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深度分工時代的社會團結(塗爾乾的社會政治與教育學說)/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後期資助課題成果文庫

  • 作者:王世澤//潘建雷|責編:李天偉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9344
  • 出版日期:2025/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5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塗爾干社會學理論為核心,系統梳理其社會、政治與教育學說內在邏輯。以19世紀末歐洲工業化轉型為背景,聚焦現代社會分工危機的診斷與重構方案。導言闡述塗爾干作為道德約束者、大革命理想繼承者等角色及道德社會重建綱要。正文各章深入剖析,如社會團結原理及危機、社會本質、社會主義思潮、宗教本質等內容。探討深度分工時代道德(宗教)重建的可能性,提出人文宗教概念。還研究了財產權、契約、國家、職業團體等方面的社會本質與現代形式。強調職業團體是現代社會道德引力中心,設計了職業團體與政治國家的複合道德結構。最後指出現代社會需「理性的道德教育」,整合個人與社會道德關係,展現出塗爾干理論的整體性與實踐性,填補既有研究不足。

作者介紹
王世澤//潘建雷|責編:李天偉

目錄
導言:轉型間隙期的團結危機與道德科學
  一、資本無度擴張的道德約束者
  二、大革命理想的繼承者
  三、道德科學的建立者
  四、道德社會重建的綱要
第一章  社會團結的一般原理及其現代困境
  一、作為理想型的兩種團結類型及其屬性
  二、機械團結與有機團結的互補關係及其演進規律
  三、經驗決定機械團結與有機團結的比重與限度
  四、契約嵌入社會:對功利主義「契約團結」的批判
  五、資本主導的「失范分工」乃至「強制分工」是轉型時期的「疾病」
  六、深度分工時代可能的團結配置
第二章  一切本質皆為社會:據道德科學為社會正名
  一、必須駁倒「唯意志論」的社會觀
  二、社會(社會事實)是自成一體的客觀精神實在
  三、社會(社會事實)約束個人行為
  四、平均類型:如何確定社會事實是否「正常」
  五、社會事實的存在及其運行法則要用「社會」的因素來解釋
  七、小結
第三章  一切本質皆為社會:社會史的案例研究
  一、社會史視野中的「社會事實」
  二、亂倫禁忌與圖騰制度
  三、分類觀念的社會本質
  四、對塗爾干「原始分類」研究的批評
第四章  一切本質皆為社會:「社會主義」思潮研究
  一、社會主義源自法國大革命
  二、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經濟生活的組織化與規範化
  三、「封建—神學」向「產業—科學」的轉型:聖西門的危機診斷
  四、「產業—科學」社會體系:聖西門的未來社會藍圖
  五、塗爾干對聖西門與社會主義的反思
第五章   宗教: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與人的本質
  一、宗教「外衣」下的社會本質:「聖—俗」二分的社會世界
  二、肯定性儀式:集體歡騰、禳解儀式與社會的自我再生產
  三、否定性儀式:污穢、禁忌與社會的自我保全
  四、靈魂是社會的個體化形式
討論:深度分工時代的道德(宗教)重建如何可能?
  一、大轉型與現時代宗教情感的衰微
  二、道德科學與現代社會的宗教體系
第六章   人文宗教:現代社會的宗教形式總論
  一、科學與分工:未來宗教給定的歷史條件
  二、道德個人主義:與兩種社會思潮的辨析
  三、神聖人格的歷史淵源與法國大革命的道德意義
  四、作為一項「社會工程」的人文宗教
第七章  財產權的社會本質及其現代形式
  一、財產權的實存狀態
  二、對「勞動學說」與「意志學說」的批判
  三、財產權的社會起源與生成機制
  四、塗爾乾的設想:道德個人主義與財產權的現代形式
第八章  契約:市民社會生活的儀式與規則
  一、兩種約束關係

  二、血盟、實物契約與聖誓契約:第一種約束關係的幾種形式
  三、同意契約:社會經濟與集體意識轉型的產物
  四、正義契約:新時期世俗生活的儀式與規範
  五、小結
第九章  國家:社會的首要道德機構及其現代形式
  一、國家與社會的一般關係及其發展趨勢
  二、道德個人主義是現代國家的普遍信仰
  三、現代國家面臨的兩種挑戰:人類理想與軍國主義
  四、現代國家的政體與民主的社會學定義
  五、轉型期法國政治危機的反思:狂熱固執的幻覺與民主的惡性變種
第十章  職業團體:現代社會生活的道德引力中心
  一、新社會的基礎道德組織必然是職業團體
  二、職業團體的歷史形態與社會功能
  三、應當促成職業團體的現代轉型
  四、職業團體未來的組織形態與道德功能
第十一章  塗爾乾的設計:職業團體與政治國家的複合道德結構
  一、職業團體作為中間政治機構的優勢
  二、公民國家與職業團體互為限度的道德關係
  三、民主國家應以職業團體為選舉單位
第十二章  現時代的道德教育與道德人格
  一、現代社會需要「理性的道德教育」
  二、道德的兩個基本要素:紀律精神與對群體的依戀
  三、現代社會的道德難題:個人自主精神與社會道德約束的衝突及其整合
結語:塗爾乾的理論風格
參考文獻匯總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