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敘事理論文學與新媒介(敘事思想和虛擬世界)/廣義敘述學譯叢

  • 作者:編者:(芬)瑪麗·哈塔瓦拉//馬蒂·希瓦里寧//瑪麗亞·梅凱萊//弗朗斯·瑪拉|責編:劉一暢|總主編:王欣//方小莉//劉佳|譯者:劉佳
  • 出版社:四川大學
  • ISBN:978756907885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76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關於各種媒介敘事中的世界和思想建構的敘述理論研究文集。本書分為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從不同的角度強調了當前的主要問題,即不同敘事環境中媒介間的互動思想和世界建構。理論反思與案例研究的密切分析在各章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都密切審視人文關注和社會研究,以及互動媒體研究的闡釋性實踐。論文集選材範圍廣泛,有助於讀者深入了解通過敘事進行文化和社會意義創造的最新形式,這對於駕馭當代媒介化的文化景觀有重要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芬)瑪麗·哈塔瓦拉//馬蒂·希瓦里寧//瑪麗亞·梅凱萊//弗朗斯·瑪拉|責編:劉一暢|總主編:王欣//方小莉//劉佳|譯者:劉佳

目錄
瑪麗·哈塔瓦拉 馬蒂·希瓦里寧
瑪麗亞·梅凱萊 弗朗斯·瑪拉
導言:行動中的思想,互動中的闡釋傳統
第一部分
瑪麗-勞爾·瑞安
  1 文本、世界、故事:作為認知概念和本體概念的敘事世界
  故事世界
  虛構世界
  作為認知概念的世界與作為本體概念的世界
  其他增殖類型
  世界與作為興趣來源的故事
利維烏·盧塔斯
  2 故事世界與悖論敘事:對不同分類進行跨媒介測試
  悖論敘事與跨媒介性
  違規跨越或各種平衡手法
  橫向越界和縱向越界
  結論
格雷格·安德森
  3 對經典敘事學和后經典敘事學的「認識論」分析法的批評
  世界創造,讀者推理以及填補空白
  令人不安的解釋
  想象與意象
  結論:難以解決的隱喻問題
第二部分
漢娜-瑞卡·羅伊
  4 如何從這場遊戲中脫穎而出取決於你自己:《質量效應》三部曲的主體、定位和敘事性
  遊戲與數字遊戲媒介:創作與控制
  從系統到玩家:一封職位邀請函
  從玩家到系統:在湧現故事中的出演
  結論和新的開端
本·塞繆爾等
  5 玩轉《舞會周》的世界
  遊戲中的可能世界
  《舞會周》的虛構故事
  《舞會周》的遊戲機制
  《舞會周》的社交模擬系統
  《舞會周》的世界
  《舞會周》的故事
  遠景故事
  近景故事
  結論
J·托馬斯·哈維安寧
  6 為心愛的不適編寫設定:在線虐戀中的敘事、幻想和真實性
  半設定化敘事
  平台的變化
  虛擬世界中的虐戀
  理解虐戀敘事
  結論
阿格尼耶斯卡·里昂斯
  7 簡訊中的故事世界:順序性和空間化

  簡訊的敘事潛力
  順序性
  案例研究1:通過改變位置實現連續性
  空間和故事世界
  案例研究2:通過發簡訊約定俗成的指示轉換
  結論:簡訊中的敘事性
第三部分
泰蒂·蘭塔寧
  8 捍衛私人領域與不可敘述性:閱讀與書寫瑪格麗特·杜拉斯「印度系列」中文學、電影人物思想的嘗試註定失敗
  序言:人物心智之不同尋常,不可閱讀,抑或不可敘述? …
  閱讀與書寫人物思維的衝動與失敗
  書寫他人,表演自我
  消極的認知方式
  從上帝之聲到廢墟之聲
  結論
吉羅·布魯默
  9 論思維與怪物:恐怖文學中怪物的事件性與沉浸感詩學
  事件性、敘事性與沉浸感
  恐怖文學中怪物事件性的傳達:描述與評價之間
  怪物描寫中的沉浸與距離
  概念沉浸與情感沉浸
  作為敘事距離策略的沉浸感詩學
  結論
托米·卡科
  10 幻覺敘事中的敘事慣例
  早期毒品文學的幻覺情節
  飛碟造訪
  抵抗文化慣例
  結論
艾倫·帕爾默
  11 早期鄉村音樂傳統民謠中的敘事與思維
  《虛構思維》
  14首歌曲
  民謠
  敘事
  行為理由
  情感
  結論
第四部分
馬蒂·希瓦里寧
  12 讀心、猜心還是心理狀態歸因?約翰·伯恩賽德《溺水之夏》之謎
  讀心瞬間
  入侵與互動
  錯位與偏執
  她母親的背叛
  不安的小說,不安的思想
瑪麗亞·梅凱萊
  13 真人遊戲秀《倖存者》中的思維世界
  思維:意向立場的大量展現
  世界:心理博弈的轉喻引申

  結論:被操縱的現實,被扭曲的思維
賈米拉·米爾多夫
  14 表演自我與聽眾設計:互聯網中的採訪敘事
  敘事、身份與表演
  敘事身份與互聯網
  採訪:一種特殊交流體裁
  互聯網採訪中交流情景的理論化
  吸引聽眾進入故事世界
  在故事世界中創造思維
  為聽眾表演自我
  結論
瑪麗·哈塔瓦拉
  15 記錄日常生活:網路展覽「芬蘭冬日的一天」中的思維表徵
  內在視角
  人物的思維與想法
  虛構性與日常
  結論
布萊恩·麥克黑爾
  後記:新常態?
  由內而外,由外而內
  非此即彼,兼而有之
  一和多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