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清代方劑學史研究(1644-1840)(精)

  • 作者:馬紅治|責編:周鼎//喬素娟
  • 出版社:學苑
  • ISBN:9787507770117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79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清代方劑學史研究(1644-1840)》聚焦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發展,系統探究其歷史脈絡與特點。首先界定方劑、方劑學等相關概念,闡述研究意義。接著分析發展背景,包括清以前概況及明代醫學、明末清初社會背景等基礎。書中指出新綜合分類法完善了中醫方劑學分類體系,從病證、臟腑等多維度分類。在理論方面,藥物配伍、組方原則、煎服法等有探索提高,「通治方」概念確立,方劑加減化裁有新特點。新方創製豐富,溫病方成熟創新,雜病方劑多樣。實用性方書編纂普及,宮廷方劑獨具特色。辨治模式從「辨病論治」轉向「辨證論治」,清學思想影響方劑學發展。最後總結此時期方劑學成就顯著,形成初步體系,理論探索突出,新方創新大,且具有重視理論、制方講究等特點。

作者介紹
馬紅治|責編:周鼎//喬素娟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有關概念的界定
    一、方劑
    二、方劑學
    三、方劑學史
    四、方書
    五、清代分期
  第二節  研究清代前中期方劑學史的意義
    一、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發展概述
    二、前人對清代前中期方劑學史的研究
    三、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發展背景
  第一節  清以前方劑學發展概況
  第二節  清代前中期方劑學創新的基礎
    一、明代的醫學發展
    二、明末清初的歷史和社會背景
  小結
第三章  新綜合分類法完善了中醫方劑學分類體系
  第一節  按病證分類
  第二節  按臟腑部位分類
  第三節  按病因分類
  第四節  按組成分類
  第五節  按治法分類
    一、「十二劑」分類法
    二、「八陣」分類法
  第六節  葯目分類法
  第七節  《醫方集解》新綜合分類法完善了中醫方劑學分類體系
  小結
第四章  方劑學理論的探索與提高
  第一節  藥物配伍理論的豐富
    一、《得配本草》中藥物配伍理論的細分
    二、方劑歸經的萌芽
  第二節  方劑組方原則的闡釋
    一、君臣佐使原則
    二、性味原則
    三、五行生剋組方原則
    四、六氣淫勝組方原則
  第三節  煎服法的發展
    一、煎藥法
    二、服藥法
  第四節  對古方劑量的考證
  小結
第五章  「通治方」概念的確立和方劑加減化裁的新特點
  第一節  「通治方」概念的確立
    一、「通治方」的正式提出
    二、通治方的分類及特點
    三、通治方的應用
  第二節  方劑加減化裁的新特點
    一、方劑加減的含義
    二、清代方劑加減化裁的新特點

  小結
第六章  借鑒前人經驗,勇於創製新方
  第一節  溫病方的成熟與創新
    一、溫(濕)熱類方劑的創新
    二、溫疫類方劑的進一步發展
  第二節  雜病方劑的創新
    一、甘潤養胃類方劑
    二、平肝息風類方劑
    三、化痰類方劑
    四、辛香搜絡類方劑
    五、辛開苦降類方劑
    六、活血化瘀類方劑
    七、外科專方
    八、婦科專方
    九、喉科專方
  小結
第七章  實用性方書的編纂普及
  第一節  空前發展的入門類方書
    一、《湯頭歌訣》
    二、陳修園的歌訣類著作
  第二節  綜合性方論類著作的大量湧現
    一、《古今名醫方論》
    二、《醫方集解》
    三、《絳雪園古方選注》
    四、《刪補名醫方論》
    五、《成方切用》
  第三節  驗方類方書
    一、《秘方集驗》
    二、《古方匯精》
    三、《串雅內編》
  小結
第八章  獨具特色的清代宮廷方劑
  第一節  蔚然成風的宮廷代茶飲
    一、養心安神代茶飲
    二、養鎮心神代茶飲
  第二節  處方用藥獨具特色
    一、多姿多彩的藥引
    二、注重實效的清官方
  第三節  成藥的大規模應用
  小結
第九章  辨治模式變化對清代方劑學理論提高的影響
  第一節  宋以前「辨病論治」占主流
  第二節  宋金元時期「辨病論治」逐步讓位於「辨證論治」
  第三節  從「方病對應」轉向「方證對應」
  第四節  辨證論治的思考
第十章  清學對方劑學發展的影響
  第一節  清初「經世致用」思想導致了中醫方劑學的實用性傾向
  第二節  清中葉考據之風盛行引發了中醫方劑學「尊經崇古」思潮
第十一章  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的成就與特點
  第一節  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的成就

    一、《醫方集解》所創的新的綜合分類法標志著中醫方劑學的初步形成
    二、清代前中期醫家,在方劑學理論的探索與提高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三、新方特別是溫病方的創新,是此期乃至有清一代方劑學方面最大的成就
  第二節  清代前中期方劑學的特點
    一、重視理論,專篇闡發
    二、制方化裁,講究質量
    三、清官藥方,獨具特色
    四、方書實用,精要簡約,易於普及
    五、單驗方書,數量大增
參考文獻
附錄 中醫方劑學發展年表
公元前
公元后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