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靈魂只能獨行

  • 作者:周國平|責編:李艷芬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87029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1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親自編選,收錄歷年散文中的精華篇目,影響數代中國年輕人的人生智慧,盡在其中。
    幸福是靈魂的事,現代人卻如此不安。當人們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周國平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對聖經的解讀、對中國人精神性的闡述、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從人生與精神、生與死、苦難與信仰、真理與理想、意志與情感等多個方面,探索著人們精神生活的普遍困境,對於愛與恨、失敗與成功、才能與人品、平庸與偽善、懷念與追求給出獨到的解讀。哲學不止是慰藉,它是精神生活的支點,帶給我們一種開闊的思維方式,使我們不致沉淪于平庸的日常。你不必成為哲學家,但是應該有一點哲學眼光。靜下心來,想想靈魂的事,找回失落的生活意義,在繁忙中收穫平靜,擁有一個不焦慮的人生。

作者介紹
周國平|責編:李艷芬
    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愛與孤獨》《靈魂只能獨行》《只有一個人生》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寶貝,寶貝》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目錄
第一輯 靈魂的在場
  被廢黜的國王
  靈魂是一個遊子
  人的高貴在於靈魂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精神生活的哲學
  不滿足的人比滿足的豬幸福
  人是有靈魂的追求
  人類精神生活的整體
第二輯 朝聖的心路
  與世界建立精神關係
  朝聖的心路
  人所能及的神聖
  信仰之光
  勇氣證明信仰
  尼采與現代人的精神危機
  有所敬畏
  智慧和信仰
  上帝眼中無殘疾
  信仰
  宗教
第三輯 夢並不虛幻
  夢並不虛幻
  好夢何必成真
  真·善·美
  度一個創造的人生
  哲學、時代與理想主義
  讓世界適合於小王子們居住
  一個真誠的理想主義者
  哲學家或中蠱者
  理想主義
  心靈也是一種現實
  夢在人生中的價值
  創造
  天才
  精神現象
第四輯 守望的距離
  守望的角度
  守望者的職責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人不只屬於歷史
  善良·豐富·高貴
  「己所欲,勿施於人」
  報應
  何嘗失落
  救世和自救
  堅守精神的家園
  高貴者的道德
  道德現象
  論平庸和偽善

  人品和智慧
第五輯 孤島斷想
  靈魂只能獨行
  內在的眼睛
  靈魂之杯
  精神之樹的果實
  靈魂的親緣關係
  小愛和大愛
  偶然性的價值
  塵世遭遇的意義
  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
  生活的減法
  心靈的空間
  豐富的單純
  自然、社會與人性的單純
  道路與家
  信仰的價值
第六輯 讀《聖經》札記
  不可發誓
  恨是狹隘,愛是超越
  天上的財寶
  伺候哪一個主人
  行淫的女人
  精神領域里的嫉妒
  本鄉人眼中無先知
  奧秘和比喻
  一天的難處一天擔當
  輿論的不寬容
  小孩、富人和天國
  可持續的快樂
  苦難的精神價值
  狂妄者最無信仰
  不見而信
  拒絕光即已是懲罰
  不可試探你的上帝
  不僅是靠食物
  神聖的休息日
  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的
  種子和土壤
  不要把珍珠扔給豬
  虔誠不是目的
  耶穌的命運
第七輯 幸福和苦難
  幸福是靈魂的事
  快感離幸福有多遠?
  可持續的快樂
  苦難的精神價值
  面對苦難
  麻木比瘟疫更可怕
  幸福

  尋常的苦難
  人得救靠本能
  苦難與人的素質
第八輯 智者的心靈
  智慧的誕生
  哲學的魅力
  哲學與隨感錄
  尋求智慧的人生
  哲學世界里的閑人
  哲學與精神生活
  哲學不只是慰藉
  孔子的灑脫
  另一個韓愈
  杞人是一位哲學家
  哲學是靈魂的追問
  哲學與詩
  哲學家
  智慧
第九輯 希臘的智慧
  玩骰子的兒童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第十輯 哲學和時代
  哲學的命運
  哲學與孩子與通俗化
  哲學與我們時代
  輕視哲學的民族不可能優秀
  誰來上哲學課
  關於「純粹哲學」
  哲學是棄婦又是夢中情人
  哲學與社會
第十一輯 傳統與人文精神
  讀魯迅的不同眼光
  《李白與杜甫》內外
  人類的敦煌
  中國人缺少什麼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