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韓國唐詩學研究(精)/東亞唐詩學書系/東亞唐詩學研究叢書

  • 作者:徐寶余|責編:葛洪春|總主編:查清華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72362
  • 出版日期:2025/08/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01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與日本唐詩學研究相比,唐詩在韓國傳播與影響的研究工作尚存在諸多可發掘之處,受到關注的程度也相對不足。本書以韓國唐詩學為中心,對韓國自三國時期至李氏朝鮮時代的唐詩學做出全面的介紹和研究。全書共分為六個部分,分別從總述、詩話、方法、創作、專家和集句等方面對此加以逐步展開。總述部分從邏輯和歷史的兩個層面對韓國唐詩的進程做出整體而客觀的描述,詩話部分從韓國詩話中總結出韓國人對唐詩重要作家的評述,方法部分主要從詩學解釋學的角度對韓國唐詩學的解詩法進行歸納和總結,創作部分從韓國古代詩人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幾位作家,進行具體的分析,專家部分則是對韓國古代唐詩學幾位專門家進行介紹,集句部分則是從文獻輯佚的角度對佚存于韓國的唐詩進行勾稽。

作者介紹
徐寶余|責編:葛洪春|總主編:查清華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綿述篇
  第一節  韓國唐詩學的邏輯進程
    一、學習
    二、輸入
    三、參與
    四、比擬
    五、再造
    六、邀譽
    七、自立
  第二節  韓國唐詩學的歷史進程
    一、新羅時期的人唐人物及其唐詩的寫作
    二、高麗前期的晚唐風以及宋詩傳人下的唐詩風
    三、朝鮮前期的唐宋詩風
    四、明清詩風轉向下的朝鮮後期詩風
第二章  詩話篇
  第一節  李白
    一、校勘、註釋與辨偽
    二、指瑕
    三、詩歌技法
    四、詩歌優劣論
    五、總體評論
  第二節  杜甫
    一、註釋與考辨
    二、對杜詩技藝的評點和總結
    三、對有關詩意的解讀
    四、關於杜甫在詩學史上的地位問題
    五、關於韓國入學杜的問題
    六、韓國詩歌與杜詩的比較
  第三節  韓愈
    一、註解字詞,評論字法和用韻
    二、具體詩篇的評論
    三、對韓詩的批評
    四、與他人相較
    五、關於中韓詩人學習韓愈詩歌的問題
  第四節  自居易
    一、有關字詞的註釋
    二、對樂天的肯定
    三、對樂天的批評
    四、比於樂天
    五、引樂天詩為證
  第五節  餘論
    一、基於規律的總結
    二、引唐詩為範例
    三、不規避唐詩的短處
    四、喜歡比擬於唐人
第三章  方法論
  第一節  解釋法
    一、以經解詩
    二、以理解詩

    三、以唐解唐
    四、以方言習俗解詩
    五、以親歷解詩
    六、餘論
  第二節  優劣論
    一、詩篇優劣
    二、人物優劣
    三、壓卷之爭
    四、唐宋優劣
    五、韓唐優劣
    六、餘論
  第三節  奪換法
    一、唐人奪換六朝
    二、後人奪換唐人
    三、韓國人奪換唐人
    四、韓國人奪換唐詩法
    五、韓國人的奪換觀念與文學自立的意識
    六、餘論
  第四節  取徑法
    一、由蘇人杜的提出
    二、「由蘇人杜」的相關理論
    三、「由蘇」之徑
    四、結論
第四章  創作篇
  第一節  崔致速
    一、《桂苑筆耕集》中的唐詩
    二、《孤雲先生文集》中的唐詩
    三、崔致速在韓國漢詩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  李奎報
    一、李奎報的詩學旨趣及其詩學理論
    二、李奎報詩中的唐詩語素
    三、李奎報的次韻用韻與唐詩
    四、縱情詩酒與李白的詩
    五、關心現實、描寫時事與杜甫的詩
    六、諷喻、閑適之旨與白居易的詩
    七、關於李奎報學唐還是學宋的問題
  第三節  崔慶昌
    一、崔慶昌詩中的唐詩語素
    二、崔慶昌的五古與唐詩
    三、崔慶昌的近體與唐詩
    四、崔慶昌的詩與杜詩
    五、崔慶昌的「天機」
    六、結論
  第四節  白光勳
    一、奪化唐人詩句詩篇
    二、渾似唐人者
    三、唐詩類型的轉化
    四、結論
  第五節  李達
    一、李達詩歌的主要內容

    二、李達詩歌的主要風格特徵
    三、李達詩歌的評價問題
  第六節  鄭斗卿
    一、鄭斗卿的詩歌寫作模式與唐詩之關係
    二、鄭斗卿筆下的唐人詩語
    三、唐人詩法的再現與活用
    四、唐詩學視野下的鄭斗卿論
第五章  專家篇
  第一節  許筠
    一、《惺叟詩話》、《鶴山樵談》中的涉唐批評
    二、《國朝詩刪》中的刪評標準與唐詩話語的運用
    三、唐宋明三朝選本中的唐詩批評
    四、詩歌實踐與唐詩之關係
    五、許筠唐詩學觀念對當世及後來詩學的影響
  第二節  李植
    一、《學詩準的》中的唐詩地位
    二、《杜詩批解》對杜詩的貢獻
    三、李植詩歌創作中的唐詩元素
  第三節  申緯
    一、用唐人事、語、韻、意
    二、作品中的唐詩風調
    三、唐詩的閱讀、轉化與編選、考訂
    四、論詩詩中的唐詩學
第六章  集句篇
  第一節  韓國集句詩