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關於語言的文學使用研究(精)/梅洛-龐蒂文集

  • 作者:(法)梅洛-龐蒂|編者:(法)伯納戴塔·扎卡里羅//艾瑪紐爾·德·聖·奧貝爾|總主編:楊大春//張堯均|譯者:王禮平//楊大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52294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47
人民幣:RMB 12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關於語言的文學使用研究》一書由「前言」、「編者按」、「備課目錄」、「課程摘要草稿」、「備課筆記」和「附錄:『薩特-帕蘭』閱讀筆記」構成。該書的主體部分是梅洛-龐蒂于1953年在法蘭西學院第一個教學年度講授的周一課程的「備課筆記」。該講授共有15次課,其中2次為關於文學問題的導論課,其他13次分別以瓦萊里和斯湯達為例來探討語言的文學使用。該課程是與周四課程《感性的世界與表達的世界》平行講授的。梅洛-龐蒂于1951年左右中止寫作的生前未刊稿《世界的散文》集中體現了他通過描述散文與詩歌的關係展開的關於文學語言的見解,《關於語言的文學使用研究》的課程進一步深化了這一重要的主題,更加豐富了他的語言現象學思想。

作者介紹
(法)梅洛-龐蒂|編者:(法)伯納戴塔·扎卡里羅//艾瑪紐爾·德·聖·奧貝爾|總主編:楊大春//張堯均|譯者:王禮平//楊大春
    梅洛-龐蒂(1908—1961),法國二十世紀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是法國存在主義的傑出代表,與薩特地位相當。他的哲學思想受到胡塞爾現象學、海德格爾、格式塔形式理論的啟迪,是現象學在法國完成「存在主義轉向」的重要推手,以現象學的方法研究美學也是梅洛-龐蒂的傑出貢獻。主要著作有:《知覺現象學》《行為的結構》《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意義與無意義》等。

目錄
前言:為了一種文學(一)思想——伯納戴塔·扎卡里羅
編者按
備課目錄
課程摘要草稿
備課筆記
  [第一部分:瓦萊里]
  [第二部分:斯湯達]
附錄 「薩特-帕蘭」,閱讀筆記
中法術語對照表
法中術語對照表
西中人名對照表
中西人名對照表
譯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