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光影放映室--當代德國電影的視聽語言

  • 作者:張弛|責編:姚燁銘
  • 出版社:同濟大學
  • ISBN:9787576517651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5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德國電影,以六部代表性影片為個案,深入剖析其如何通過視聽語言呈現德國歷史與現實中的重大文化議題,如兩德統一、歷史反思以及社會文化在歐洲化與國際化浪潮中的變遷。闡釋了德國電影如何以光影為媒介塑造國家形象和文化品牌,探討電影與社會、文化、政治之間的複雜關係,從而深化對德國電影及媒體文化的理解。研究揭示,當代德國電影在表現手法上呈現出敘事風格的多樣化、主題表達上的時空連續性、強烈的時代感以及視點擴張所展現的多元社會圖景。
    本書主要面向電影研究者、文化研究者、德語語言文學研究者,以及對德國社會文化和當代歐洲電影感興趣的讀者,亦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張弛|責編:姚燁銘

目錄
序言
第1章  導論:探索當代德國電影的文化議題
  1.1  從銀幕到現實——德國電影的文化解讀
  1.2  電影文化研究的趨勢
  1.3  本書的研究內容與框架
第2章  構建理論橋樑:電影與文化分析的交會點
  2.1  敘事到符號的多維解讀
  2.2  文本與案例的深度剖析
  2.3  電影社會學與文化學的跨學科視角
第3章  德國電影的歷史脈絡和當代轉型
  3.1  「二戰」后德國電影的發展歷程
  3.2  當代德國電影的主題演變
第4章  歷史的鏡像:兩德統一下的文化認同
  4.1  《再見列寧》——集體記憶與身份認同的探索
  4.2  《竊聽風暴》——特殊年代的自我救贖與道德覺醒
  4.3  兩德統一背景下的文化認同與個體自我
第5章  記憶的力量:納粹主義的當代回聲
  5.1  《白絲帶》——政治暴力與文化反思
  5.2  《浪潮》——反思納粹的教育學實驗
  5.3  納粹主義反思與教育的現實意義
第6章  全球的視野:國際化浪潮中的自我定位
  6.1  《羅拉快跑》——德國本土與國際文化的交匯
  6.2  《歐洲的一天》——歐洲一體化下的自我形象
  6.3  歐洲一體化與全球化的銀幕鏡像
第7章  結語
  7.1  當代德國電影特徵
  7.2  文化問題的電影闡釋
  7.3  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1 圖表概覽
附錄2 同時期主要德語電影基本信息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