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大鋼
平面構成是設計與藝術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主要通過構成理論、應用案例與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方法。平面構成作為現代設計的基礎課程,高等教育藝術設計類專業都有開設。
本書共五章,主要內容包括平面構成概論、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法則、平面構成的應用。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設計類專業的教材,亦可供包裝設計、標誌設計、廣告設計、插畫設計和書籍封面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從業人員參考和學習。
作者介紹
梁艷君//韓旭|責編:邢濤
梁艷君,西南林業大學教師,木基複合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從2013年開始,主要從事竹材防護及改性、新型木基複合材料、新型竹基複合材料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目錄
第1章 平面構成概論
1.1 構成的起源
1.2 平面構成的概念
1.3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和表現形式
1.4 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法則和應用
第2章 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
2.1 點、線、面
2.1.1 點、線、面構成的含義和特點
2.1.2 點、線、面的組合
2.2 基本形和骨骼
2.2.1 基本形的定義與分類
2.2.2 骨骼的定義與類型
2.2.3 基本形與骨骼的關係
2.2.4 總結
第3章 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
3.1 重複構成
3.1.1 重複構成的特點
3.1.2 重複構成的方式
3.2 近似構成
3.2.1 近似構成的特點
3.2.2 近似構成的方式
3.3 漸變構成
3.3.1 漸變構成的特點
3.3.2 漸變構成的方式
3.4 發射構成
3.4.1 發射構成的特點
3.4.2 發射構成的方式
3.5 特異構成
3.5.1 特異構成的特點
3.5.2 特異構成的方式
3.6 密集構成
3.6.1 密集構成的特點
3.6.2 密集構成的方式
3.7 對比構成
3.7.1 對比構成的特點
3.7.2 對比構成的方式
3.8 空間構成
3.8.1 空間構成的特點
3.8.2 空間構成的方式
3.9 肌理構成
3.9.1 肌理構成的特點
3.9.2 肌理構成的方式
3.10 聯想構成
3.10.1 聯想構成的特點
3.10.2 聯想構成的方式
第4章 平面構成的形式美法則
4.1 對稱與平衡
4.1.1 對稱與平衡的特點
4.1.2 對稱與平衡在繪畫中的應用
4.1.3 對稱與平衡在平面構成中的應用
4.2 比例與節奏
4.2.1 比例與節奏的特點
4.2.2 比例與節奏在繪畫中的應用
4.2.3 比例與節奏在平面構成中的應用
4.3 統一與多樣
4.3.1 統一與多樣的特點
4.3.2 統一與多樣在繪畫中的應用
4.3.3 統一與多樣在平面構成中的應用
4.4 對比與和諧
4.4.1 對比與和諧的特點
4.4.2 對比與和諧在繪畫中的應用
4.4.3 對比與和諧在平面構成中的應用
4.5 簡潔與精煉
4.5.1 簡潔與精煉的特點
4.5.2 簡潔與精煉在繪畫中的應用
4.5.3 簡潔與精煉在平面構成中的應用
第5章 平面構成的應用
5.1 平面構成在標誌設計中的應用
5.1.1 幾何圖形的構成與品牌形象塑造
5.1.2 點、線、面的組合與標誌的視覺衝擊力
5.1.3 平衡與對稱在標誌設計中的表現
5.1.4 經典案例分析
5.2 平面構成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5.2.1 圖形構成與產品屬性的契合
5.2.2 構成元素在包裝版面布局中的作用
5.2.3 經典案例分析
5.3 平面構成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5.3.1 平面構成在廣告版面設計中的表現
5.3.2 平面構成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