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歷史不應忘記(愛潑斯坦的抗戰記憶)

  • 作者:伊斯雷爾·愛潑斯坦|責編:宋博雅|譯者:沈蘇儒//賈宗誼
  • 出版社:五洲傳播
  • ISBN:9787508554006
  • 出版日期:2025/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8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愛潑斯坦生於波蘭,長於中國,一生與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緊緊相連。他見證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全過程,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從戰火紛飛的戰場到敵後、到大後方,都留下了詳盡報道和回憶。《歷史不應忘記》一書是這些報道、回憶、文章和講稿的集大成者。
    在東北淪陷之後、全民族抗戰開始之前,愛潑斯坦已經報道過中國人民的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7月7日,他在北平聽到了盧溝橋的槍聲。在北平和天津相繼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之後,他到過南京、武漢、台兒庄、廣州、香港、重慶、西安、延安和華北各主要抗日根據地。
    愛潑斯坦對抗戰中遭受沉重災難的中國人民充滿同情,對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殘暴罪行充滿仇恨,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人充滿敬佩,對國民黨領導的戰場也有客觀公正的報道和介紹,因而他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稱為「舉國抗戰」。他以親身經歷,歷史地、真實地、生動地記錄了這場戰爭的各個方面,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殘暴,國民黨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頌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在抗日鬥爭中的智慧和勇氣。書中既有概括的描述,又不乏鮮活的細節。愛潑斯坦明確指出,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犧牲、作出了貢獻。

作者介紹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責編:宋博雅|譯者:沈蘇儒//賈宗誼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ael Epstein),國際著名記者。1915年4月20日生於波蘭。1917年隨父母移居中國。1931年在《京津泰晤士報》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33年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結識。1937年起任美國合眾社記者。1938年在香港參加宋慶齡創建的保衛中國同盟。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他努力向世界人民報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英勇鬥爭。日本投降后,他在美國積极參加反對干涉中國內政和宣傳新中國誕生的活動。     1951年應宋慶齡之邀,回中國參與《中國建設》(后更名為《今日中國》)雜誌的創刊工作。1957年加入中國籍。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今日中國》名譽總編輯、中國福利會副主席、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際委員會名譽副主席等職。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人民之戰》《中國未完成的革命》《從鴉片戰爭到解放》《西藏的轉變》《宋慶齡——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見證中國》《愛潑斯坦新聞作品選》等。

目錄
第一章 盧溝橋的槍聲
第二章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第三章 從南京撤退
第四章 統一戰線在武漢
第五章 台兒庄的勝利
第六章 廣州的陷落
第七章 抗戰中的宋慶齡
第八章 華北人民的抵抗
第九章 新四軍在敵後
第十章 從重慶到延安
第十一章 延安見聞
第十二章 在敵後的一次旅程
第十三章 發生在敵後的故事
第十四章 指揮敵後鬥爭的中共領導人
第十五章 舉國抗戰
第十六章 抗戰的最後階段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