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明清時期的災害治理機制

  • 作者:禹思恬|責編:曉地
  • 出版社:首都經貿
  • ISBN:9787563839216
  • 出版日期:2025/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5
人民幣:RMB 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經濟學研究」(項目批准號為:21CJL020)的最終成果,主要採用文獻研究、經濟學理論模型和計量經濟學實證研究等方法對明清時期的災害治理機制進行跨學科考察。本書分別對於宗族賑濟、社區賑濟和官民合作賑濟三個層級的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和效率優勢進行了考察,重點在於分析系統的災害治理機制得以在明清時期形成的文化根源。本書發現,儒家文化所倡導的「孝」和「忠」思想,引導士紳從自利逐步走向利他,構成了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得以形成的文化根源。本書還從微觀視角出發,發現國家治理能力是明清士紳進行民間助賑方式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作者介紹
禹思恬|責編:曉地
    禹思恬,女,1991年生,漢族。現任職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思想史專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對於中國歷史上的環境問題和災害問題有較深研究。

目錄
第一章  文獻評述
  第一節  明清時期的自然災害研究
  第二節  明清時期的荒政研究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民間賑濟研究
  第四節  儒家文化影響的經濟學文獻
  第五節  利他主義影響的經濟學文獻
  第六節  氣候變化與王朝周期相關的文獻
  第七節  自然災害及其經濟社會影響的文獻
  第八節  小結
第二章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組織基礎
  第一節  明清時期的宗族義莊
  第二節  明清時期的民間備荒倉儲與災害賑濟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官方賑濟與捐輸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概述
  第一節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形成的制度基礎
  第二節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組織結構
  第三節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運作模式
  第四節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效率分析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形成的思想基礎及模型構建
  第一節  明清災害治理機制形成的思想條件
  第二節  「禮下庶人」變革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宗族和社區賑濟的思想基礎:「孝」的外推
  第四節  官民合作賑濟的思想基礎:「忠」的外推
  第五節  其他文化因素的外推影響
  第六節  模型構建與分析
  第七節  小結
  附錄
第五章  儒家文化對於災害治理機制有效性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數據介紹、變數構建與描述統計
  第二節  識別策略
  第三節  實證結果
  第四節  機制分析
  第五節  小結
  附錄  夜光數據NTL的處理
第六章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變遷
  第一節  明清時期民間助賑活動的參與方式選擇
  第二節  明清士紳助賑偏好的選擇:基於序貫博弈模型的分析
  第三節  明清時期災害治理機制的歷史變遷
  第四節  實證檢驗:道光朝的自然災害與捐納
  第五節  官賑和民賑的關係:基於社會福利的分析
  第六節  小結
後記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