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農學概論(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王愛萍//喬月靜|責編:梁愛榮
  •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
  • ISBN:9787565534508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0
人民幣:RMB 56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結合最新農業政策和科技成果,對第2版內容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從農學的概念、特點、思想出發,介紹了種植業資源與農田生態系統,作物的起源、分類與分佈,作物生長發育及產量品質形成,圍繞品種選育,作物種植、保護與調控技術,農產品加工,農作制度等方面展開,同時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糧食安全及種植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闡述。本書涉及的領域較廣,與作物生產緊密相關,適合農業院校農學相關專業學生選用,也可供農業工作者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王愛萍//喬月靜|責編:梁愛榮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農學的概念、地位和特點
    一、農學的概念
    二、農學的性質
    三、農學的地位與作用
    四、農學的特點
  第二節  中國農業發展歷程和農學思想
    一、中國農業發展歷程
    二、中國農學思想
  第三節  糧食安全
    一、作物生產的發展概況
    二、糧食需求情況
    三、糧食安全
    四、糧食安全問題的解決途徑
第二章  種植業資源與農田生態系統
  第一節  我國種植業資源及其特點
    一、氣候資源
    二、土地資源
    三、生物資源
    四、社會資源
  第二節  生態因子與作物生長的關係
    一、影響作物生長的生態因子
    二、作物生長與光照
    三、作物生長與溫度
    四、作物生長與水分
    五、作物生長與空氣
    六、作物生長與土壤
  第三節  農田生態系統
    一、農業生態系統
    二、農田生態系統
    三、農田生態系統的能量轉化
    四、農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第三章  作物的起源、分類與分佈
  第一節  作物的起源與傳播
    一、作物的起源
    二、作物的傳播
  第二節  作物的分類
    一、按照植物學分類
    二、按照作物生物學特性分類
    三、按照作物用途與植物學系統相結合分類
  第三節  作物分佈
    一、禾穀類作物
    二、豆類作物
    三、薯類作物
    四、油料作物
    五、纖維作物
    六、糖料作物
    七、嗜好作物
第四章  作物生長發育及產量品質形成
  第一節  作物的生長發育

    一、作物生長和發育的內涵
    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關係及調控
    三、作物S形生長進程及應用
    四、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五、作物器官建成
  第二節  作物的產量及產量形成
    一、作物的產量
    二、產量構成因素
    三、作物產量形成
    四、作物產量潛力與增產途徑
  第三節  作物品質及品質形成
    一、作物品質
    二、作物產品品質形成過程
    三、提高作物產品品質的途徑
第五章  作物品種選育與生產利用
  第一節  作物品種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一、品種的概念
    二、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第二節  作物的繁殖方式與品種類型
    一、作物的繁殖方式
    二、作物的品種類型
  第三節  作物育種方法與技術
    一、引種
    二、傳統育種方法
    三、現代分子設計育種方法
  第四節  品種審定與種子生產
    一、品種審定或登記
    二、種子生產的程序
    三、防止品種混雜和退化的措施
第六章  作物種植原理與技術
  第一節  土壤耕作與培肥技術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
    二、土壤耕作的類型
    三、土壤培肥的原理
    四、土壤培肥的技術
  第二節  作物的播種與田間管理
    一、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二、播種時期及關鍵技術
    三、田間管理與主要措施
  第三節  覆蓋栽培技術
    一、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二、秸稈覆蓋栽培技術
    三、砂石覆蓋栽培技術
  第四節  作物水分調節技術
    一、灌溉技術
    二、排水技術
    三、保水技術
  第五節  作物施肥技術
    一、施肥原則
    二、影響因素

    三、肥料種類
    四、施肥方法
  第六節  收穫與貯藏
    一、收穫時期
    二、收穫方法
    三、收穫物的粗加工
    四、貯藏
第七章  作物保護技術
  第一節  雜草危害及其防控
    一、雜草的定義及危害
    二、雜草的種類
    三、雜草的生物學特點
    四、雜草防除方法
  第二節  作物蟲害及其防治
    一、害蟲對作物的危害
    二、害蟲防治方法
    三、綜合防治策略
    四、新技術在害蟲防治中的應用
  第三節  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一、作物病害及其癥狀
    二、作物病害的類型
    三、作物病害防治方法
    四、主要作物病害及其防治
第八章  作物調控技術
  第一節  作物的化學調控技術
    一、植物生長調節劑分類
    二、生長調節劑對作物的作用
    三、作物化學調控的生產意義
    四、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
  第二節  人工控旺技術
    一、鎮壓
    二、深中耕
    三、曬田
    四、整枝
    五、打頂(摘心)
    六、打(割)葉
第九章  農產品加工及利用
  第一節  農產品加工概述
    一、農產品加工的概念
    二、農產品加工的性質和特點
    三、農產品加工的意義
    四、農產品加工的分類
  第二節  農產品加工技術
    一、糧食作物的加工利用
    二、油料作物的加工利用
    三、釀品加工
    四、纖維加工
    五、煙草加工
    六、秸稈的綜合利用
第十章  農作制度與區域農業發展

  第一節  農作制度的概念與發展
    一、農作制度的概念
    二、農作制度的發展演變
    三、中國農作制度特徵
  第二節  種植制度
    一、作物布局
    二、複種
    三、間套作
    四、輪作與連作
  第三節  我國農作制度分區與區域農業發展
    一、農作制度區劃的意義及原則
    二、我國農作制度分區與區域發展
第十一章  農業新質生產力
  第一節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概念及其發展現狀
    一、新質生產力
    二、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概念
    三、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組成要素
    四、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現狀
  第二節  種植業發展趨勢
    一、智慧種植業組成
    二、作物生產現代化
    三、綠色農業與鄉村振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