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文化書院(那些穿越歷史風雲的大先生們1)/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文集

  • 作者:編者:陳越光//衣海曼|責編:李珃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
  • ISBN:9787520219839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20世紀是一個大時代,魯迅說,所謂大時代,不是生,乃是死也。大時代是生死相交,面死創生的時代。今天常有人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大時代,是時代的一座山壓在所有人身上,衝破是生,壓垮是死。大時代能淬煉出一種大智大勇,大時代的大先生會把這種大智大勇貫穿在學術境界中。這些穿越了大時代狂風巨浪的學術大家們,從大風大浪中走來,身上既有那種特殊的魅力,也不可能滴水不沾、一塵不染。所以,我們洞察時代,傳承學術,還要理解人生。
    今天的解讀者,需要「同情地進入前一代人的生活」,在學術傳承中共情地理解前輩的人生,從而真正懂得他們的境界和學術。

作者介紹
編者:陳越光//衣海曼|責編:李珃

目錄
第一章 馮友蘭先生的學術宗旨與精神境界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首講
  1.1 樂黛雲致辭:湯先生去世近十年了,我們沒有忘記他
  陳越光致辭:洞察時代 傳承學術 理解人生
  1.2 陳來主講:從「貞元之際」到「舊邦新命」——馮友蘭先生的學術宗旨與精神境界
  1.3 李中華:對《馮友蘭先生的學術宗旨與精神境界》的評議文
  1.4 現場互動
  1.5 嘉賓發言:我所理解的「闡舊邦以輔新命」
第二章 楊振寧和他的世界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二講
  2.1 施一公致辭:從楊先生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榮耀與使命的完美統一
  陳越光致辭:時代如天,學術是地,人生為本
  楊振寧致辭:我對人生意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2.2 陳方正主講:楊振寧和他的世界——鋒芒、幸運、衝突與融合
  2.3 蔡榮根評議:物理學大師:楊振寧先生
  潘建偉評議:高山仰止——我印象中的楊振寧先生
  2.4 現場互動
第三章 梁漱溟的思想與精神世界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三講
  3.1 楊立華致辭:這是一次精神呼應和相互感召
  梁培恕發言:先父的文化觀
  3.2 景海峰主講:梁漱溟的思想與精神世界
  3.3 干春松評議:梁漱溟的多元文化觀的現代意義
第四章 張岱年先生的思想與境界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四講
  4.1 程樂松致辭:張岱年先生給我的理論指引
  4.2 李中華主講:經師易遇 人師難求——張岱年先生的思想與境界
  4.3 魏常海評議:「綜合創新」是張先生學術思想與治學的一大原則
  4.4 干春松發言:北大哲學系的老先生在人格上給人以感染
  張尊超發言:我父親用一生實踐了「改造世界、服務人類」
  4.5 陳越光結語:謙謙君子 卑以自牧
第五章 季羡林:中國學問家的典範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五講
  5.1 王邦維致辭:季先生一生最突出的貢獻是對中國東方學科建設所做的奠基性、開拓性的工作
  陳明致辭:努力回應民族之所需,成就時代之所問
  5.2 郁龍余主講:季羡林:中國學問家的典範
  5.3 葛維鈞評議:略談季羡林先生的學術主張
  5.4 嘉賓發言:我眼中的季羡林先生
  5.5 陳越光結語:學問的氣象、學者的堅守和看前輩大家的視角
第六章 湯一介先生學術思想評介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六講
  6.1 程樂松致辭:爝火不息 文化的堅守者湯一介先生
  湯丹發言:湯一介先生一生就是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文化走向中國
  6.2 楊立華主講:新軸心時代的哲學矚望:湯一介先生學術思想評介
  6.3 李中華:對《新軸心時代的哲學矚望:湯一介先生學術思想評介》的評議文
  6.4 現場互動
  6.5 陳越光結語:有一種永恆,叫作他開創的事業後繼有人
附錄:談「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
  李中華:讓傳統文化延續弘揚,是他們共同的貢獻
  陳越光:用獨立的見地與獨到的思考來解讀「時代、學術與人生」

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