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減污降碳原理與方法(未來產業碳中和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

  • 作者:編者:代忠德//蔣文舉|責編:宋明玥
  • 出版社:高等教育
  • ISBN:9787040648065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23
人民幣:RMB 71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未來產業(碳中和)新興領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是為適應我國碳中和及相關專業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需求而編寫的應用型教材,適合32-51學時的教學。
    本書比較系統、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減污降碳的基本理論和理念、原則和方法,重點介紹了我國重點減污降碳領域(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工業領域,農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生態建設,產業園區)的碳污排放源和排放特徵,以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技術,同時針對當前我國減污降碳協同環境質量改善的現實需求,介紹了區域減污降碳協同環境質量改善的調控體系,突出應用性的特點。同時,為加深讀者對本書知識的理解,還編寫了習題和思考題。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碳中和、環境、能源、化工、建築、交通、農業類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供從事碳中和、環境保護領域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代忠德//蔣文舉|責編:宋明玥

目錄
第一篇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策略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全球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減排
      一、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二、溫室氣體與氣候變化的關係
      三、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第二節  碳中和與減污降碳
      一、碳循環
      二、碳中和
      三、碳與環境污染物的協同減排
    第三節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策略與途徑
      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策略
      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主要途徑
      三、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模式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科學基礎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四、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論
    第二節  循環經濟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二、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
      三、循環經濟的主要運行模式
    第三節  系統工程
      一、系統與系統工程
      二、系統工程的基本原則
      三、系統工程的方法論
      四、系統工程評價與最優化
    第四節  綠色化學
      一、綠色化學的概念
      二、綠色化學的基本原則
      三、綠色化學的應用
      四、綠色化學的評估方法
    第五節  清潔生產
      一、清潔生產的概念
      二、清潔生產的主要途徑
      三、清潔生產的工具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方法及評價
    第一節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與原則
      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理念
      二、多尺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
      三、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原則
    第二節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方法
      一、減污降碳源頭控制
      二、生產和社會活動過程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系統集成優化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區域系統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三節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設計基本分析方法
      一、物質流動分析
      二、能量流動分析
      三、碳足跡分析
    第四節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
      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的作用
      二、減污降碳措施的協同效應評價
      三、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
      四、減污降碳協同指數評價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二篇 減污降碳領域工業
  第四章  能源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一節  能源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一、煤炭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二、石油天然氣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三、燃煤電廠碳污排放特徵
    第二節  煤炭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三節  石油天然氣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四節  燃煤電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五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生產
      二、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三、多能互補與減污降碳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冶金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一節  冶金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一、鋼鐵冶金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二、鋁冶金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三、銅冶金工業碳污排放狀況
      四、鉛鋅冶金工業碳污排放狀況
    第二節  鋼鐵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一、源頭碳污協同減排
      二、生產過程碳污協同減排
      三、末端治理碳污協同減排

      四、資源循環利用碳污協同減排
    第三節  鋁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一、源頭碳污協同減排
      二、生產過程碳污協同減排
      三、末端治理碳污協同減排
      四、資源循環利用碳污協同減排
    第四節  銅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一、源頭碳污協同減排
      二、生產過程碳污協同減排
      三、末端治理碳污協同減排
      四、資源循環利用碳污協同減排
    第五節  鉛鋅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一、鉛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二、鋅冶金工業碳污協同減排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化學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一節  典型化學工業碳污排放
      一、乙烯工業碳污排放
      二、合成氨工業碳污排放
      三、甲醇工業碳污排放
      四、煤制天然氣工業碳污排放
    第二節  乙烯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三節  合成氨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四節  甲醇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五節  煤制天然氣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建材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一節  建材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一、水泥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二、平板玻璃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三、建築衛生陶瓷工業碳污排放特徵
    第二節  水泥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三節  平板玻璃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三、末端治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四、資源循環利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第四節  建築衛生陶瓷工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源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二、生產過程減污降碳協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