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新材料技術應用報告(2024)

  • 作者:編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責編:劉麗宏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85328
  • 出版日期:2025/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3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結合當前我國各行業對新材料的應用與需求情況,重點關注我國重點領域新材料的先進生產技術與應用情況、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主要介紹了力致變色液晶材料、智能氣體感測器、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柔性電控微納執行器、熱輻射光譜調控技術、可變形超材料、可穿戴光學汗液感測器、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的光束線站和應用等各類新材料的特性、應用與先進技術,指出當前的技術難題,探究關鍵戰略材料的工業融合模式,構築新材料智能化、標準化、定製化應用體系建設。
    書中對新材料產業各領域的詳細解讀,為未來我國新材料領域的技術突破指明了方向,將為新材料領域研發人員、技術人員、產業界人士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責編:劉麗宏

目錄
第1章  新材料研發智能化技術發展研究
  1.1  概述
  1.2  新材料研發智能化技術國際研究進展
    1.2.1  材料智能計算設計技術及軟體
    1.2.2  材料自主/智能實驗技術及裝置
    1.2.3  數據驅動的材料研發與數字孿生
    1.2.4  材料研發智能化平台和基礎設施
  1.3  我國新材料研發智能化技術應用現狀
    1.3.1  材料高通量/智能計算與平台
    1.3.2  材料高通量/自主實驗與平台
    1.3.3  材料大數據技術與平台
    1.3.4  應用成效
  1.4  我國新材料研發智能化技術發展挑戰
  1.5  構建我國新材料研發智能化體系的技術途徑
    1.5.1  材料智能計算設計技術與核心軟體
    1.5.2  材料自主/智能實驗技術與高端裝置
    1.5.3  材料AI基礎演算法及關鍵技術
    1.5.4  智能化研發平台與協同創新網路
  1.6  支撐新材料研發智能化技術體系發展的措施建議
第2章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
  2.1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領域發展與技術概述
    2.1.1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概述
    2.1.2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變色機制
    2.1.3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的製備方法
    2.1.4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的應用
  2.2  力致變色液晶材料領域對新材料的戰略需求
    2.2.1  高性能智能材料的需求
    2.2.2  生物醫學領域的特殊需求
  2.3  力致變色材料當前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
第3章  智能氣體感測器
  3.1  氣體感測器技術概述和產業發展現狀
    3.1.1  氣體感測器產業發展歷程
    3.1.2  氣體感測器產業市場格局
    3.1.3  氣體感測器行業政策分析
    3.1.4  智能氣體感測器技術演進
  3.2  智能氣體感測器領域對新材料的戰略需求
    3.2.1  柔性感測新材料及製備方法
    3.2.2  智能氣敏新材料的新興應用場景
  3.3  發展我國智能氣體感測器產業的主要任務及存在的問題
    3.3.1  智能氣體感測器未來發展的主要任務
    3.3.2  影響智能氣體感測器發展的主要問題
  3.4  推動我國智能氣體感測器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第4章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
  4.1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背景簡介
    4.1.1  仿生學概念
    4.1.2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分類
  4.2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戰略需求
    4.2.1  仿生防護高分子材料
    4.2.2  仿生醫用高分子材料
    4.2.3  仿生智能高分子材料

    4.2.4  仿生能源高分子材料
    4.2.5  仿生環境高分子材料
  4.3  當前存在的問題與面臨的挑戰
    4.3.1  設計與製備方面
    4.3.2  性能優化方面
    4.3.3  應用拓展方面
    4.3.4  理論研究方面
  4.4  仿生功能高分子材料未來發展
    4.4.1  技術創新與突破
    4.4.2  應用領域拓展
    4.4.3  產業與市場發展
第5章  柔性電控微納執行器
  5.1  概述
  5.2  薄膜的電致形變原理
    5.2.1  電化學形變原理
    5.2.2  物理形變原理
    5.2.3  性能及定義
  5.3  電致動薄膜材料分類
    5.3.1  電化學執行器
    5.3.2  物理執行器
  5.4  電控薄膜執行器的應用
    5.4.1  微納機器人
    5.4.2  生物醫療器件
    5.4.3  智能超材料
  5.5  展望
第6章  熱輻射光譜調控技術
  6.1  光譜選擇性紅外隱身
  6.2  輻射製冷
  6.3  太陽能吸收器
第7章  可變形超材料
  7.1  概述
  7.2  可變形超材料的變形機理
    7.2.1  借助微結構的彈性大變形
    7.2.2  多穩態結構的穩態跳變
    7.2.3  折剪紙結構的摺疊-展開
    7.2.4  非均勻分佈應變引發的形變
    7.2.5  仿生可變形超材料
  7.3  可變形超材料及結構技術的典型應用
    7.3.1  可變體飛行器結構應用
    7.3.2  可變徑車輪結構應用
    7.3.3  可展開結構應用
    7.3.4  性能可在線調控結構應用
第8章  可穿戴光學汗液感測器
  8.1  概述
  8.2  柔性界面材料
    8.2.1  紙基
    8.2.2  聚合物
    8.2.3  織物
    8.2.4  柔性微納米材料
  8.3  汗液採集

  8.4  光學汗液檢測方法
    8.4.1  比色法
    8.4.2  熒光法
    8.4.3  SERS
    8.4.4  其他光學汗液檢測方法
第9章  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的光束線站和應用
  9.1  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概述
    9.1.1  同步輻射與四代光源
    9.1.2  同步輻射實驗技術
  9.2  第四代光源的線站特色與優勢
    9.2.1  光束線技術
    9.2.2  實驗技術及應用
    9.2.3  實驗技術的挑戰
  9.3  展望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