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楊樹碳氮關係對乾旱等全球變化因子的生理生態適應

  • 作者:王衛鋒|責編:王元慶
  • 出版社:氣象
  • ISBN:9787502985219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3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近年來,全球變化對陸地植被的影響日益顯著。樹木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單元,其個體尺度的生理生態響應與適應機制,是理解森林響應全球變化的關鍵,也是評估未來森林碳匯潛力的重要生物學基礎。
    本書以楊樹(樹木生物學研究的模式樹種)幼苗為實驗材料,系統研究了乾旱、氮添加、CO2濃度升高及氣溫升高等全球變化因子對楊樹幼苗形態解剖結構、光合特性、生物量分配、碳氮同化及分配的影響,重點探討了碳-氮關係對這些環境變化的生理生態適應機制。此外,本書還展望了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為「三北」半乾旱地區楊樹人工林的生產力提升和退化林修復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北方半乾旱區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書適合生態學與林學研究者、林業從業者與管理者、環境科學相關師生、政策制定者與環保人士閱讀。

作者介紹
王衛鋒|責編:王元慶

目錄
前言
背景概述
第1章  全球變化下樹木水-碳-氮關係研究進展
  1.1  水分與樹木生命活動
  1.2  細胞的水分關係
  1.3  樹木根系對水分的吸收
  1.4  根-莖-葉-大氣的水分運輸
  1.5  樹木碳同化與水-碳關係
  1.6  樹木氮同化過程
  1.7  樹木的碳-氮關係
  1.8  當前樹木水-碳-氮關係研究的不足
  參考文獻
第2章  乾旱對群眾楊幼苗光合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響
  2.1  實驗材料與方法
  2.2  乾旱脅迫對群眾楊氣體交換參數的影響
  2.3  乾旱脅迫對群眾楊葉片碳、氮含量與氮利用的影響
  2.4  乾旱脅迫對群眾楊生物量積累與形態結構的影響
  2.5  乾旱脅迫對群眾楊光合及水分利用的影響
  2.6  乾旱脅迫下群眾楊葉片碳、氮元素關係
  2.7  乾旱下群眾楊器官干物質分配與抗旱性的關係
  2.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壤乾旱對碧玉楊水氮利用與同化物分配的影響
  3.1  實驗材料與方法
  3.2  乾旱對碧玉楊氣體交換參數的影響
  3.3  乾旱對碧玉楊生長與生物量分配的影響
  3.4  乾旱對碧玉楊葉片碳、氮含量與氮利用的影響
  3.5  乾旱對根莖葉器官非結構性碳含量的影響
  3.6  乾旱對碧玉楊葉光合作用及水氮利用的影響
  3.7  乾旱下碧玉楊器官同化物分配與抗旱性的關係
  3.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乾旱及復水對小葉楊光合特性與解剖結構的響應
  4.1  研究材料與方法
  4.2  乾旱脅迫下小葉楊幼苗光合特性的變化
  4.3  復水后小葉楊幼苗光合特性的變化
  4.4  乾旱及復水對小葉楊幼苗生長狀況、干物質與NSC積累的影響
  4.5  小葉楊幼苗光合能力對乾旱及復水的響應
  4.6  乾旱及復水對小葉楊幼苗生長與干物質分配的影響
  4.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CO2濃度和氣溫升高對群眾楊光合特性與碳氨分配的影響
  5.1  實驗材料與方法
  5.2  葉片氣體交換參數和葉綠素熒光變化
  5.3  葉片解剖結構與光合特性變化
  5.4  葉莖根間的器官干物質和碳氨分配變化
  5.5  群眾楊幼苗葉片光合特性對空氣CO2濃度升高與增溫的響應
  5.6  CO2濃度升高與增溫對苗期群眾楊干物質積累與碳氦分配的影響
  5.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氨添加對中金楊幼苗葉經濟性狀與碳氨分配的影響
  6.1  實驗材料與方法
  6.2  功能葉瞬時氣體交換參數變化
  6.3  功能葉解剖結構與經濟性狀變化
  6.4  根莖葉器官生物量和碳氦分配變化
  6.5  中金楊葉片光合特性對氨添加的適應
  6.6  中金楊碳氨分配對氨添加梯度的適應差異
  6.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連續氨添加環境對中金楊葉光合特性與碳氮分配的影響
  7.1  實驗材料與方法
  7.2  中金楊幼苗功能葉光合特性對氨添加環境的響應變化
  7.3  氨添加環境下中金楊碳氨分配與NSC含量的變化
  7.4  頂梢和側枝葉光合特性對氦添加環境差異響應的機理
  7.5  過量氨添加環境對楊樹同化物分配的調控機理
  7.6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葉-根硝酸鹽同化對楊樹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抗旱性的影響
  8.1  實驗材料與方法
  8.2  生長與生物量分配對水分和氮有效性變化的響應
  8.3  不同水氮有效性條件下氮同化與葉片氮狀況差異
  8.4  碧玉楊和小葉楊葉片生態生理特性差異
  8.5  兩種楊樹生理生態特性差異的主要因素
  8.6  小葉楊和碧玉楊分別支持OPT和APT
  8.7  葉片-根系硝酸鹽同化比例可能影響生物量分配
  8.8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乾旱程度對氮添加緩解碧玉楊生長的影響及機理
  9.1  實驗材料與方法
  9.2  乾旱及氮添加對生物量、總碳和總碳積累與分配的影響
  9.3  乾旱及氮添加對碧玉楊葉片生理生態性狀的影響
  9.4  氮同化、NSC、水分與氮素利用效率變化
  9.5  不同乾旱程度下氮添加的效果差異
  9.6  氮添加提高中度乾旱下碧玉楊幼苗生長的生理生態機制
  9.7  重度乾旱下氮添加未緩解楊樹幼苗生長限制的可能原因
  9.8  碧玉楊氮同化對乾旱程度的適應性變化
  9.9  乾旱和氮添加是導致各部位可溶性糖積累的可能原因
  9.10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符號與縮略語釋義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