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犯罪與行為側寫

  • 作者:(美)柯特·R.巴托爾//安妮·M.巴托爾|責編:蘇晶|譯者:陳睿涵
  •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ISBN:9787565349881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1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從犯罪側寫領域展開討論,從犯罪現場側寫、地理側寫、心理側寫、嫌犯側寫與心理剖析的角度共同構築犯罪側寫的系統結構。犯罪現場中,屍體的痕跡、牆上的字跡、凌亂的證物傳達著犯罪人的動機與訴求;對作案地點的分析與判斷如同燈塔般指示著犯罪人的所在地;一些不經意的細節與動作如同預警信號般暗示著校園槍擊案或大規模屠殺的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的喪鐘仍警醒著我們嫌犯識別與測謊工作的重要性;死者生前的軌跡與行為指示著受害人的死亡另有冤屈。本書從理論與實際案例出發,探尋犯罪人千奇百怪的行為背後隱藏的規律與秘密。

作者介紹
(美)柯特·R.巴托爾//安妮·M.巴托爾|責編:蘇晶|譯者:陳睿涵

目錄
前言
譯者序
第1章  犯罪側寫概述
  1.1  歷史早期的犯罪側寫
  1.2  現代犯罪側寫的起源
  1.3  行為側寫的五大領域
  1.4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2章  犯罪現場側寫概述
  2.1  聯邦調查局早期側寫的起源
  2.2  《犯罪分類手冊》
  2.3  當代的犯罪現場側寫
  2.4  分類學與側寫
  2.5  臨床側寫與精算側寫
  2.6  側寫師的專業培訓與獨特品質
  2.7  犯罪現場側寫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2.8  犯罪現場側寫中常見的心理學認知缺陷
  2.9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3章  犯罪現場側寫的科學方法
  3.1  關於犯罪側寫的誤解
  3.2  犯罪側寫科學化的理論基礎
  3.3  犯罪現場側寫科學化的開端
  3.4  關於「個體—情境」的討論
  3.5  A→C方程式
  3.6  英國的行為偵查分析師
  3.7  與側寫相關的當代犯罪學理論
  3.8  科學側寫的潛在缺陷
  3.9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4章  犯罪地理側寫與地圖繪製
  4.1  犯罪地圖繪製
  4.2  犯罪地理側寫
  4.3  對受害人的「狩獵」模式
  4.4  犯罪地理側寫的基本假設
  4.5  犯罪地理側寫的近期研究
  4.6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5章  犯罪側寫在具體案件中的應用
  5.1  犯罪側寫在兒童綁架案中的應用
  5.2  犯罪側寫在連環凶殺案中的應用
  5.3  犯罪側寫在連環強姦案中的應用
  5.4  犯罪側寫在連環縱火案中的應用
  5.5  犯罪側寫在連環盜竊案中的應用
  5.6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6章  心理側寫——威脅與風險評估
  6.1  心理側寫的簡史
  6.2  威脅評估概述
  6.3  威脅評估與校園暴力

  6.4  工作場所的暴力行為
  6.5  暴力風險評估
  6.6  跟蹤
  6.7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7章  基於犯罪嫌疑人的側寫
  7.1  種族側寫
  7.2  恐怖主義犯罪
  7.3  乘客側寫
  7.4  基於行為特徵的犯罪嫌疑人側寫
  7.5  行為觀察技術應用於可疑乘客識別
  7.6  謊言的識別
  7.7  測謊的新技術
  7.8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8章  重建性心理評估——心理剖析
  8.1  「愛荷華號」案件
  8.2  心理剖析概述
  8.3  心理剖析的目標
  8.4  心理剖析的具體過程
  8.5  對剖析結果的評估
  8.6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第9章  犯罪側寫在法庭的適用
  9.1  引入側寫證據的途徑
  9.2  引入專家證人的法律標準
  9.3  專家證人的側寫證據
  9.4  犯罪現場側寫在法庭中的適用
  9.5  本章總結
本章專業術語彙總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檢索表
關於作者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