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漢亡哲思錄(儒家思想與東漢三國關係新解)(精)

  • 作者:徐英瑾|責編:劉書廣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63812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42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與秦、隋、唐、宋、明的滅亡相比,漢帝國滅亡的直接起因並非是農民起義與外族入侵,而是儒家士大夫集團的內部分裂。主張「溫良恭儉讓」的儒家思想怎麼會導致全面內戰?是因為孔孟的思想本就有問題,還是漢儒把來自先秦的儒經給念歪了?或是漢帝國內藏的秦政基因披著「儒家」的偽裝在發揮負面作用?為何「大復仇」如此受漢儒吹捧,導致民間暴力橫行?為何儒家主張「親親」,袁紹與袁術集團卻如同陌路?為何漢末亂政的帽子經常被扣在宦官集團頭上,但在該集團被「團滅」后,內戰卻全面升級了?為何天下變亂后,恰恰是缺乏儒學素養的孫堅對匡漢大業表現出了遠甚關東諸侯的熱情?為何《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將三位儒學色彩淡漠的哲學家——王充、王符與仲長統——並列一傳?難道這三位均無「孝廉」名頭的哲學家竟有可診治漢帝國頑症的妙方?另外,為何以「尊王攘夷」的儒式口號為指針的倒幕戰爭竟然幫助日本初步實現了近代化,而造成的傷亡卻相對可控?到底什麼是儒家的真面目?今日的中國人當如何看待儒家?本書試圖引領讀者進行一番橫跨政治地理學視角、文化-心理視角,甚至是信息技術視角的理智探索。最後聲明一句:這依然是一本旨在為儒家思想進行辯護的小書,儘管這本書所為之辯護的儒家,未必是大眾所認知的那個模樣。

作者介紹
徐英瑾|責編:劉書廣
    徐英瑾,1978年生,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長為語言哲學、心靈哲學、認知科學哲學和維特根斯坦思想研究。曾分別在義大利和美國訪學一年。為2006年度「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以及2009年「上海社科十大新人」稱號獲得者。著有《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版)、《演化、設計、心靈和道德——新達爾文主義哲學基礎探微》(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版)、《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和人工智慧科學的對話》(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譯有《超越分析哲學——盡顯我們所知領域的本相》(原著王浩,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版)、《心靈導論學》(原著約翰·塞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編有《科學與宗教:二十一世紀的對話——英美四名家復旦演講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在國內外雜誌用中英文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導論  在秦政下假裝周政尚在的漢儒們
  第一節  作為「精神漢朝人」的三國群雄
  第二節  作為「太學生內戰」的漢末內戰
  第三節  掉入「熟人陷阱」的儒家
  第四節  帝國何以成形?——治水抑或暴力?
  第五節  從先秦儒到漢儒的演化:從反戰鬥士到帝王師
  第六節  漢儒繼續演化:從民營經濟的捍衛者到內戰幫凶
  第七節  在細節里找魔鬼
  第八節  對於可能的疑問的答覆
第一章  周政何以敗於秦政?從孫武的軍事革命說起
  第一節  導言:孫武的冷酷轉型何以可能?
  第二節  抑制暴力的一般模型
  第三節  周禮式車戰,其實不那麼暴力
  第四節  《孫子兵法》與步兵崛起
  第五節  崇尚周禮的東漢為何未能阻止暴力升級?
  第六節  小結:再談儒學研究的現代理論意識
第二章  儒式家庭觀與秦政式帝國之間的張力
  第一節  導言:從荀彧的選擇說起
  第二節  「鄧巴數」制約下的秦漢家庭規模
  第三節  「周政」下的井田制
  第四節  「秦政」下的強制性國家貨幣
  第五節  王莽對於井田制的災難性誤解
  第六節  「寓封建於郡國之中」的東漢
  第七節  東漢的帝國型超級家庭:梁氏
  第八節  東漢的帝國型超級家庭:袁氏
  第九節  略論東晉的帝國型超級家庭
  第十節  小結:修身齊家就能治國平天下?
第三章  秦政式帝國中的帝王婚姻
  第一節  導言:帝王婚姻之重大憲法意義
  第二節  儒家對於「自由婚姻」與「家長涉婚」的矛盾態度
  第三節  兩漢外戚力量擴張的基本政治邏輯
  第四節  西漢武帝打壓身後外戚勢力的失敗企圖
  第五節  西漢成帝的任性與西漢的覆亡
  第六節  東漢桓、靈二帝的婚姻選擇與東漢的覆亡
  第七節  劉備婚姻選擇背後的政治考量
  第八節  魏、吳皇室婚姻選擇邏輯中殘存的漢代因素
  第九節  小結:衝動是魔鬼,太后話要聽
  第十節  附錄:略論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外戚政治與皇族內鬥
第四章  帝王家事濫發的帝國權斗
  第一節  導言:中平六年洛京的權斗迷思
  第二節  權力來自於對資源的掌控嗎?
  第三節  別忘了信息控制權!
  第四節  理論聯繫史料:重讀東漢三大政變
  第五節  小結:別小看「軟力量」
第五章  儒家名分論與其所孳之「謠」
  第一節  導言:從漢末三國的「檄文化」說起
  第二節  名分、名器與認知戰
  第三節  荀子與漢儒對於正名論的修正:人為法對於習慣法的置換
  第四節  王莽對於名分論的利用
  第五節  從正名論到凍結「證偽思維」的謠言

  第六節  小結:「牽狗繩隱喻」與正名論
第六章  徘徊在「周政」與「秦政」之間的漢末賭徒孫堅
  第一節  導言:為何要關注孫吳集團?
  第二節  孫堅的思想導師臧旻的精神世界
  第三節  孫策、孫權的重要輔臣張昭的精神世界
  第四節  孫堅人生履歷中的封建性面相
  第五節  從封建性轉向帝國性的早期孫氏集團
  第六節  孫堅在反董戰爭中的政治選擇
  第七節  孫堅的東瀛鏡像:黑田官兵衛
  第八節  小結:已坐上歷史火車的你,是否已經錯過了換乘的機會呢?
第七章  漢儒意識形態大樹上的啄木鳥——王充、王符與仲長統
  第一節  導言:漢代人精神世界的二元性
  第二節  王符與仲長統思想中的理性權衡要素
  第三節  王充挑戰漢儒意識形態的主要方式:歸謬法
  第四節  基於「氣」論的世界「祛魅化」方案
  第五節  王充哲學的政治意蘊
  第六節  小結:怎樣的組織資源才能讓「啄木鳥」們高飛?
第八章  他山之石:儒家思想如何助力日本明治維新?
  第一節  導言:明治維新何以輕易成功?
  第二節  日版的「大義名分」與「尊王攘夷」
  第三節  中國之「士」vs.江戶之「士」
  第四節  化「理學」為「禮學」的荻生徂徠
  第五節  家與工商業社會的中介:家紋
  第六節  儒學背景下的江戶民眾的啟蒙意識——從科技到文藝
  第七節  小結:略談昭和時代的短暫秦政
第九章  放眼當下:從儒式低稅主義到美式大數據技術
  第一節  導言:從儒家的低稅政策說起
  第二節  儒家的小數據主義:以鹽鐵辯論為視角
  第三節  再論儒家的小數據主義:以王安石變法與明末大亂局為視角
  第四節  美國政治哲學思想市場中的群雄逐鹿
  第五節  歐尼爾對於美式大數據技術的批評
  第六節  在短視頻時代被網暴的英語教授與前短視頻時代的泰迪熊
  第七節  如何打造「數據化儒家」的技術路線?
  第八節  小結:秦政可不止一種模式
第十章  (代結語)遠眺宇宙:星球大戰與周政回歸
  第一節  銀河共和國的覆滅:周政之殤
  第二節  秦政與「死星」
  第三節  在銀河帝國的核心釋放周政的柔情
  第四節  星戰中的周政式經濟—科技對當下的啟示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