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本書導讀的內容是《倫理學》的「論神」,即斯賓諾莎通過三十六則命題及其證明、附釋、繹理、補則所設想並論證的一元論唯物主義哲學本體論(存在論)。斯賓諾莎的這一部分在《倫理學》全書中篇幅最短,但其理論含量是高度凝縮的,馬舍雷的導讀亦復如此。馬舍雷的這部分導讀尤其嚴格地細摳拉丁文的表達細節,對斯賓諾莎的「神即實體即自然」的理論配置和裝置整體進行了一種近似數學拓撲學的閱讀。馬舍雷的導讀澄清了這幾個問題:1.斯賓諾莎的哲學不是二元論的平行論;2.「理性或原因」是斯賓諾莎區別于笛卡爾、區別于萊布尼茨的唯一理論基質,這一理論基質使認識與存在之間是否符合的疑難、使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是否統一的疑難在斯賓諾莎這裡都失去了意義,斯賓諾莎是絕對的一元論唯物主義者;3.斯賓諾莎的理性主義使「決定」這個概念在《倫理學》中成為一個基礎性的概念。在第五分冊的導讀中,馬舍雷依托原始文獻,為讀者還原了一個哲學中的伽利略,一位由「被自然生產的自然」推出「生產自然的自然」的規律的哲學家。
目錄
前言
「論神」部分的主題和謀篇布局
關於神的真知識
幾何學順序
自然與力量
基本的概念和原理
定義
公理
第一部分 神的自然(神是什麼及其何所是)
第一章 實體和屬性(命題一到命題十)
第二章 神之所是的總特徵(命題十一到命題十五)
1.神存有的必然性(命題十一)
2.實體的不可分性(命題十二和命題十三)
3.神的絕對存在的獨一性(命題十四)
4.神的存在的整全性,其無限規模根據定義包含著全部事物(命題十五)
第二部分 神的力量(其所是既定,神之所為又是什麼?)
第三章 生產自然的自然(命題十六到命題二十)
1.神的動作,神之所是產生的必然後果(命題十六)
2.神,所有事物的原因(命題十六的三則繹理,命題十七及其兩則繹理,命題十八)
3.神的萬能性(命題十七附釋)
4.神的動作在構成神的自然的所有種類的"是"中的永恆性(命題十九和命題二十及其兩則繹理)
第四章 被自然生產的自然(命題二十一到命題二十九)
1.無限樣式(命題二十一到命題二十三)
2.有限樣式(命題二十四到命題二十九)
第五章 事物的順序(命題三十到命題三十六)
1.神的動作活動的獨立性和自發性,此活動既不可能被預先決定,亦不可能被任意決定(命題三十到命題三十二)
2.神的動作活動的完滿性,這是其本身內在必然性的效果(命題三十三到命題三十六)
第六章 目的論("論神"部分的附錄)
1.對人類偏見的一項考察
2.目的論幻覺的種類
3.目的論的謬誤
4.想象的視角和價值判斷
《倫理學》第一部分綱要 事物的自然
《倫理學》的演證網路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