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環境行為學(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系列推薦教材)

  • 作者:編者:王琰|責編:柏銘澤//陳樺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312412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4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環境行為學是研究人與人所處的物質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環境行為學是新型交叉學科與應用學科,涉及心理學、社會學、地理學、文化學、人類學、建築學、城市規劃、園林規劃與設計和環境保護等多種領域。本教材主要闡述環境行為學的基本理論及方法,共九章,包括:緒論、感覺、知覺與認知、環境知覺理論、個人空間、私密性與領域性、城市環境認知、外部公共空間行為模式、使用后評價、特定空間中的環境與行為、優秀作業評析。可作為建築學、城鄉規劃學、城市設計、風景園林學、環境設計等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為相關專業的設計人員與科研人員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王琰|責編:柏銘澤//陳樺
    王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博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築學會環境行為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學者。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涵評專家、科學技術部專家庫專家、中國建築學會專家庫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行為學、學校設計與健康校園、兒童友好環境與社區更新等。已出版《建築空間環境與行為》《高職院校實訓空間設計研究》等著作與教材,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學基金項目4項。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環境行為學的概念
  1.2  環境行為學理論的發展歷程
    1.2.1  國外環境行為學的研究歷程
    1.2.2  我國環境行為學研究的發展與動態
  1.3  環境行為學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感覺、知覺與認知
  2.1  感覺
    2.1.1  基本概念
    2.1.2  影響因素
    2.1.3  感覺之間的相互作用
  2.2  感覺與空間環境設計
    2.2.1  視覺
    2.2.2  聽覺
    2.2.3  嗅覺
    2.2.4  觸覺
    2.2.5  動覺
    2.2.6  溫度和氣流
    2.2.7  不同感覺的綜合運用
  2.3  知覺
    2.3.1  基本概念
    2.3.2  知覺的特點
    2.3.3  知覺定勢
    2.3.4  對變化的知覺
  2.4  認知
    2.4.1  基本概念
    2.4.2  「空間—行為」的關係
第3章  環境知覺理論
  3.1  格式塔知覺理論
    3.1.1  格式塔心理學簡介
    3.1.2  格式塔的含義
    3.1.3  格式塔的組織原則
  3.2  生態知覺理論
    3.2.1  生態知覺理論的基本觀點
    3.2.2  生態知覺理論的意義
  3.3  概率知覺理論
    3.3.1  概率知覺理論的基本概念及觀點
    3.3.2  概率知覺理論的意義
  3.4  環境知覺理論在設計中的應用
    3.4.1  格式塔知覺理論與設計
    3.4.2  生態知覺理論與設計
    3.4.3  概率知覺理論與設計
第4章  個人空間、私密性與領域性
  4.1  個人空間
    4.1.1  基本概念
    4.1.2  個人空間的度量與功能
    4.1.3  個人空間的影響因素
    4.1.4  人際距離

    4.1.5  空間定位與座位布置
  4.2  私密性
    4.2.1  基本概念
    4.2.2  私密性的功能
    4.2.3  最優私密性水平
    4.2.4  私密性與空間設計
  4.3  領域性
    4.3.1  基本概念
    4.3.2  領域的類型
    4.3.3  領域的功能
    4.3.4  領域性與空間設計
第5章  空間環境認知及其應用
  5.1  認知地圖概述
    5.1.1  基本概念
    5.1.2  性質與特點
    5.1.3  功能與局限性
  5.2  公共認知地圖及其組成要素
    5.2.1  公共認知地圖
    5.2.2  公共認知地圖的組成要素
    5.2.3  五要素與城市意象
  5.3  城市意象研究
    5.3.1  可識別性環境的特徵
    5.3.2  城市環境認知調研方法
第6章  外部公共空間行為模式
  6.1  外部公共空間活動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活動的類型
    6.1.3  研究現狀
  6.2  5W調研方法
    6.2.1  時間要素(When)
    6.2.2  活動人群(Who)
    6.2.3  活動場所(Where)
    6.2.4  活動目的(Why)
    6.2.5  活動研究(What)
    6.2.6  5W法的綜合運用
  6.3  外部公共空間的行為模式
    6.3.1  動作性的行為模式
    6.3.2  體驗性的行為模式
    6.3.3  影響行為模式的因素
    6.3.4  空間異用
第7章  使用后評價
  7.1  使用后評價概述
    7.1.1  使用后評價概念
    7.1.2  使用后評價研究歷程
    7.1.3  使用后評價研究目的及性質
    7.1.4  使用后評價的過程及考察因素
    7.1.5  使用后評價的檢驗
  7.2  使用后評價的類型、操作程序及方法
    7.2.1  使用后評價的類型
    7.2.2  使用后評價的操作程序

    7.2.3  使用后評價的研究方法
  7.3  使用后評價(POE)在建成環境中的應用
    7.3.1  使用后評價的應用——以中學中庭空間為例
第8章  特定空間中的環境與行為
  8.1  幼兒園:適兒化的空間環境與行為
    8.1.1  幼兒身心行為發展特徵
    8.1.2  幼兒園空間環境與幼兒全面發展的關係
    8.1.3  幼兒生理髮展行為與空間尺度
    8.1.4  幼兒認知發展行為與活動空間
    8.1.5  幼兒社會性發展行為與活動空間
  8.2  養老設施:適老化的空間環境與行為
    8.2.1  老年人身心行為發展特徵
    8.2.2  基於感官缺失的適老化空間環境
    8.2.3  基於生理退化的適老化空間環境
    8.2.4  基於康復行為的適老化空間環境
    8.2.5  外部空間的適老性設計(基於特定人群的設計)
  8.3  商業步行街:人性化的商業空間環境與行為
    8.3.1  商業步行街活動的行為心理分析
    8.3.2  商業步行街的空間設計
    8.3.3  商業步行街的環境設計
第9章  優秀作業評析
  9.1  外部公共空間環境調研
    9.1.1  校園外部路段步行空間使用調研報告
    9.1.2  校園綠地空間使用調查研究
  9.2  校園認知地圖調研
    9.2.1  大學校園總體環境調查研究
  9.3  建築空間調研
    9.3.1  圖書館底層空間使用調查研究
    9.3.2  專業教室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圖表來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