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以甘肅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例)/甘肅文旅高質量發展研究系列/雁苑文叢

  • 作者:馬琳娜|責編:郭國璽
  • 出版社:中國經濟
  • ISBN:9787513682060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7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甘肅省非遺項目的社會文化價值及其重要性,對甘肅省代表性非遺項目及其傳承與保護進行系統而深入的分析,從相關專家和非遺傳承人的視角和地理、歷史、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探討非遺的傳承人培養、保護措施和與現代生活的融合,對非遺的傳承意義、非遺原真性保護傳承和創新性活化發展的關係及其社會參與進行總結與探索,為公眾參與非遺保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為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實踐參考。

作者介紹
馬琳娜|責編:郭國璽
    馬琳娜,博士、蘭州文理學院旅遊學院副教授,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獲得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專業博士學位,主講《旅遊美學》和《中國文化概論》等課程,主要的研究方向為絲綢之路及西北民族歷史文化,在CSSCI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項目多項。

目錄
緒論
  一、甘肅的地理人文與歷史概述
  二、甘肅非遺的定義與分類
  三、甘肅非遺的分佈與特點
  四、甘肅非遺的社會文化價值
  五、本書的寫作目的與結構
第一章  甘肅非遺漫談
  一、甘肅非遺從業者的非遺文化體驗
  二、甘肅非遺的豐富性
  三、甘肅非遺的宣傳與保護
  四、甘肅非遺的現代傳承與挑戰
第二章  甘肅民間音樂的當代發展與創新
  一、甘肅民歌的傳承與現代創作
  二、甘肅民間音樂的地域特色與創新
  三、甘肅民間音樂的現代傳承
第三章  甘肅民間文學的當代傳承與價值
  一、甘肅民間文學的源流與發展
  二、甘肅民間文學的特徵
  三、甘肅民間文學的價值
  四、甘肅民間文學的保護和現代發展
第四章  洮硯製作技藝
  一、洮硯的歷史淵源
  二、洮硯的製作技藝
  三、洮硯與其他石質硯的區別
  四、硯台的鑒賞價值
  五、洮硯製作技藝的歷史意義
  六、洮硯製作技藝的傳承
第五章  天水雕漆製作技藝
  一、漆器簡介
  二、漆器的製作技藝
  三、天水漆器的特點
  四、天水漆器的創新發展與傳承
第六章  蘭州太平鼓
  一、蘭州太平鼓的源流及主要形式
  二、蘭州太平鼓的傳承
第七章  甘南藏族唐卡
  一、唐卡的發展歷史
  二、唐卡的製作技藝
  三、唐卡的保護與傳承
第八章  敦煌舞
  一、敦煌舞的歷史溯源
  二、《絲路花雨》與敦煌舞的美學價值
  三、敦煌舞的傳承
第九章  蘭州鼓子
  一、蘭州鼓子溯源
  二、蘭州鼓子的藝術形式
  三、蘭州鼓子的傳承和創新
第十章  臨夏磚雕
  一、何為臨夏磚雕
  二、臨夏磚雕的製作技藝

  三、臨夏磚雕的傳承與發展
第十一章  慶陽香包
  一、慶陽香包的溯源和分類
  二、慶陽香包的傳承和創新發展
第十二章  隴劇
  一、隴劇的歷史淵源與獨特地位
  二、隴劇的藝術特色與價值
  三、隴劇的傳承與發展
第十三章  慶陽嗩吶
  一、慶陽嗩吶的歷史追溯與傳承
  二、嗩吶藝術傳承人的故事
  三、嗩吶文化的社會價值
  四、嗩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第十四章  永靖白塔鄉古建築藝術
  一、永靖古建築藝術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淵源
  二、永靖古建築修復案例
  三、永靖古建築修復技藝傳承的文化價值
第十五章  秦腔
  一、秦腔的地域特色與群眾基礎
  二、秦腔的流派與藝術特點
  三、秦腔的傳承與現代發展
第十六章  臨夏松鳴岩花兒會
  一、跨地域的民間音樂藝術
  二、花兒的流派與特點
  三、花兒的藝術價值
  四、花兒傳承的重要性與挑戰
第十七章  漳縣井鹽手工熬制技藝
  一、漳鹽的歷史淵源
  二、漳鹽與社會文化的交融
  三、漳鹽的現代價值與傳承保護
第十八章  慶陽剪紙
  一、慶陽剪紙的來源
  二、慶陽剪紙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
  三、慶陽剪紙技法
  四、慶陽剪紙的傳承和教育
第十九章  河西寶卷
  一、河西寶卷的起源與特點
  二、河西寶卷的演唱技藝與時代價值
  三、河西寶卷的傳承與創新
第二十章  裕固族天鵝琴
  一、《天鵝琴》的舞台演繹
  二、《天鵝琴》與裕固族文化之美
  三、《天鵝琴》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第二十一章  甘州古樂
  一、甘州古樂的歷史淵源
  二、甘州古樂的流傳與演變
  三、甘州古樂的構成與特點
  四、甘州古樂的現代傳承
第二十二章  古琴
  一、古琴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二、古琴的演奏與藝術特色
  三、古琴的非遺傳承與保護
第二十三章  琵琶
  一、琵琶藝術的歷史發展
  二、甘肅琵琶藝術的特色與貢獻
  三、甘肅琵琶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出版
  四、甘肅琵琶藝術的保護與推廣
第二十四章  張家川皮活製作技藝
  一、張家川皮活製作技藝概述
  二、張家川皮活製作技藝的工藝流程
  三、張家川皮活製作技藝的社會價值
  四、張家川皮活製作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第二十五章  涼州賢孝
  一、賢孝的藝術特色
  二、涼州賢孝的傳承
  三、涼州賢孝的文化魅力與社會價值
  四、涼州賢孝的傳承現狀與挑戰
第二十六章  兩當號子
  一、兩當號子的分佈與歷史起源
  二、兩當號子的演唱形式和文化價值
  三、兩當號子的傳承與發展
第二十七章  通渭彩繪
  一、通渭彩繪的歷史淵源
  二、通渭彩繪的傳承價值
  三、通渭彩繪技藝
第二十八章  民勤曲子戲
  一、民勤曲子戲的歷史溯源
  二、民勤曲子戲的藝術特色
  三、民勤曲子戲的保護和傳承現狀
第二十九章  武山旋鼓舞
  一、武山旋鼓舞的歷史溯源
  二、武山旋鼓舞的藝術形式
  三、武山旋鼓舞的文化價值
  四、旋鼓舞的保護和傳承
第三十章  裕固族民歌
  一、裕固族民歌概述
  二、裕固族民歌的歷史淵源
  三、裕固族民歌的藝術特點
  四、裕固族民歌的傳承和發展
第三十一章  通渭小曲
  一、通渭小曲的歷史淵源
  二、通渭小曲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
  三、通渭小曲的保護與傳承
第三十二章  蘭州黃河大水車製作技藝
  一、蘭州黃河大水車的歷史淵源
  二、蘭州黃河大水車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三、蘭州黃河大水車的保護和傳承
第三十三章  肅南裕固族服飾
  一、肅南裕固族服飾的起源
  二、肅南裕固族服飾的特點

  三、肅南裕固族服飾的傳承與創新
第三十四章  張家川花兒
  一、張家川花兒的歷史淵源
  二、張家川花兒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三、張家川花兒的演唱技藝
  四、張家川花兒的保護與傳承
第三十五章  慶陽窯洞
  一、慶陽窯洞概述
  二、慶陽窯洞的溯源
  三、慶陽窯洞的建築特點
  四、慶陽窯洞的建築構造技藝
  五、慶陽窯洞的保護和傳承
第三十六章  敦煌壁畫故事
  一、敦煌石窟概述
  二、敦煌壁畫故事中的典型形象
  三、敦煌壁畫故事的價值
  四、敦煌壁畫故事的保護與傳承
第三十七章  蘭州刻葫蘆
  一、蘭州刻葫蘆的歷史
  二、蘭州刻葫蘆的技藝
  三、蘭州刻葫蘆的文化藝術價值及其經濟價值的衡量
  四、蘭州刻葫蘆的傳承和保護
第三十八章  會寧剪紙
  一、會寧剪紙的藝術特色
  二、會寧剪紙的文化藝術價值
  三、會寧剪紙的傳承和保護
第三十九章  蘭州染纈技藝
  一、蘭州染纈技藝的歷史沿革
  二、蘭州染纈技藝及其特點
  三、蘭州染纈技藝的美學價值
  四、蘭州染纈技藝傳承現狀
後記
附錄
  附錄1  甘肅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附錄2  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