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的話
大事年表
君主世系表
羅馬時代
羅馬入侵 公元43年
朗蒂羅亞姆的建立 約公元50年
布狄卡女王 死於公元60或61年
哈德良長城 122—130年
聖奧爾本 3世紀中葉
君士坦丁大帝 272—337年
羅馬時代的結束 367年
黑暗時代
撒克遜人到來 5世紀40年代
聖帕特里克 約461或493年
坎特伯雷的聖奧古斯丁 死於604或605年
「尊者」比德 673—735年
首位「全英格蘭之王」——奧法 死於796年,加冕于757年
維京人 8世紀
阿爾弗雷德大帝 849—899或901年,加冕于871年
「無備者」埃瑟爾雷德 968—1016年,加冕于978年
卡努特國王 約990—1035年,加冕于1017年1月6日
「懺悔者」愛德華 約1004—1066年,加冕于1043年4月3日
黑斯廷斯戰役 1066年10月14日
中世紀晚期
倫敦塔 1070—1100年
《末日審判書》 1086年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1095—1099年
亨利二世與安茹帝國 1133—1189年,加冕于1154年
托馬斯·貝克特之死 1170年12月29日
「獅心王」理查一世 1157—1199年,加冕于1189年9月3日
約翰王 1166—1216年,加冕于1199年
《大憲章》 1215年6月15日
愛德華一世與議會的崛起 1239—1307年,1272年即位,1274年加冕
威廉·華萊士爵士 約1272—1305年
布魯斯的羅伯特 1274—1329年
百年戰爭(第一部分) 1337—1377年
克雷西戰役 1346年8月26日
黑死病 1348—1350年
農民起義 1381年
《威克里夫聖經》與羅拉德運動 1382—1395年
百年戰爭(第二部分) 1377—1453年
傑弗里·喬叟與《坎特伯雷故事集》 1387年
威廉·卡克斯頓 約1422—1492年
玫瑰戰爭 1455—1485年
理查三世 1450—1485年,加冕于1483年7月6日
文藝復興 約14—17世紀
都鐸王朝
亨利八世 1491—1547年,加冕于1509年6月24日
英格蘭宗教改革 1529—1536年
拆毀修道院運動 1536—1541年
「九日女王」簡·格雷夫人 1536/1537—1554年
瑪麗一世(「血腥瑪麗」) 1516—1558,加冕于1553年7月19日
天主教改革 1545—1563年
伊麗莎白一世 1533—1603年,加冕于1559年1月15日
蘇格蘭女王瑪麗 1542—1587年
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 1540—1596年
西班牙無敵艦隊 1588年7月—8月
威廉·莎士比亞 1564—1616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 建立於1600年
斯圖亞特王朝
蘇格蘭詹姆斯六世與英格蘭詹姆斯一世 1566—1625年,于1603年7月29日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火藥陰謀 1605年11月5日
《英王詹姆士聖經》 1611年
朝聖先輩與五月花號 1620年
紐約的建立 1626年
查理一世 1600—1649年,加冕于1626年2月2日
英國內戰 1642—1649年
奧利弗·克倫威爾與聯邦 1649—1658年
君主制復辟 1660—1685年
大瘟疫與倫敦大火 1665與1666年
提圖斯·奧茨與教宗陰謀 1678年
詹姆斯二世,末代天主教國王 1633—1701年,加冕于1685年,1688年被廢黜
蒙茅斯或乾草叉叛亂 1685年
光榮革命 1688年
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聯合 《聯合法案》,1707年5月1日
馬爾博羅公爵的諸多勝利 約翰·丘吉爾,第一代馬爾堡公爵,1650—1722年
喬治時代
喬治一世 1660—1727年,加冕于1714年10月20日
美洲與澳大利亞的流放地 約1718—1868年
英俊王子查理 查理·愛德華·斯圖亞特王子,1720—1788年
輝煌之年,勝利之年 1759年
「愛國者」喬治三世 1738—1820年,加冕于1761年9月22日
啟蒙運動 18世紀中葉—19世紀中葉
工業革命(第一部分:從鄉村到城市) 約1750—約1830年
波士頓茶黨 1773年12月16日
美國獨立戰爭 1775—1783年
法國大革命戰爭 1792—1802年
《聯合法案》 1800年7月2日,自1801年1月1日起生效
拿破崙戰爭 1803—1815年
納爾遜與特拉法爾加之戰 1805年10月21日
廢除奴隸貿易 1807年3月25日
勒德分子 1811—1812年
攝政時期 1811年1月5日—1820年1月29日
威靈頓與滑鐵盧戰役 1815年6月18日
彼得盧大屠殺 1819年8月16日
喬治四世 1762—1830年,加冕于1821年7月19日
羅伯特·皮爾與倫敦警視廳 《1829年倫敦警視廳法案》
《改革法案》 1832年6月7日
維多利亞時代
維多利亞女王 1819—1901年,加冕于1838年6月28日
迪斯雷利和格萊斯頓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部分:社會成本) 1770—1850年
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與文學 19世紀
所得稅 1799年、1803年及1842年以後
愛爾蘭大飢荒 1845—1851年
維多利亞時代的探險家與發明家 19世紀
萬國工業博覽會 1851年5月1日—10月15日
克里米亞戰爭 1854年3月28日—1856年3月30日
印度兵變 1857年3月—1858年3月
查爾斯·達爾文 1809—1882年
約瑟夫·李斯特 1827—1912年
《愛爾蘭土地法案》 1870年
英國殖民戰爭 1837—1901年
全民教育 1870年2月17日
戰死喀土穆的戈登 1884年3月12日—1885年1月26日
第一次布爾戰爭 1880年12月20日—1881年3月23日
第二次布爾戰爭 1899年10月11日—1902年5月31日
愛爾蘭地方自治問題 1886年4月8日—1893年2月
愛德華時代
愛德華七世 1841—1910年,加冕于1902年8月9日
工人階級的崛起 1893—1908年
婦女參政論者 1903—1914年
泰坦尼克號沉沒事故 1912年4月14日—4月15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8月4日—1918年11月11日
盧西塔尼亞號沉船事件 1915年5月7日
復活節起義 1916年4月24日—4月29日
索姆河戰役 1916年7月1日—1916年11月18日
大衛·勞合·喬治 1863—1945年,于1916—1922年出任英國首相
1918年大流感
《凡爾賽和約》 1919年6月28日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印度阿姆利則慘案 1919年4月13日
英聯邦《威斯敏斯特法案》 1931年12月11日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