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李存山學術研究文集)/經史傳統與中國哲學文庫

  • 作者:編者:張志強|責編:郝玉明|總主編:趙汀陽//張志強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38574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7
人民幣:RMB 1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彙集了關於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是李存山先生中國哲學史研究的重點,也體現了李存山先生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特色。本書上編是「李存山學術思想研究」,主要討論李存山先生對於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研究方面的貢獻。下編是「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主要探討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面的相關內容。本書對於深化認識李存山學術思想和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無疑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張志強|責編:郝玉明|總主編:趙汀陽//張志強

目錄
上編  李存山學術思想研究
  李存山對中國文化的「常」與「變」的義理闡發  干春松
  李存山先生論儒家文化的「常道」和「新命」  趙法生
  通古今之變  究文化之常——李存山先生學術思想的精神  任蜜林
  即氣論以論仁學——李存山先生學術思想簡述  許家星
  從氣論與仁學到實在論與道德論——略論李存山先生的學術思想  孫衛華
  實在與道德——記李存山先生的中國哲學研究  高海波
  求通、求精與求變——論李存山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研究的特質  朱承
  推天道以明人事——以李存山「人文的自然主義」為中心  余柯嘉
  解析商鞅  理解帝制——論李存山先生的商鞅研究  王正
  「性情一體」與「性體情用」——李存山先生對儒家倫理思想的闡發  李春穎
  泛性善論及其反思——讀李存山老師關於傳統「性善論」研究札記  郭美華
  思想史與哲學史視域下的「宋學」研究——以「宋學第一人」為中心  劉豐
  宋學起源的探尋與中國哲學史學科範式的反思——以李存山先生的范仲淹研究為中心  陳明
  朱熹理學思想的內在矛盾及其發展——以李存山的理學研究為中心  周元俠
下編  中國哲學的實在論與道德論
  中國哲學與史學——兼論王夫之《讀通鑒論》的歷史哲學  張學智
  論百余年來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發展——以中國哲學通史為中心  柴文華
  舊邦新命與反本開新——論中國哲學的使命與未來  鄭開
  從「口耳相傳」到「著之竹帛」——儒家經典形式轉換的詮釋學意義  景海峰
  旁通而上達:儒家實現終極關懷的教化途徑  李景林
  略論傳統經學、巴蜀經學研究及其展望  蔡方鹿
  簡議孔子的知論  劉增光
  從「語」類到章句:漢代儒學詮釋學的轉型與發展  舒大剛  張曉程
  仁義精神與《春秋》治道——從孔孟到董仲舒  孔德立
  董仲舒「貴志」思想論析——以《春秋繁露·玉杯》為中心  魏彥紅  魏可音
  《文心雕龍》的經子關係淺析  吳根友
  范仲淹與睢陽學統  朱漢民
  動靜與陰陽一二  趙金剛
  黃宗羲、黃宗炎理氣思想綜論  胡士潁
  擴展與收斂:現代新儒學中的仁學——以馮友蘭、牟宗三和杜維明為中心  陳鵬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