新舞台
  第20講 排解孤獨:綻放生命最後的詩意
第三部分 病
  第21講 體檢焦慮:對生命脆弱與無常的深層恐懼
  第22講 病的本質:生命有限的具體表現
  第23講 向病而生:自我的成長與升華
  第24講 安樂病:生命以病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第25講 尊嚴危機:活著即是生命的意義
  第26講 疼痛危機:我有免除疼痛的權利
  第27講 病中生活:別讓疾病中斷生活
  第28講 疾病體驗:我們共同面對疾病
  第29講 病中照護:營造醫患共同體
  第30講 疾病末期:患者醫療決策權
第四部分 死
  第31講 何為死亡:尋找精神的安頓之所
  第32講 死亡焦慮:用心生活,重建生命信仰
  第33講 死亡尊嚴:人之底線的最後堅守
  第34講 臨終心理:垂死者也有完整的人格
  第35講 安寧療護:生命最後的幽谷伴行
  第36講 生死兩安:學會陪伴,學會放手
  第37講 超越悲傷:最好的告別是拒絕遺忘
  第38講 面對自殺:重建自我與生活的連接
  第39講 自殺預防:接納自己的生命困境
  第40講 自殺干預:回應自殺者的痛苦呼喚
結束語:知生悟死,生死兩安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