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社會認知(以心靈之眼理解人間萬象)

  • 作者:(美)戴維·漢密爾頓//史蒂文·斯特羅斯納|責編:彭呈軍|譯者:陳文鋒//董妍//吳勝濤//邢采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63059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08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者以深刻的學術洞見展現對該學科的獨特理解。書中以社會信息加工框架為核心,系統呈現理論整合與主題拓展,從認知表徵、自動加工、注意、解釋、評價、推斷、歸因、決策判斷到記憶等完整信息加工過程,深入淺出闡釋社會認知的體系與內容。作者突破傳統主題框架,從方法論視角解讀社會認知,既深化人物知覺、態度、刻板印象等傳統議題的理解,又將社會認知分析延伸至錯誤記憶、反事實思維、醫學決策、目擊者身份辨認、駕駛分心等現實主題分析。本書不僅幫助讀者透過認知過程的「顯微鏡」理解社會認知現象,更提供可用於各種社會現象規律分析的概念框架,適合心理學研究者、學生及相關領域讀者深入研讀。

作者介紹
(美)戴維·漢密爾頓//史蒂文·斯特羅斯納|責編:彭呈軍|譯者:陳文鋒//董妍//吳勝濤//邢采

目錄
譯者序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序言
致謝
第一章  社會信息加工:一個概念框架
  社會認知中信息的核心地位
  社會認知的歷史根源
  社會認知的興起
  為什麼研究社會認知?
  一個社會認知的框架
  總結
  推薦閱讀
第二章  認知表徵:心智的結構
  什麼是認知表徵?
  記憶中的表徵基礎
  社會認知中的表徵模型
  階段性總結
  認知表徵的激活
  認知表徵對信息加工的影響
  隨意分類及其效應
  多類別成員身份
  自我、他人和群體的認知表徵
  總結
  推薦閱讀
第三章  自動加工:識之無形,行至不覺
  無意識加工
  自動性
  自動加工的證據
  知覺與行為的聯接
  自動加工和控制加工
  意識的作用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自動加工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四章  注意:觀內察外,心眼照世
  設定情境
  注意的重要屬性
  選擇性注意: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影響注意的因素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注意過程
  總結
  推薦閱讀
第五章  解釋:賦予意義,解讀萬象
  應對模糊性
  模糊性的多樣化
  影響解釋的變數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解釋過程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六章  評價:好壞分明,態度自成
  評價過程是優先進行的嗎?
  判斷過程中的信息整合
  評價中存在負性偏向嗎?
  評價性反應的基礎
  記憶中評價性表徵的本質
  評價在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作用
  總結
  推薦閱讀
第七章  推斷:探賾索隱,洞察秋毫
  推斷性闡釋
  印象形成中的特質推斷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推斷過程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八章  歸因:凡事有緣,斷其因果
  我們何時問「為什麼」?
  因果歸因的屬性
  因果歸因的理論
  因果推理的認知過程
  歸因過程的文化差異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歸因過程
  總結
  推薦閱讀
第九章  判斷:推理與決策
  判斷中的直覺與推理
  判斷和決策的基本過程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判斷決策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十章  記憶:存儲和提取
  記憶的本質
  提取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記憶過程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十一章  時間維度:理解過去,預測未來
  心理學中時間的概念
  理解過去
  預測未來
  總結
  推薦閱讀
第十二章  社會認知與行動:思考和行為
  認知與行動的結合
  認知何時引導行為?
  認知如何引導行為?
  對行為的內隱與外顯影響
  行為如何引導認知?
  對自我、他人和群體的理解中的社會認知與行動
  總結

  推薦閱讀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